Re: 有關於土壤液化的實際情形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2/11 09:17), 8年前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之銘言: : 一大早的也沒幾個人看 : 不過睡不了回籠覺就稍微解說 : 我盡量避免太多艱深名詞確保簡單明瞭 : 土壤液化與地下水相關,由於土壤有間隙 : 地下水會在土壤的間隙中流動 : 若水份過於飽滿就形成了土壤液化現象 : 由於應力關係水會把土壤撐起 : 於是液化上層的地面不會像彈簧床 : 但地震的晃動於擠壓卻會讓液化層像水床 : 強化了地震效果,地震災害就擴大了 : 土壤液化不會發生在密度高的土質 : 如黏土間隙小,水份不容易滲透撐開 安安大大 雖然講得易懂很重要 但小弟認為有些知識還是需要正確傳達... 黏土本身會不易排水並不是因為他顆粒小 而是因為他的構造使他具有吸附水(會吸水的意思) 這個構造跟他化學上的排列有關 相對黏土而言 砂土就單純只是顆粒組合而成 細顆粒叫粉土(silt) 中顆粒叫砂土(sand) 粗顆粒叫礫石(gravel) 而在地震的時候 最怕的是水 你他媽大地工程最怕的都馬是水!!!!!! 噢不是 總之 地震的時候地震力會搖晃土壤 這時候要是水不動沒事 一搖水就排出去也沒事 最怕水要排不排的 黏土因為具有對水的吸附力 因此地震的短暫時間內極難排出去 沙至礫因為水一下就排出去了也沒事 反而是粉土層(或細沙層) 因為水搖來搖去而重新排列 所以才會說細沙層比較容易液化拉 : 因此土壤液化防治最簡單就是透過打樁機 : 不斷敲擊土壤擠出水份,並讓土壤密度增高 : 所謂夯實法 這個好玩 但是有時候敲太大力也是會液化der 這方面我聽過兩派說法 一方面是液化之後更不容易液化 另一方面是液化之後更容易液化 聽起來很像廢話... 但我是相信後者拉 前者有點像是在描述純砂層的狀況下 但台灣哪來這種東西 : 再者是土壤改造,將土壤挖出填入水泥 灌漿方法超酷的 我們老師曾說過 when you have doubt,grout! 就是在說灌漿的好用神奇 : 或是黏土質,讓土壤間隙難以滲水或是 : 抽乾含水層地下水 這個有點難 因為地下水會一直進來 除非你一直抽抽抽 : 也可以將建物地基貼近岩層,或是打樁 : 經靠岩層,岩層要是比較深,最少打樁 : 穿過含水層 話說其實 液化大約都發生在地底下十米左右 最深到二十米 因此樁往下打 打夠深其實就還好 另外也因為這個緣故 其實有人認為源哥有點過度誇張 因為台北市深二十米內幾乎都被挖空了 所以就算有也是局部而已 沒有那麼嚴重 : 推動防災都更就是因為土壤液化不代表 : 不能夠住人,只是需要經過改造地層 : 就能夠讓居住更安全 : 不應該認為土壤液化!塊陶啊~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T235Y.

08/17 18:21,
難道你一生出來就會大便?
08/17 18:21

08/17 18:48,
難道你一生出來就不會大便?
08/17 18:48

08/17 19:11,
大便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嗎= = 誰一生出來不會大便
08/17 19:11

08/17 20:20,
大便本身
08/17 20:2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4.83.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5153469.A.4D7.html

02/11 09:20, , 1F
想到臺大的地下水層超高的,之前蓋總圖時每天抽永遠抽不完
02/11 09:20, 1F

02/11 09:29, , 2F
Aye
02/11 09:29, 2F

02/11 09:29, , 3F
是哦
02/11 09:29, 3F

02/11 09:30, , 4F
打到二十公尺至少要地下三四樓吧
02/11 09:30, 4F
台北很多捷運…隧道周遭一般需要灌漿加強 一般大樓地下還有水箱等東西 然後是大底 淺基礎 樁基礎 所以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深 ※ 編輯: icpedslt (42.73.139.170), 02/11/2016 09:34:48 ※ 編輯: icpedslt (42.73.139.170), 02/11/2016 09:35:27

02/11 10:37, , 5F
台北市大樓連續壁15~20米
02/11 10:37, 5F

02/11 10:40, , 6F
連棟式公寓跟透天基礎面積大,土壤液化時易傾斜但不致於
02/11 10:40, 6F

02/11 10:45, , 7F
整棟傾倒
02/11 10:45, 7F
文章代碼(AID): #1Mk-4zJN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Mk-4zJ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