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Google 氣球無線網絡計劃並非天方夜譚

看板Google作者 (九米)時間11年前 (2013/06/08 20:01), 編輯推噓4(406)
留言1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 情報or新聞 連結: http://digital.sina.com.hk/news/-7-1370688/1.html 2. 內文: 美博客: Google 氣球無線網絡計劃並非天方夜譚   導讀:美國科技博客Ars Technica刊載文章稱, Google 通過氣球來傳輸無線信號並 構建無線網絡的計劃可能並非什麼瘋狂的想法。文章指出,隨著LTE技術的發展,設備成 本正在下降,因此部署以氣球為基礎的無線網絡的可行性有所提高。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Google 正在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和東南亞地區開發 無線網絡,這些網絡將把兩種技術合為一體,其中之一是已發展完善的TV空白波段技術, 另一項技術則頗具獨特性,即通過氣球來傳輸無線信號。   報導稱, Google 這家“互聯網搜索巨頭一直都致力於製作特殊氣球或軟式氣艇,也 就是所謂的‘高空平台’,用來向覆蓋數百平方英里的區域傳輸信號”。正如我們在一週 前指出的那樣,有報導稱 Google “想要把用於電視廣播、特殊氣球或軟式氣艇的的頻率 結合起來,有可能還會借助衛星傳輸的手段,從而將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和東南亞地 區居住於大型城市以外的人們聯繫到一起”。    Google 已利用TV空白波段技術(TV White Spaces)在南非及其他地區交付無線互聯 網接入服務,因此對該公司來說,拓展這項服務是很有意義的。衛星互聯網則是另一項已 發展完善的技術,可用於為那些不具備強大互聯網連接的鄉村地區提供服務,但存在延遲 較高的問題。   目前還不清楚 Google 確實要發展氣球傳輸無線信號技術,還是有關這項技術的傳言 永遠也不會成為現實。 Google 拒絕就此置評,僅表示“我們不會就傳聞或猜測置評”。   無線行業顧問兼工程師史蒂文‧克羅利(Steven Crowle)向美國科技博客Ars Technica表示,使用氣球來交付無線互聯網服務是有可能成為現實的。實際上,氣球已被 用於各種無線通信服務。克羅利在20年前曾擔任美國政府顧問,當時政府就已在使用以氣 球為基礎的技術,通過由美國政府提供資金的TV Marti電視台向古巴傳輸反卡斯特羅 (Castro)的宣傳片。   克羅利稱,當時美國政府對兩種選擇進行了權衡考量,其一是通過在海域上空來回飛 行的航空器傳輸信號,其二則是通過國際海域上的遊艇傳輸信號。最終政府選擇通過前一 種方式來傳輸TV Marti電視台的信號,當時使用的高空氣球用一根長達1萬英呎(約合3048 米)的電纜與地面相連。   “他們通過這根電纜(為高空氣球)提供動力,並在天氣狀況良好時將視頻傳輸到古巴 。”克羅利說道。“在天氣狀況不佳時,他們有時不得不把氣球降落到地面。”   時至今日,基於氣球的通信系統經常為軍方所用。一家名為Space Data的公司為美國 空軍製造了以氣球為基礎的中繼平台,這種平台能“將標準的軍方雙向無線收發機的信號 覆蓋範圍從10英里(約合16千米)擴大至400英里(約合644千米)以上”。這種氣球重12磅( 約合5.4千克)或更輕,是專門為快速部署而設計的。跟克羅利所說的TV Marti電視台高空 氣球不同的是,這種氣球不通過電纜與地面相連。   Space Data稱:“Space Data的軍方調頻中繼技術是以一個簡單的概念為基礎的,也 就是利用氣象氣球技術把無線電收發機的高度提升至平流層,即6.5萬英呎到10萬英呎(約 合1.98萬米至萬米)之間。”這項技術能傳輸最多3瓦特的電腦,使用225-375MHz頻率,可 向直徑為400英里的地區提供語音和數據服務。Space Data的氣球使用便攜式地面站無線 電岸台進行控制,可通過GPS系統進行追蹤,擁有排氣口和壓載系統以控制高度。   類似的以氣球為基礎的通信技術也被提供給美國陸軍,以便為“地面部隊提供加密後 的通信”系統。而除了軍方以外,一家名為Oceus Networks的公司已於去年跟美國聯邦通 信委員會(FCC)展開合作,旨在論証處於“近地空間高度”的高空氣球向災區公共安全響 應站傳輸LTE信號的可行性。此外,Oceus Network還正在與美國陸軍展開合作,測試離地 650米低空的繫纜氣球的LTE通信技術。類似的擬建模型還包括使用光纜與地面相連的氣球 ,其光纜與基站連接在一起。   對 Google 來說,克羅利認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該公司會使用標準蜂窩頻率和 3GPP2(而不是4G)規格來部署蜂窩網絡,以便利用廣泛部署較老的低價手機的規模經濟。 “這要看 Google 會構建什麼樣的手機和設備模式。”克羅利說道。“隨著LTE技術的發 展,設備成本正在下降,因此部署(以氣球為基礎的無線網絡)的可行性有所提高。”   克羅利認為,如果 Google 使用氣球而非基站,那麼該公司更有可能會採用TV模式, 這種模式下發射器可為30到50英里(約合48到80千米)範圍內的用戶提供服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 Google 很可能將把重點放在交付最基本的服務上,如文本信息、 電子郵件和語言等。“甚至就連語言也會被壓縮至極低水平。”克羅利說道。“我認為, 他們不會設想提供Netflix流媒體播放服務或是電影。”   如果氣球被用來傳輸無線信號,那麼很可能會被用作其他技術的補充。據悉, Google 正在設想構建衛星和空白波段技術網絡,該公司既可提供蜂窩連接,也能提供類 似於WiFi的系統。市場研究公司Rysavy Research無線專家皮特‧萊賽維(Peter Rysavy) 指出,他“不能就氣球傳輸無線信號技術置評”;但從建築學角度來講,“某些情況下基 站的覆蓋地域要大於地面系統,但小於衛星系統,這些情況下(使用這種技術)就會變得有 意義”。   “我所看到的好處是,這種技術可在廣大的覆蓋地域中提供數據服務,其覆蓋範圍大 於TV空白波段技術網絡的範圍。”萊賽維說道。“不利因素則是,在覆蓋地域如此之大的 情況下,你沒辦法向每名用戶提供足夠的帶寬。有基於此,我認為在美國這種技術除了在 鄉村地區以外並無多大用處。”   在1996年,《連線》雜誌曾報導過美國空中站國際公司(Sky Station International)計劃如何部署離地15英里(約合24千米)的氣球,從而在2004年以前令全球 人口的80%可進行互聯。很明顯,這件事情並未發生。   克羅利指出,雖然美國方面一直都在考慮構建涉及氣球的商用無線網絡,但當那些精 打細算的人們對所需氣球數量進行分析以後,相關計劃就傾向於變得不可行。他指出,即 使原本需要10個基站的區域只需部署一個氣球,那些進行過財務分析的公司也已“得出結 論稱,至少對美國市場而言,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   但對 Google 來說,財務以外的其他刺激性動量可能會促使該公司構建基於氣球的無 線網絡。在美國, Google 一直都致力於利用 Google 光纖(Google Fiber)項目提高網速 ,並通過空白波段技術網絡向未得到充分服務的海外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因此,對 於 Google 為儘可能多的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的長期目標而言,基於氣球的網絡可能會起 到幫助作用。此外,這種網絡還可能有助於提高Android系統的使用量。   正如克羅利所說的那樣,“或許 Google 擁有另一種模式來為這種網絡提供支援”。 唐風 新浪北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89.101

06/08 20:02, , 1F
請Google先來台灣鋪光纖
06/08 20:02, 1F

06/08 20:02, , 2F
熱氣球應該比衛星便宜許多
06/08 20:02, 2F

06/08 22:07, , 3F
有趣的想法...
06/08 22:07, 3F

06/09 00:13, , 4F
用飛艇當高空基地台嘛.....
06/09 00:13, 4F

06/09 03:36, , 5F
跪求Google來台灣鋪光纖+1 ~~~
06/09 03:36, 5F

06/09 12:35, , 6F
這根本是時間迴旋的劇情嘛
06/09 12:35, 6F

06/09 13:17, , 7F
Google來台灣鋪光纖完全不符合成本阿~
06/09 13:17, 7F

06/09 13:20, , 8F
台灣先把3G鋪滿+基地台足夠提供各地流量比較重要..
06/09 13:20, 8F

06/09 13:20, , 9F
甚至比建LTE還重要...
06/09 13:20, 9F

06/09 18:15, , 10F
「時間迴旋」第一次聽到
06/09 18:15, 10F
文章代碼(AID): #1HinqkfU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