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谷歌患上微軟綜合症 產品集成管理埋隱患

看板Google作者 (九米)時間12年前 (2011/08/10 19:26), 編輯推噓2(2018)
留言2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goo.gl/5xGur 谷歌患上微軟綜合症 產品集成管理埋隱患   8月8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媒體公司Wetpaint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羅維茲撰 文指出,谷歌早期以對產品進行分散化管理而聞名,Gmail和谷歌地圖即誕生于那段歲月 。但是,現在它卻將越來越多的新產品集成到搜索引擎中,此舉頗有些重蹈微軟覆轍的風 險。以下為其所撰全文:   從建立之初,谷歌就決定不只做搜索業務。谷歌的業務結構有不少可取之處,其中最 了不起的一個是其分散化管理:經過深思熟慮,谷歌決定放棄協同作業,放權給各產品小 組,使其擁有充分的思考和行動的自由;正是本著這種管理理念,無論在產品變化還是產 品創新上它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谷歌,不僅各產品小組定位清晰,而且公司重視並鼓 勵新穎獨特的思維方式,並因此開發出了Gmail、谷歌應用(Google Apps)、和谷歌地圖 (Google Maps)等傑出的產品。即使用戶開始並不認同各大公司鼓吹的協同作業的價值 ,他們卻由衷地喜愛這些谷歌產品。   但是,谷歌高層卻日漸無法抵禦強烈的誘惑,而將產新品開發納入龐大的“協同”共 同體中。按理說,將新產品集成到現有產品中,可以充分利用現成的用戶群和產品現有營 銷計劃,對新產品來說這些優勢不言而喻,更不用說,這麼做還相應增強了“戰略”和“ 平臺”價值,實際上就意味著鎖定了客戶。   我理解這種做法的魅力所在,而且原則上說也合情合理。但是,谷歌改變管理模式的 趨勢令人擔憂,原因在于此舉犧牲的恰是谷歌最了不起的精髓所在:專注于以盡可能簡單 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谷歌產品正以附加功能包的形式,被整合到大 型產品中。   這種做法的弊端在于:新產品從一開始就始終生存在核心產品的影響之下,有時這種 影響並不恰當;有些新產品原本可以成為絕佳的的獨立產品,最終卻在集成模式下卻被淹 沒了。因此,在如今的谷歌,原本傑出的思想最終產生結果往往只能算的上差強人意。如 果延續這種削弱新產品的做法,谷歌的創新將難以為繼,谷歌在新興的社交網絡領域取得 成功的難度也將日益增大。   這方面的一個經典案例是Google Buzz:它從誕生之初就沒有滿足網際網路用戶的實 際需求。MG 西格勒在科技博客TechCrunch上撰文稱:“Google Buzz跟Gmail同根生,恰 是這種方式令人感到不舒服。”我母親教導我,對于擁有高級學位的人要有崇敬之心,因 此,眼見得無數谷歌博士們將Buzz集成到Gmail中而錯失良機,我只有目瞪口呆的份兒了 。谷歌忘了多數在線的的人其實根本不會保持Gmail的登錄狀態,這雖然聽起來有些遺憾 ,但卻完全屬實。既然多數人並不時時在線,那Buzz的價值也隨之一落千丈。因此,它非 但沒有成為了不起的、定位明確的社交產品,反而成為附加在Gmail上的一個目的不明且 頗具爭議的特性而已。   隨著谷歌正式推出Google+項目,這類產品集成、協同、以及既有用戶群優勢等問題 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   僅僅依托谷歌搜索產品,Google+無法取得成功。無論它能引得多少用戶趨之若鶩, 到頭來仍會像Buzz和SearchWikis等谷歌搜索的其它特性一樣胎死腹中。谷歌首款新社交 產品發布僅一個月,據報道就已經有2,000多萬注冊用戶,因而很容易被認為已經是個成 功的開始。但是,幾乎所有用戶之所以選擇使用該產品,原因都在于他們本身已經是谷歌 的用戶,而不是因為借助Google+,他們可以利用朋友網絡中的內容改變自己的生活。   盡管發揮現有業務和搜索用戶群的優勢看似明智,但這種優勢轉移戰略帶來的結果將 極為有限。為了爭奪迅猛增長的消費者在線注意力,眼下一場社交網絡戰爭正在如火如荼 地展開。企圖將用戶的搜索體驗延伸到社交領域的做法既不會有助于在Facebook即將發起 的反擊中捍衛谷歌已經取得的地位,亦不會為谷歌捕獲各種新機會。因此,“發揮並增強 核心產品優勢”的戰略雖然執行起來很容易,而且初期效果顯著,但著實短視。   谷歌的這種模式並不新鮮,過去10年中,我在家鄉西雅圖,還曾在微軟(Microsoft )王國中親身體驗過。雖然我在微軟的朋友們供職于不同的部門,但他們知道自己每周都 能按時領取薪水,而這均得益于Windows和Office產品的巨大銷量。無論他們開發的是什 麼產品,無論是機頂盒還是手機操作係統,所有目標都必須讓位于刺激Windows和Office 銷量這一需求。在微軟的各類會議上,10幾名與會者的唯一目標就是將自己的產品最大程 度地成到Windows 和Office中。如今這已經是無人不曉的事實。Office Web Apps和 Windows Live SkyDrive等傑出的產品非但沒能獨立銷售,反而注定要成為那些賺錢的核 心品牌的影子,也就是馬特 羅索夫最近所言的“戰略稅收”的犧牲品。   隨著谷歌日漸成熟壯大,它是否愈來愈像微軟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微軟 彼時專注于協同,從而給谷歌和蘋果(Apple)等後來者留下了巨大的可乘之機,並進而 獨佔了應用、音樂和設備等領域。微軟這一失敗綜合症尤其令人不解,因為很明顯,它當 時擁有足夠的人才和經驗,能更快更好地在這些領域有所建樹,除非如果甘願脫離于時代 。   如果谷歌不重新解放自己,與外部現實世界展開競爭,很快它便會發現,自己已心甘 情願地成了微軟綜合症的犧牲品。很長時間內,其業務可能依然龐大無比,但是從戰略上 看,卻沒有出路可言;另一方面,它也可能發現自己正與下一波網際網路洪流——社交— —失之交臂。   谷歌需要做的是絕不僅僅是提供一套搜索引擎的附屬產品,相反,現在它恰恰需要發 揮寬廣、深遠、且分散的創新性,利用新興的社交網絡來滿足人們的潛在需求。谷歌需要 確保,與之前的谷歌應用、谷歌搜索、Gmail、以及谷歌地圖一樣,Google+項目也是個完 整的、獨立的產品,有能力在開放的網絡上與其他產品展開競爭,並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Facebook在社交領域佔有絕對優勢,這點固然不假,但只要谷歌迅速採取行動,避免重蹈 微軟覆轍,它在這一領域仍然有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223

08/10 19:27, , 1F
Buzz依附在Gmail裡,的確蠻奇怪的
08/10 19:27, 1F

08/10 19:43, , 2F
我個人認為Google的產品集成反而好
08/10 19:43, 2F

08/10 20:11, , 3F
文章可能是想強調,過度集成會扼殺新產品的創意
08/10 20:11, 3F

08/10 20:11, , 4F
適度集成應該是有益的
08/10 20:11, 4F

08/10 20:15, , 5F
作者很奇怪,像以前youtube沒有整合,連帳號都要另外申請
08/10 20:15, 5F

08/10 20:17, , 6F
現在反而可以以G+為中心,決定哪些朋友可以看哪些照片,影片
08/10 20:17, 6F

08/10 20:25, , 7F
因為以前youtube不是google的吧
08/10 20:25, 7F

08/10 21:00, , 8F
我覺得作者的立論蠻奇怪的
08/10 21:00, 8F

08/10 21:00, , 9F
Google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在於資源沒有整合
08/10 21:00, 9F

08/10 21:01, , 10F
資源整合與產品依附是兩回事
08/10 21:01, 10F

08/10 21:01, , 11F
Buzz依附在Gmail中很奇怪,可是Talk就是不錯的整合
08/10 21:01, 11F

08/10 21:02, , 12F
你可以單獨使用Talk,Gmail中也可以看到,現在G+旁邊也有
08/10 21:02, 12F

08/10 22:32, , 13F
M$ 的問題是把東西弄在一起跟分開都一樣沒甚麼差別吧?
08/10 22:32, 13F

08/10 22:33, , 14F
如果可以整合的很好 M$的產品倒也不是那麼的糟糕
08/10 22:33, 14F

08/10 22:34, , 15F
而且不能就Buzz的失敗來全面否認產品整合是有害的
08/10 22:34, 15F

08/10 22:48, , 16F
blogger也是買來的,但是就可以直接用Google帳號.
08/10 22:48, 16F

08/10 22:48, , 17F
所以是不是買來的好像也不是決定性因素
08/10 22:48, 17F

08/11 02:30, , 18F
@者觀念LAG了,Google早就在做系統了.....
08/11 02:30, 18F

08/11 03:21, , 19F
google內部也很鼓勵工程師spin off新的idea吧
08/11 03:21, 19F

10/10 00:23, , 20F
blogger也是買來 https://daxiv.com
10/10 00:23, 20F
文章代碼(AID): #1EGchsYF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