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Google拍街景 個資意外全都錄

看板Google作者 (Bloody Monday)時間14年前 (2010/05/15 18:41), 編輯推噓9(906)
留言15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5/19/25pwp.html 2010/05/15 16︰35 張曉雯 (法新社華盛頓14日電) 谷歌(Google)今天說,地圖服務「街景視圖」(Street View)的製圖車,過去幾年意 外蒐集自未加密WiFi網絡發出的個人資料。 Google說,他們對「這個錯誤深感抱歉」。這個誤失可能引發護隱私人士與許多國家官員 ,尤其是歐洲的官員,加重砲轟這家網路巨擘及其街景視圖服務。 位於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的Google表示,他們會完全停止街景視圖車蒐集WiFi 網絡資料。街景視圖車已在30多國蒐資,包括美國、日本與台灣。 Google也會採取措施刪除私人資料。街景視圖車是在各處拍攝照片、蒐集WiFi公開資訊作 為手機線上地圖服務之用的時後,意外取得私人資料。 街景視圖可讓使用者在Google地圖(Google Maps)上瀏覽街道全景,並「漫步」於紐約 、巴黎或香港等城市。 由於擔憂竊賊會利用私人住屋的照片進出民宅,並顧及照片未獲入鏡民眾的同意,街景視 圖早已把臉部與車牌做模糊處理。 街景視圖自WiFi網絡蒐集資訊,此舉一直備受爭議。街景視圖自2006年開始啟用。 Google工程與研究部門副總裁尤斯特斯(AlanEustace)說,該公司只蒐集到未加密的 WiFi網絡個人資料,且「絕對不會在任何Google產品使用這些資料」。 經常批評Google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Consumer Watchdog)成員辛浦森(John Simpson)說,Google「毫不關心隱私問題」。 辛浦森說:「Google的電腦工程師極盡所能的四處蒐集資料,直到被抓包才罷手。」 他說:「這次事件的明顯教訓是,我們需要政府來監督並規範公司在網路上收集與存取的 資料。」 (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MLB 夢幻投手陣容︰ SP︰Roy Halladay、Tim Lincecum、CC Sabathia、Zack Greinke、Roy Oswalt、 Justin Verlander、Chris Carpenter、Felix Hernandez、John Lackey RP︰Francisco Cordero、Jose Valverde、Rafael Soriano、Joakim Sori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30.40

05/15 19:00, , 1F
拍街景跟WIFI什麼關係?
05/15 19:00, 1F

05/15 19:16, , 2F
用來作地理定位,拿手機上網搜尋或開車需要導航時用的吧
05/15 19:16, 2F

05/15 19:46, , 3F
會沿路紀錄 mac address 和 wife 熱點
05/15 19:46, 3F

05/15 19:47, , 4F
我家好像有被掃到 按地圖定位差不到10公尺
05/15 19:47, 4F

05/15 22:12, , 5F
原來如此
05/15 22:12, 5F

05/15 23:43, , 6F
至少google公開承認,不像facebook最近被罵的半死,
05/15 23:43, 6F

05/15 23:44, , 7F
照樣不鳥你,用戶資料都被賣光光了都不知道
05/15 23:44, 7F

05/16 00:23, , 8F
對於旅遊前要做功課的人而言,街景服務超讚!
05/16 00:23, 8F

05/16 01:18, , 9F
@Victorinoxs: 其實google也是被逼到不能再逼才認的...而且
05/16 01:18, 9F

05/16 01:18, , 10F
跟fb 比較, 不是甚麼好對象吧?XD
05/16 01:18, 10F

05/16 15:46, , 11F
都一樣,側錄別人資料,根本上就不是正派作風.
05/16 15:46, 11F

05/16 20:59, , 12F
連我家那種偏僻的地方他都有 正大門清清楚楚得拍下來
05/16 20:59, 12F

05/17 10:36, , 13F
街景真的很實用,尤其是對於找路的人來說
05/17 10:36, 13F

05/17 23:00, , 14F
FB是微軟的呀www
05/17 23:00, 14F

05/17 23:27, , 15F
FB「不是」微軟的 微軟只是有些股份而已...
05/17 23:27, 15F
文章代碼(AID): #1BxdfVOk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