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中的舊路名

看板Geography作者 (地圖工作室)時間8年前 (2015/09/05 02:41), 8年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http://blog.xuite.net/hqq.hqq/blog/340209876 老文重炒,日本時代台中的町、丁目,和戰後路名的對應 我想得分幾個層面再做說明 一、町、通、丁目的概念 日本的町(包含日治時期臺灣城市的町,和現代日本城市裡的町),是「面」的概念 美國或中國住址觀念的街道、馬路,是「線」的概念。 町「通常」有主要街路,所謂町和路名的對應就是拿這個來比, 但是,這種對應存在一些狀況: 1.生活在戰後臺灣的我們,習慣於每一條街道都有路名,但是日本許多街路沒有「名字」 2.町之外,連接數個町的街道常稱為「通」,通名不是戶籍或住址的一部分 「通名」不一定是正式通用的,往往還有其他俗稱 3.町之下,可分數個丁目(也可以不分)。在棋盤格的市街地,丁目的劃分多和街道走向 有關,不然,可能就是不起眼的邊界而已。 二、町與街路對應 1926年臺中劃分31町,其中棋盤格核心區域有27町(扣除新高町、梅ケ枝町、干城町、 高砂町)。 戰後東西向以縱貫鐵路、南北向以民權路-臺中路為界 把棋盤格核心區域分入中區(東北部)、西區(西北部)、南區(西南部)、 東區(東南部) 戰前各町和戰後街路大體對應如下: 分界:民權路 (西區) (中區) (北區)新高町、梅ケ枝町 川端町 (無主要街路)| 若松町 中華路 末廣町 樂群街 | 初音町 大誠街、柳川東西路 旭町 大全街 | 柳町 興中街 村上町 三民路一段 | 新富町 三民路二段 利國町 府後街 | 錦町 平等街 幸町 市府路 | 寶町 市府路 明治町 自由路一段 | 大正町 自由路二段 千歲町 繼光街 | 榮町 繼光街 壽町 綠川西街 | 綠川町 綠川東西街 X X | 橘町 建國路 -------------------------------------------------- 縱貫鐵路 老松町 復興路三段 | 櫻町 復興路四段 敷島町 愛國街 | 楠町 和平街 木下町 信義南街 | 花園町 信義街 有明町 忠孝路 | 曙町 忠孝路 (南區) (東區)外加干城町、高砂町 分界:臺中路 三、通與街路對應 大家應該留意到,臺中棋盤格核心區域的町,都是東西走向的 那麼南北走向,連接各町的馬路,就是「通」了。 理論上,臺中光棋盤格核心區域最多可以取二、三十個「通」, 但是日本時代臺中被命名的「通」沒有幾個。 史料有記載的,是1926年舉辦中部臺灣共進會,為了方便外地人的地理認知 根據綠川上陸橋的名字,命名了5個通,由西而東依序分別是大正橋通(民權路)、榮橋 通(民族路)、新盛橋通(中山路)、櫻橋通(中正路)、干城橋通(成功路) 這5個「通」有4個在棋盤格核心區域的東北部(戰後編入中區的部分) 其實大正橋通,也就是劃分東北、西北部各町的邊界。也就是說,臺中市西北、西南、 東南其他部分,都沒有對連接各町的「通」命名。 新盛橋通(中山路),另有雅名鈴蘭街(スズラン)。其實我看臺中各「通」都不算 正規地名,日本時代臺中的市街圖,還沒注意到有標注通名的。 至於「**町通」,部分史書、老明信片確實有這樣寫法,不過如果這個「**町通」和「 **町」是指同一回事,我想這個「通」字應該只是贅字。 四、丁目劃分與街道對應 臺中核心區域的棋盤格街道格局,在日本也算罕見的,所以才有小京都之稱。 這種格局,造就了臺中可以比較整齊地用街道來劃分丁目(不完全整齊,因為臺中鐵路 南北兩半,城市軸線的角度不同),這在臺灣應該是僅有。 臺中棋盤格核心區域的東半部,各分為1-6丁目(橘町只到5丁目) 西半部,各分為1-9丁目(壽、千歲、明治只到3-7丁目) 每個丁目的界線,頗可以與街道對應 (一)東北部(戰後中區)與東南部(戰後東區)各町: 東界 一丁目 二丁目 三丁目 四丁目 五丁目 六丁目 ----------------------------------------------------------- 東北部 民族路 中山路 中正路 成功路 光復路 公園路 東南部 互助街 大公街 立德街 大勇街 大智路 振興路 (二)西北部(戰後西區)與西南部(戰後南區)各町: 西界 九丁目 八丁目 七丁目 六丁目 五丁目 四丁目 三丁目 二丁目 一丁目 ------------------------------------------------------------------------------ 西北部 公館路 朝陽街 貴和街 林森路 自治街 康樂街 四維街 民生路 居仁街 西南部 學府路 公理街 有恆街 國光路 濟世街 正義街 合作街 正氣街 民意街 至於1926年以前的街路名和町名,以及以上的解說地圖,以後我發表時再補了 --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17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441392081.A.6A0.htmlhqq:轉錄至看板 TaichungBun 09/05 02:46 ※ 編輯: hqq (36.234.171.22), 09/05/2015 02:58:20 ※ 編輯: hqq (36.234.171.22), 09/05/2015 03:03:51

09/06 00:48, , 1F
台中人推
09/06 00:48, 1F

09/06 03:12, , 2F
我住在木下町9丁目
09/06 03:12, 2F

09/10 14:18, , 3F
謝謝分享~~~
09/10 14:18, 3F
文章代碼(AID): #1LwUNHQW (Geography)
文章代碼(AID): #1LwUNHQW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