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關高中地理96年指考的一道題目......

看板Geography作者 (GENGARABR)時間15年前 (2008/12/15 00: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Deadshot465 (死射Deadshot)》之銘言: : ◎春分過後,東南亞至東亞的夏季季風環流漸次形成,並開始季節性的移動。但在 :  北方冬季季風環流尚未完全消退情況下,於雙方交界處存在著滯留性的鋒面,並 :  形成雨區。此種降雨的名稱在各地略有不同,台灣一般稱為梅雨。請問1.、2.題: 光是題幹部份敘述我就無法完全認同,說明如下: 實際上梅雨期深受兩變數影響 一為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 二為越赤道東南信風爆發時間 我同意梅雨鋒面形成後是漸次往北移動(其實仍然略偏向跳躍移動) 但梅雨本身應該算是短時間成形而非春分起漸次蘊釀 當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於冬季往南調整(約位於北緯15度左右時) 間熱帶輻合區位於南半球偏向澳洲北岸位置,澳洲大陸則有熱低壓 故無法形成季風(幾乎無北上力道) 直至春分後北太平洋副高才會北抬,此時會遭遇大陸冷氣團形成鋒面 唯此時即便是滯留型態都非正統梅雨鋒面(因為並無季風支援,純為冷暖對峙) 直至澳洲內陸高壓系統建立及亞洲低壓雛型完備後,季風才會爆發 也將迫使副高暫時東退,這時的明顯降雨才具梅雨特色 : 2.下列何者是有關「影響台灣梅雨降水量多寡」的正確敘述? :  (A)降水多是因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較強 若該高壓強勢則勢力會深入中國南方陸地 下沉區籠罩台灣一帶,五月也可以出現35度以上高溫彷彿盛夏 故降水應該少 :  (B)降水少是因來自南方的海洋氣團較弱 這一答案將出現兩種模式: 若是五月偏弱符合答案 那麼鋒面系統將建立在巴士海峽附近(因南方高壓勢力不強) 台灣處於微弱大陸反氣旋場控制,晴朗白天溫暖(26~30度)早晚偏涼(16~22度) 但若是六月偏弱的話... 原本梅雨鋒面應該於六月中旬後往華中北抬 但若六月北太平洋副高不振,將延後北抬時間 台灣確實有出現過七月上旬才出梅甚至七月中又臨去秋波的現象 但若是此情況,台灣梅雨季降水將顯著增加,根本不會減少 :  (C)降水多是因入梅時間晚、出梅時間早 開始的晚結束的早,理論上當然降水會較少,不過這是不考慮強度與頻率的狀況 :  (D)降水少是因亞洲大陸冷氣團勢力強勁 不好意思,我認為D選項也可以成立 大陸冷氣團若處於強勢(這時間是觀察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壓狀況) 梅雨鋒面可能只徘徊於巴士海峽無法有效進入台灣地區 當然降水就減少 : 答:(B) : 問過地理老師後,地理老師也說不太清楚,只說這題難度較高...... : 想請教一下有關這題的說明,以及該如何解題呢? 歡迎討論 -- http://www.wretch.cc/blog/GENGARGENG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24.182
文章代碼(AID): #19HJWdPF (Geogra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HJWdPF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