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 二戰時日軍著名的窩囊廢師團

看板Galaxy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7/14 12: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日軍第四師團位於大阪的司令部,雖然該部隊打仗不行,但司令部卻比其他部隊的氣派得 多。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戰中的日本軍隊個個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當時的日 軍中有一支以戰鬥力差而聞名的另類部隊,它就是號稱「皇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的大阪 第四師團。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文章《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中,曾詳細描述了第四師 團的各種佚事。有意思的是,這支著名的「弱旅」在戰後竟保留了自己的番號,直到今天 ,日本陸上自衛隊中仍編有第四師團這支部隊。 大戰前官兵集體裝病,暴怒指揮官坐鎮醫務室 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走商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 團之一。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 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 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此後,直到 抗日戰爭爆發,第四師團再沒上過前線。不過,這並不等於它沒有表現「勇 敢」精神的機會。1933年,第四師團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闖紅燈,結果和員警發生衝 突,師團長寺內壽一為了「維護大日本皇軍的尊嚴」,毅然帶兵砸了員警所,史稱「大阪 Go-Stop事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的「武勇」可見一斑。 1937年,因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日軍大本營將第四師團調到中國東北,劃歸關東軍序列。 怎樣才能讓這支部隊煥發戰鬥精神呢?日軍大本營著實費了一番心思,結論是指揮官對於 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於是日軍大本營先後調來幾位名將整訓該師團,例 如綽號「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擔任過師團長,但他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師團沒辦法 。 精訓兩年後,第四師團終於有了露臉的機會。1939年,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檻地 區發生戰爭,關東軍下令駐紮在偽滿洲國北部的大阪、仙台兩師團緊急動員,增援前線。 仙台師團(即第二師團)接到命令後,強行軍4天從海拉爾趕到諾門檻,抵達戰場當天就投 入戰鬥,但很快就被蘇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與此相反,第四師團的出動命令雖然下達,卻遲遲不動。原因是動員令下達後,師團內的 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滿營都是因為五花八門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動的日軍聯隊 長在狂怒之下,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聯隊長改 行當大夫」的笑話也就此在日軍中流傳開來。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第四師團的士兵們又 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極怠工。從海拉爾到諾門檻,第二師團走了4天,第四師團卻整整 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員掉隊。湊巧的是,第四師團先遣隊到達前線的當天,蘇日宣佈停 戰。消息傳來,掉隊的第四師團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樣迅速跟了上來,連留守的官兵也 有不少「帶病」趕赴前線,一邊還在萬分懊喪地抱怨居然沒有機會打上一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時候,齊裝滿員、精神飽滿的第四師團,成了日軍中最威武的 部隊,而率先趕到戰場的第二師團卻丟盔卸甲、傷兵滿營。關東軍負責新聞宣傳的軍官實 在看不過去,提起筆把日軍報紙呈上審查的《我無敵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新聞標題改 了一個字,變成了《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拐彎抹角地嘲諷了這支「軟蛋」部 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79.5 ※ 編輯: SbHunt 來自: 59.115.79.5 (07/14 12:43)
文章代碼(AID): #16c5GI6h (Galaxy)
文章代碼(AID): #16c5GI6h (Gala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