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矛盾的楊威利(1)

看板Galaxy作者 (劈開田中的頭!)時間21年前 (2003/03/17 12: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candle (偽蠟燭)》之銘言: : 一樣一點小感想 ^^ : ------ : 但我覺得田中與其是共和主義者,不如說是英雄主義.....(像萊因 : 哈特和楊威利) 大概吧...畢竟故事要有吸引人的主配角群才能引人繼續看下去 就像我,在痛失楊威利之後,我足足沈澱、冷靜了一個禮拜才能繼續看下去 而繼續看下去的理由單純只是想把這作品結束...-__- : 以楊而言,當然是支持著民主的信念,他認為專制的罪惡即在於"人民 : 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利,卻必須背負著該決策的惡果"(原文忘了^^b) : 我認為田中在銀英傳中是相當強調人民自我思考能力的,盲從或是錯 : 誤的決斷?當然有可能(像巴米利恩會戰),可是人民既然選擇了這樣 : 的處理方式,就應該要承擔相對的苦果......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 或許也包含了對人民理性的一種信任的表徵吧?而楊不過是貫徹這樣 : 的結果罷了,事實上如果當時他選擇了另一條路,同盟軍贏了而帝國惻 : 瓦解,人民會比較好過嗎?在同盟一樣腐敗而帝國大亂的情形下..... : 我認為楊的矛盾在於他對於這樣的勝利感到遲疑,而同盟下的命令正好 : 給他退縮的空間,又可以作收實行民主之實..... : 只是這樣讀起來,不免產生怨恨罷了(苦笑) 可是這麼說的話又讓我發覺了另一個矛盾... 民主就是要自己思考,自己對自己的抉擇負責 然而楊卻選擇了無條件服從 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推卸責任? 停戰不是我的選擇,是政府的選擇,而所謂的政府是誰呢? 是特留尼西特。 民主是輕鬆的嗎?就民主的真意來說,當然不是, 然而楊卻選擇了一條在當時來說最輕鬆的路 也許這的確可以拿軍人天職--服從來解釋,然而他又何嘗不是逃避了民主的責任? 所謂的民主啊...如果拿這問題去問楊,他大概也只能苦笑吧 : 至於您所謂楊為何不領導眾人.....首先和權力脫不了干係.....我想 : 楊相當清楚權力腐蝕人心的景況,他沒有自信能不被影響.....自然以 : 讀者的角度看來,楊是不可能的.....但我覺得楊本身並沒有如此的自 : 信,此外,以楊的聰明才智而言,必定能看到什麼樣的決策對人民最好, : 可是這樣的決策未必與人民的期待相同,如此將對楊的信念產生矛盾, : 倘若他執意去作,那他和萊因哈特又有什麼不同呢?而民主最難能可貴 : 的,即在於能夠包容多元觀感的存在.....本身是中性不帶價值觀的, : 話題又繞回原點,人民應該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而不是一味盼望上位 : 作抉擇,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是他人.....所以好壞都要自己承擔, : 這是我自己對民主的定義.... 的確是如此沒錯,但任何政體都是權力的集合 所謂的民主就是有健全的制衡體系才能稱為民主,不是嗎? 而對楊來說,建立,或者該說是重建這樣的體系才是他應該考慮的, 而不是一昧的逃避責任。老實說,這讓我想起我們偉大的國父-__-||| 當初他就是一昧讓出權位,偏偏又讓錯了人,才會讓民國初年弄得亂七八糟... 對不起,扯遠了,對於歷史我不太在行,以上言論也許錯誤百出, 請有識之士原諒並指正m(__)m 這大概也是歷史永遠的矛盾吧 -- 風中揚起血的舞動 豔麗上彩圖案 鑲成滲血的傷懷 揮刀之本義 是為天誅? 人誅的報還 心卒何如?
文章代碼(AID): #-TKuD00 (Galaxy)
文章代碼(AID): #-TKuD00 (Gala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