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其實托勒密應該是武裝很強的戰艦阿?

看板GUNDAM作者 (遠眺天邊)時間16年前 (2008/04/03 20:36), 編輯推噓8(806)
留言14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不過還沒完成就先爆了... : 我想看強力戰艦阿!! 太空軍艦可能以粒子加速器與磁軌砲,雷射與核彈頭為主要裝備。雷射秒速30萬公里 ,1 u rad的雷射至1000公里僅擴散為1公尺,精確度與打擊速度優良。 粒子加速器與磁軌砲為等加速系統。威力和速度動能成正比。如想提高威力,可提高 磁通量加速度,或加長軌道,而,磁通量過高可能導致管壁磁力相斥破裂,如DARPA的 現在在研究的磁軌砲和一些粒子加速器都有管壁破裂的問題。相對地加長軌道比較簡 單。故戰艦會隨軌道加長,不見得會加寬。太空軍艦的長徑比至少應20:1以上。窄艦 體可降低被彈面積,小的被彈面積方便安置更厚的裝甲。放大規模是放大長度而不是 寬度。放大長徑比,對粒子加速器與磁軌砲的威力會成線性正比。比如1艘1公里長50 公尺寬的戰艦,拉長到4公里長而仍為50公尺寬,同樣加速度能力的粒子加速器與磁軌 砲威力會提升4倍,被彈面積仍為50m x 50m。 : 那為什麼當初不派類似木馬或是大天使的強大戰艦作據點呢 : 因為這樣的戰艦行蹤容易暴露,補給戰艦也比較不便 : 所以才會選擇托勒密大小的運輸艦 太空中若沒有匿蹤能力,不可能在可視距離幾光秒的太空戰鬥中生存。即使鈦戰機匿 蹤化,也沒有多少生存能力。現戰機戰車戰艦強調低探測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匿蹤戰機如F-22與Su-50,匿蹤戰艦如DDG-1000 Zumwalt和其他,匿蹤步 兵如Objective Force Warrior計畫。法國AMX-30 DFC型隱形坦克,應用的技術與隱形 戰機類似,採用幾何斜面外形加吸波表層等方法,減少敵方紅外,雷達等偵測設備的 反射截面。英國QinetiQ公司的的匿蹤坦克用了攝像機和投影儀,將坦克身邊的景色拍 攝下來後,畫面播坦克車身的。由液晶等材料製成的外表盡量的"播映"這些景色。人 肉眼看到拼接融合的坦克車身"畫面",坦克就在環境掩護下"隱形"。類似"終極戰士 Predator"。這隱形方法並不全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注定發展難,破解易。 軍事隱形技術是針對偵察監視手段開發的,如採取外形設計和特種材料,實現對特定 波段電磁波的隱形﹔採取特殊發動機設計,隔熱材料和冷卻系統,降低紅外輻射﹔採 取消音,減振設施,減少聲學探測可能。但目前還沒有對各種電磁波與光線和聲音都 能隱形的技術。QinetiQ此款“隱形坦克”目前不可能做到這點。若敵方採取雷達,紅 外探測,戰車聲音偵測,戰車無線通信偵測等任意1手段,可以發現QinetiQ的隱形坦 克。然對於只有肉眼的士兵而言,QinetiQ隱形坦克還是有很大的威脅。 Objective Force Warrior也是採用類似設計。太空戰艦不例外的也必須採取匿蹤佈局 。然如上述,目前還沒有對各種電磁波與光線和聲音都能隱形的技術,即使太空戰艦 可以QinetiQ光學迷彩像Star Trek系列中克林貢帝國戰艦般隱形,也只限於學採涵蓋 的頻段,總有某段頻段會暴露出太空軍艦的行蹤,從而被鎖定攻擊。 太空戰機當然也如此,由於太空戰機體積過小,火力過小,裝甲過薄,即使匿蹤太空 戰機帶核彈頭偷襲,有多頻段的,從HF雷達頻段到X光頻段觀測能力的軍艦可以從老遠 觀測到戰機用激光把它擊落。太空軍艦應對的方式是厚重的裝甲與長程的火力。即使 是匿蹤戰機,它的任務目標將僅限於抓走私船或激進份子的民用小型太空船,以匿蹤 戰機自身的能力即可應付。 打擊大型太空戰艦應用核彈。然核彈相比於太空軍艦,很脆弱。於固體音速。金屬裝 甲傳遞衝擊波的能量速度,以鐵為例約5.2公里秒。大於此速度的碰撞,鐵來不及傳遞 能量,抵抗力與人的皮肉沒兩樣。核彈裝5公尺鋼塊都沒什麼用。而太空軍艦在核彈來 襲路徑上散佈鋼珠,若核彈飛向太空軍艦的速度大於5.2公里/秒。撞上鋼珠,鋼珠便 可以有效破壞核彈,至少使之常規起爆炸藥外露,變成外爆,不能內爆引發鈾核分裂 ,鈾不核分裂亦無從引發氘氚核聚變。只要鋼珠散佈的夠多。1艘太空軍艦可以應付成 千上萬枚的核彈頭的飽和攻擊。1枚核彈頭,美國要5000-8000萬美元,中國的生產成 本約為2-3億人民幣,成千上萬的核彈頭放出去給鋼珠撞壞,5000億-8000億美元,1 艘太空軍艦可能都沒這麼貴。在無重力的太空,太空軍艦不需船隻與坦克的承載系統 ,價格不會隨質量的平方或3次方上漲。亦,太空軍艦碰上5.2公里/秒以上的金屬碎片 自己也會遭殃,故太空軍艦亦不會只用鋼作為裝甲。會層疊使用各種裝甲。複合裝甲 是基本,自動激活電裝甲由位於主裝甲外側的兩塊間隔一定距離的薄鋼板和高壓電容 器組成,兩塊薄鋼板之1接地,另1塊與高壓電容器組相連,當彈體穿過2塊薄板時,使 2塊薄板連通,電容器組放電,通過射流和彈芯的電流引起射流發射或彈芯振動、膨脹 和斷裂,避免直接穿透。電熱裝甲組成與自動激活電裝甲類似,位於主裝甲前的兩塊 薄金屬板之間的間隔較小,其間有層絕緣材料。當彈體穿過兩薄板時,電容器放電, 使絕緣材料迅速受熱膨脹,朝兩邊推壓薄金屬板,以干擾射流或彈芯走向。間隙裝甲 ,間隔式裝甲,即2層鋼裝甲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隔一層空氣。在彈體命中,傾斜的裝 甲佈置和不同抗彈介質的變化,使彈體發生傾斜、偏轉,直向穿透威力大打折扣。太 空軍艦本身用自己的雷射或小型火砲驅散行徑路徑中的小碎片是必然程序。超導線圈 superconducting coil,可產生電磁場,若彈體具備磁性,在太空軍艦表面的超導線 圈通電可產生與之相斥的磁場,把它往旁邊撥開。Gundam Seed裡Arch Angel的陽電子 砲,因陽電子帶正電,超導線圈可用相斥電場把它彈開。但如果彈體是石塊或其他沒 有電磁性質的物體,超導線圈就沒用。陽電子在它的粒子加速器中,亦是透過上下左 右管壁磁力的平衡,才能夠維持在管壁中間加速並射出的過程。若有任1方向磁力不平 衡,陽電子便會撞到管壁上,在管壁發生對消滅Mututal Anihilation,然而,若環形 粒子加速器的磁力可使正電粒子轉向般,太空軍艦裝備的超導線圈亦產生磁場,迫使 射來的陽電子改變方向,而不會打到艦體上。僅需對陽電子產生同極相斥立場,陽電 子只帶正電,故為"陽"電子。 太空軍艦擁有優秀的反飛彈能力與防護能力,因此,要核彈頭經濟地命中太空軍艦 ,需讓它搭乘擁有複合裝甲,電裝甲,超導線圈,CIWS等等措施的投射載具,才能穿 透艱險的戰場環境,命中太空軍艦。有這麼多措施,核彈頭幾乎可視為1艘小戰艦,即 1次性使用的特攻艦。太空作戰載具強度依火力,裝甲,匿蹤度而定。對小型戰鬥單位 有壓倒性優勢。同級的軍艦間優勢就不明顯。 : 那個時代的宇宙船恐怕還沒有進化到"戰艦"的思維 : 就像要先有車才有戰車一樣 : 況且就算造出很好很強大的戰艦,太空跟荒野沒兩樣 : 是要跟什麼東西交戰?有啥目標可以攻打?難道用戰艦去武力介入? : 以MS作為交戰對象的話這麼大的東西是不適合的 太空軍艦從Patrol Craft,越演化越大為Corvette,Frigate,Destroyer,Cruiser, Battleship或Battlecruiser。演化原因在於磁軌砲與粒子加速器如磁通量加速度過大 ,管壁磁力會互斥爆裂。CERN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的環型 粒子加速器長27公里。寬僅10公尺不到。磁軌砲與粒子加速器速度動能與精度與砲管 程度正比。速度越快,打到目標需要的時間越短,時間越短,目標可作的方向轉變迴 避越少,磁軌砲與粒子加速器的前置量運算更為簡易,命中率越高。雷射武器是反射 鏡越寬,聚焦精度愈高。越多的雷射模組聯裝,越大的發電機,雷射的功率越大。大 型化是天擇。 : milen:三大國打不爆剛蛋的GN裝甲...那次其實是人累了 04/02 15:52 : milen:除了傻那可能被等離子場隔機電死以外..其他人還算安全 04/02 15:53 太空軍艦的主體應由宇宙冶金的單晶結構或晶鬚結構為主。 宇宙冶金不需要容器爐體,用電磁線圈和控制機構。被熔煉的材料懸浮在空中,電磁 線圈通電後,被熔煉的金屬感應產生強大渦流,使金屬發熱直至熔化。月岩含鐵成分 主要是純淨的氧化鐵,約佔月岩19.3%。即,僅要將氧與鐵分離即可。需要添加煤炭以 提煉出鐵,然碳還原出鐵成二氧化碳後可以再度離析出來,循環利用。 美國航天飛機進行過冶金實驗。把1片10g重的鎢放在真空室的底座上,直徑約60cm的 金屬圓柱體。移入的鎢片加熱到2260'c時,打開開關,讓電子束射到鎢片上,溫度繼 續升高到3600℃後,懸浮在空中的鎢便熔融變成1串球形體,放射出絢麗的光彩。關閉 開關,熄滅電子束,鎢快速冷卻,形成宇宙冶金的球形單晶鎢。   例如多孔隙的海綿鋁鎢合金。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失重。鋁和鎢在宇宙空間冶煉, 沒有比重的意義,鎢球在鋁液中熔解得很徹底,若糖溶解在熱水中一樣。熔化的金屬 ,經過澆鑄便成為合金。   根據對美國阿波羅登月球考察船帶回的樣品進行分析,證實在月球表面5cm厚的塵 埃裡,約含有400億t鐵。不是同鎳和鈷混合的雜氧化鐵,而是純氧化鐵,更容易提煉 比地球上的鐵更純。在月球上採礦,就像在砂石場上,只需用鏟車採集月球表面的細 砂層就行。 傳統煉鋼程序,由 2C + O2 → 2CO Fe2O3 + 3CO → 2Fe +3CO2 2Fe2 +3C→4Fe+ 3CO2 3反應途徑,得含碳量高,尚含矽,磷,硫等雜質的生鐵。質脆,去雜質,成熟鐵。熟 鐵富延性及展性,適鍛接。生鐵煉鋼。鋼含碳量介於生鐵與熟鐵之間,性質兼有生鐵 和熟鐵的優點。太空無重力冶金盡量以雜質量低的鐵為主,越純淨的鐵越好。二氧化 碳可以設法還原成氧與碳循環利用而不必隨熟鐵被固著。太空無重力冶金不需要容器 爐體,用電磁線圈和控制機構。被熔煉的材料懸浮在電磁線圈中,電磁線圈通電,對 被熔煉的金屬感應產生強大渦流,使金屬發熱直至熔化,甚至氣化,並將電子束傳射 到金屬。待鐵冷卻形成單晶結構,極少缺陷,差排或晶粒界面grain boundaries。亦 ,唯有汽化才能夠執行無重力真空蒸鍍法vacuum evaporation,無重力濺鍍法 sputtering,提煉抗張強度13400Mpa的鐵晶鬚Whisker結構。材料對變形的抵抗隨它原 子對相互間移動的抵抗強度而定,抵抗強度隨晶體中將原子縛固定位置上力量的大小 和空間分布而定。鑽石亦是幾近單晶結構。晶鬚為幾近理想的單晶體結構。幾乎沒有 晶體缺陷,亦不含雜質。抗張強度13400Mpa為工業純鐵的70倍以上。鐵單晶結構與鐵 晶鬚結構的抗張強度與硬度已經遠超過鋼這個狀態。既然可以提煉鐵單晶結構與鐵晶 鬚結構,自然已經沒有必要含碳。碳可以在其他程序中盡量從鋼中分離出來供其他用途 。 -- blog.yam.com/ProfessorMRZ blog.udn.com/LukeSkywalker tw.myblog.yahoo.com/professormrz 歡迎蒞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32.108.98

04/03 20:38, , 1F
推樓上用心
04/03 20:38, 1F

04/03 20:49, , 2F
這種講話的風格...果然是橘子...
04/03 20:49, 2F

04/03 21:04, , 3F
問題,雷射要能燒戰艦需要怎麼樣的能量?
04/03 21:04, 3F

04/03 21:09, , 4F
這篇專業
04/03 21:09, 4F

04/03 21:11, , 5F
看銀英傳裡邊的宇宙戰艦就很符合 XD
04/03 21:11, 5F

04/03 23:15, , 6F
原PO專業!!
04/03 23:15, 6F

04/03 23:16, , 7F
乍看
04/03 23:16, 7F

04/03 23:27, , 8F
二樓......同感.........
04/03 23:27, 8F

04/03 23:28, , 9F
無敵空艇blablabla....(以下略三千字)
04/03 23:28, 9F

04/04 01:17, , 10F
..
04/04 01:17, 10F

04/04 10:13, , 11F
1平方公分10000J
04/04 10:13, 11F

04/06 02:25, , 12F
不愧是橘子…雖然都有回答到但還是要夾帶一堆無關的東西XD
04/06 02:25, 12F

04/07 17:58, , 13F
....利害
04/07 17:58, 13F

04/07 17:58, , 14F
不過覺得科技日益進步 應該可以解決上述的一些技術問題吧
04/07 17:58, 14F
文章代碼(AID): #17zCypmh (GUNDA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zCypmh (GUN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