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MAT二戰740

看板GMAT作者 (茜)時間5年前 (2019/05/16 17: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考試成績 一戰 690 Q50 V31 AWA:3.5 IR:8 2019/04/16 二戰 740 Q51 V39 AWA:4 IR:6 2019/05/07 求學背景 台大管院畢 準備時間 2019/ 1月中 ~ 2019 /5/7,約四個月 準備教材 OG 2019、A2培訓班教材、PP、GWD、 Manhattan網站、考滿分模考網站、官方模考軟體 大學時就預計工作一陣子後能出國念研究所, 工作兩三年後更期望能出國念書, 因預計申請MBA, 所以將GMAT目標設定在730分以上。 試聽過A2的上課方式後, 再加上大學同學們的推薦, 就迅速地決定了要報名A2 GMAT的培訓班課程。 整個準備的過程大約是 一月中到二月底上A2的培訓班課程, 課程結束後全部的上課講義+錄音檔再複習過一次, 並按照A2提供的讀書計畫把OG題目全部重做一次後, 進入PP1和2的練習和總結, 最後是以GWD的題目來練pace、 以官方模考軟體熟悉實戰介面, 就參加了一戰的考試。 因成績未達目標所以決定再考一次, 兩次實戰間隔大約三周, 這三周的時間主要就是強化verbal不熟悉的地方, 再用PP3的新題練習,最後用考滿分網站來模考, 因為考滿分的題目大多都是之前準備期間寫過的題目, 所以成績都會偏高,因此主要就是用來練pace和保持實戰的感覺。 我認為在我的準備過程中, 最大的助益就是A2 GMAT。 在上課期間,務必要每堂課上完後三天內複習完, 這樣就能很容易地吸收上課內容, 如果拖得太久才複習, 很容易忘了上課顧問們說過的內容, 即使再看筆記也都看不懂了; 課程結束後,大致按照A2提供的讀書計畫, 如果都有按部就班確實地做到, 基本上就能有很穩固的基礎了。 SC A2的SC講義真的很好用! 講義已經把所有的考點都整理得很完善, 將不同的主題分門別類, 歸納了所有標準英文用法的重點。 剛開始寫SC題目的時候真的很傻眼, 五個選項看起來根本就一樣啊! 但隨著SC的課程進行, 越來越能看出題目的考點。 A2上課時會完整講解考點內容, 再直接應用到題目上, 這樣的上課方式因為有實際練習, 讓我在做題目時能很快抓到考點。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自己要內化考點, 透過不斷的練習和檢討,實戰時才能實際應用。 CR 培訓班課程前半部 主要是A2教邏輯的橫向總結, 這是最基本的解題方式, 後半部Kory教的主要是縱向總結, 透過不同的主題概念來切入考點 若有抓到key word就能很快解題。 邏輯剛開始會有點困難, 但對我來說熟悉解題方式後, 多做題目了解出題方式, 就比較能抓到邏輯。 我比較熟悉用橫向的方式, 所以實戰上通常都是用橫向總結來解題, 但我覺得縱向總結的部分 也必須要熟悉幾個比較常出現的概念, 實戰用橫向刪除兩三個答案後, 剩下的選項再用縱向就會比較好解。 RC 實戰考試時間真的很短, 完全沒時間慢慢看、慢慢翻譯文章, 再加上有時候跨領域的文章有大量看不懂的生難字, 這時候A2和Kory上課時教的架構、語氣、 論點的分析和邏輯簡圖的分析就派上用場了。 用A2上課教的分析方式, 就能快速抓出文章重心、看懂文章大意, 可以大幅節省閱讀文章的時間, 才能在做題目時還能有時間回文定位找到題目考出的細節。 實戰時一定沒時間慢慢分析架構語氣論點和畫出邏輯簡圖, 但這些在平常練習時是必要的, 要確實做到,實戰時才容易用這樣的思考方式來解題。 Q 數學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應該都算是相對簡單很多的, 但比較不熟悉的DS題一定要再花時間練習, 我主要就是做了20回的GWD就參加考試。 KH的上課方式很淺顯易懂, 直接抓出考試重點, 能很快的回憶以前國高中學過的內容, 再搭配足夠的題目練習, 數學想拿高分應該不難。 準備GMAT的過程真的蠻崩潰的, 但只要按部就班落實讀書計畫, 堅持下去就能達成目標, 最後祝大家考高分申請到理想的學校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60.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558000473.A.DB0.html
文章代碼(AID): #1StJDPsm (GMAT)
文章代碼(AID): #1StJDPsm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