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股基金 面臨規模保衛戰

看板Fund作者 (《ID暱稱》)時間6年前 (2017/12/10 21:07), 6年前編輯推噓9(11212)
留言25則, 1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原文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210000080-260202 2.內容: 台股基金總規模持續下滑,不但影響到投信法人對台股的影響力,小規模基金操作受限, 更可能損害到投資人權益!根據最新統計,境內143檔台股基金中,規模在10億以下的基 金竟高達90檔、占總量63%,且其中規模在3億清算警戒線以下的基金也高達17檔!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數據顯示,儘管台股基金今年來平均績效高達31.22%,但不斷往下掉 的規模還是打擊了投信台股研究團隊的信心,也引起各界注意。目前台股基金不但規模百 億者不再,超過50億以上的台股基金也只有5檔,30億到50億之間的也僅9檔,30億以下10 億以上的為39檔,剩下90檔通通在10億以下,其中甚至還有17檔台股基金在3億元的清算 警戒線之下。 資產管理業者表示,台股市值出現明顯集中化,光台積電、鴻海兩家就占了整體市值的25 %,前十大市值企業占整體台股市值的41.77%,如果基金規模太小或持續縮水,不但會 影響到經理人選股的範圍,更會衝擊到操作策略,投資人的權益確實會因此受到影響。 基金業者認為,這種情況已進入負面循環!台股基金規模持續縮小,投信在台股團隊的資 源配置也一定受到衝擊,特別是在國內沒有券商支援的外資投信,很可能會因為台股基金 規模的縮水,而被迫將銷售策略轉移到推廣境外基金、或是發行投資在海外的境內基金上 ;如此一來投信台股團隊的人力資源將面臨斷炊,投信資金不再是影響盤面的主力,僅剩 下規模較大的台股基金其持股成為具參考性指標。 有鑑於台股規模持續萎縮,投信投顧公會今年起大力推廣台股基金定期定額活動,且擬透 過向財政部爭取稅負優惠以實施個人儲蓄帳戶制度,就是因為已經看到台股基金持續規模 縮小的危機,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 台股基金很多績效都打敗台股ETF(如台灣50等) 但近年 投資人重視低手續費 所以寧可選報酬小的台股ETF 也不要報酬大的台股基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202.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und/M.1512911225.A.116.html

12/10 21:50, 6年前 , 1F
簡單保證績效超過台股ETF沒有基金公司全額補滿
12/10 21:50, 1F

12/10 22:47, 6年前 , 2F
問題是「很多」是多少,比例有很高嗎?
12/10 22:47, 2F

12/10 22:47, 6年前 , 3F
就算短期贏,會規模超小的基金,肯定不是長期贏大盤。
12/10 22:47, 3F

12/10 23:26, 6年前 , 4F
有些績優的台股基金就是沒人氣
12/10 23:26, 4F

12/10 23:27, 6年前 , 5F
台新高股息平衡 貝萊德寶利
12/10 23:27, 5F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210000082-260202 目前台股基金中規模最大的為國泰小龍基金達83.28億元,其次為群益馬拉松77.82億、統 一大滿貫58.63億,排名第十大的安聯台灣科技則是35.93億元;以績效來看,今年以後起 之秀復華數位經濟基金61.40%的績效最突出,瀚亞外銷基金、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分別以 44.49%、43.67%的績效緊追在後,統計前十大規模台股基金年來平均報酬33%,表現相 對穩健。 ※ 編輯: IEhacker (123.194.202.47), 12/11/2017 02:08:08

12/11 05:15, 6年前 , 6F
台新中國通、主流,安聯台灣大壩、台灣科技,復華數位經
12/11 05:15, 6F

12/11 05:15, 6年前 , 7F
濟。以上這些1-5年績效都很優秀,自行去拉績效表出來看
12/11 05:15, 7F

12/11 05:15, 6年前 , 8F
看就知道了
12/11 05:15, 8F

12/11 11:03, 6年前 , 9F
安安多頭大家都馬穩健,空頭大家再看看
12/11 11:03, 9F

12/11 12:53, 6年前 , 10F
多頭賺得多很正常 等空頭來臨有辦法比ETF跌得少再說
12/11 12:53, 10F

12/11 21:37, 6年前 , 11F
先把費用率降低吧,那動輒1.7%以上甚至2%的費用,下單
12/11 21:37, 11F

12/11 21:37, 6年前 , 12F
鍵完全按不下去
12/11 21:37, 12F

12/11 21:41, 6年前 , 13F
高內扣基金衝規模就是來扣爽爽而已啊
12/11 21:41, 13F

12/11 21:44, 6年前 , 14F
不求進取,改善費用和提高獲利,在那唉規模不夠大,沒人
12/11 21:44, 14F

12/11 21:44, 6年前 , 15F
買,倒了也合理啦!
12/11 21:44, 15F

12/12 00:02, 6年前 , 16F
閉眼亂買也有50%機會勝0050。專業經理人勝過0050有很屌?
12/12 00:02, 16F

12/12 00:33, 6年前 , 17F
多頭人人巴菲特
12/12 00:33, 17F

12/12 00:33, 6年前 , 18F
早就轉戰美股了 誰在那邊給你內扣+手續費爽賺
12/12 00:33, 18F

12/12 18:24, 6年前 , 19F
問題是台灣這些基金的內扣跟開支收得毫不手軟吧
12/12 18:24, 19F

12/12 18:58, 6年前 , 20F
而且還不一定能贏大盤
12/12 18:58, 20F

12/12 19:07, 6年前 , 21F
倒不如直接買0050勒,內扣低又跟大盤連動性高
12/12 19:07, 21F

12/13 16:41, 6年前 , 22F
應該死好,台灣投信公司不知進取,倒光好
12/13 16:41, 22F

12/18 17:40, 6年前 , 23F
早就進入大ETF時代了
12/18 17:40, 23F

12/20 22:35, 6年前 , 24F
對我來說這得要謝謝綠角跟allen大 我不相信投信業者不懂XD
12/20 22:35, 24F

12/29 11:16, 6年前 , 25F
xh大大說的某幾隻,真的五年看下來績效都相當不錯
12/29 11:16, 25F
文章代碼(AID): #1QBJ5v4M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