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這次經濟衰退跟過去相比

看板Fund作者 (白蓮教教主)時間15年前 (2008/10/09 07:14), 編輯推噓11(11011)
留言22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kx (題拉米蘇)》之銘言: : 想請問投資經歷比較長的版友 : 像是 亞洲金融風暴, sars, .com泡沫, 911.... : 他顯示這次衰退已經比1980年代以後的經濟衰退都為嚴重 這次的金融災難,跟妳所提出來的那四個金融災難,最大的差異, 在於這次是一種「質」的改變,而不是「量」或「規模大小」的問題。 這次金融風暴有幾個特點: 1. 全球化後的第一次同步性金融風暴 2. 禍首在於貨幣制度,而非供需失衡 先說全球化好了。 全球化的特徵,在於生產、研發、整合、銷售的分離:就像一輛汽車, 她的設計可能在日本,零件分散在不同新興國家,但是她想在美國銷售。 所以「整合」、「宣傳」、「服務」、「維修」都必須在美國。但是, 她的下一款,卻是在日本的中心被研發。 所以對於廠商而言,已經沒有所謂的區域性經濟變遷的問題了,全球 經濟已經組織為一整個生產、分配、與消費鏈,牽一髮,就會動全身。 而關貿總協GATT到WTO的努力,就是在於去除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壁壘, 這個壁壘去除的越乾淨,世界各國的分工,就越能善用經濟學上的 相對優勢理論:使用已開發國家先進的科技、使用未開發國家的原物料、 使用開發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等等。 說起來,全球化雖然尚未成功,但是也已經獲致重大成果了。生產效率 確實提升,競爭力增強,壓低成本的需求也增加。在這個全球化動作裡, 只要一個產業有廠商在跨國經營上成功,就會逼迫其他廠商也得跟進。 然而,全球化的諸多缺點也逐漸浮現了。首先,世界各國的國與國之間 的防火牆不見了,資金可以快速流動,一但出現風暴,蔓延速度將會快到 超過人類歷史上所見過的任何一次金融風暴。 其次,各國的央行越來越難達成原有的目標:穩定物價、穩定經濟成長、 給予銀行融通等。因為跨國成本大幅下降,所以直接經濟盛行,在這粽錯 複雜的跨國投資與借貸當中,央行失去了相當高比重的管制力量。 但是,最嚴重的其實是:全球化將各產業推向「完全競爭市場」,這是對 消費者最有利,但是對生產者最沒力的市場。在全球化市場中,每個廠商 面對的競爭者比以前多上太多,除了少數高科技產業外,廠商的獨占力都 會大幅下降。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很棒的事,但是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 卻是很悲慘的。企業面對產品市場,缺乏定價的能力,價格會下降到企業 無力可圖,但是又不能不生產的區間(高於固定成本,低於變動成本)。 企業獲利緊縮,唯一的辦法,就是Cost down,但是降低成本的結果,就是 對薪資的壓抑:每一個勞工跟企業一樣,發現自己要面對來自全球人才的 挑戰,薪資的決定力也面臨下降。 相反的,由於資源配置的自由度提升,生產效率大增,尋找更廉價原物料的 需求與尋找更廣大市場的需求也會大增。這些倖存的跨國大企業用掉了比 以往更多的原物料,製造出更多的生產過程的汙染,對能源的需求增加, 結果卻必須耗費更多成本,在於研發環保科技、節能科技、再生技術。 而原有勞動者所能獲得的DI(個人可支配所得)更少了(薪資被壓抑), 這些勞動者其實下了班,就是消費者。但是這些廠商所擴充的產能,製造出 來的東西,到底要賣給誰?勞動者必須縮衣節食,因為薪水變少了。 在產品市場上,需求不振,生產力過剩,價格只好節節滑落。讓企業更難 經營。這個景象,就是「通貨緊縮」的特徵。 但是,為了振興經濟,各國央行只好降息,讓企業借貸成本下降,要不然 就像過去三十年來的美國,維持強勢美元政策,讓民眾繼續有錢花,當然, 代價就是政府與民間的債務大幅增加。 這種狀況等於世界經濟越來越仰賴美國的強勢消費與信用。一旦美國的政府 支出與民間消費擴張到很高檔的時候,債信就變成美國政府與民間最重要的 逃生艇。美國必須繼續維持強勢,也必須保持良好債信,否則,當全球投資 者開始擔心美國的信用時,美國的借貸成本就會快速上升,而「舉債度日」 的美好光景就會消失。而美國沒錢消費了,這整個世界的生產鏈就會開始 瓦解。 試問:過去為了降低成本而擴充的規模,量產後,東西要賣給誰? 貨幣政策又要怎麼定?維持低檔,企業就能活下去,民間消費就不會下滑, 但是過多的貨幣就會推升通膨。 稍微升息,企業借貸成本上升,等著倒閉,民間借不到錢,又失業。 通膨立刻就會轉為通縮。 理論上,寧可通膨也不要通縮,所以,降息是降定了,但是,必須降得快, 降得突然。結果FED採取了一個最笨的作法,猶豫不決,然後「被迫」降息。 當降息速度太慢時,需求無法有效上升,企業的危機只會維持著,然後再度 出現;這時,FED除了繼續被迫降息外,還能怎樣? 到最後,就是全球都採零利率政策,日本也許會感到很欣慰。當年她不能 靠軍事力量征服全世界,但是誰知道到了21世紀,她的零利率圖樣的國旗, 終於會在全球各地飄揚。 這就是全球化流動性陷阱。我們正快速向黑洞前進。 如果用技術分析的說法(老實講,我不太相信),經濟在幾千年來變化不大, 但是在工業革命後產生了一個跳空缺口,照理說,有缺口就必須回補,所以, 等著回補十七世紀的這個跳空缺口吧! (我的技術分析很爛,也不想學好,我只是覺得,波內既然有小的波,波外 自然有大的波,就像碎型一樣,不管把時間尺度放大或縮小,這個波的波型 應該都會再次重現相似的模樣。可否請教技術分析高手,倘若用「每一百年」 當作一個刻度,那麼三百年來的長線向上,回檔時間會超過一百年嗎?) 其他的,有空在說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92.131

10/09 07:31, , 1F
其實我覺的是 熱錢泡泡過多 造成全球繁榮景象
10/09 07:31, 1F

10/09 07:32, , 2F
解決了流動性的問題 體質慢慢會好
10/09 07:32, 2F

10/09 07:32, , 3F
當然 美國的卡債危機 還沒消除 ( 會不會爆 也不知道 )
10/09 07:32, 3F

10/09 09:01, , 4F
挖~ 我第一次在討論17世紀的缺口要回補的耶~~~
10/09 09:01, 4F

10/09 09:01, , 5F
我是技術派,不過缺口要回補這理論...我是不太相信....
10/09 09:01, 5F

10/09 09:02, , 6F
同樣的... 波浪... 我也不太相信...
10/09 09:02, 6F

10/09 09:03, , 7F
工業革命 生產速度變快 這樣不算缺口哦!
10/09 09:03, 7F

10/09 09:04, , 8F
只能算資源加速用盡 資源變少 物價變高
10/09 09:04, 8F

10/09 09:05, , 9F
修正..應該說.. 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在討論17世紀的缺口...
10/09 09:05, 9F

10/09 09:06, , 10F
基本上我"個人覺得" 太長的時間尺度技術分析有點不切實際
10/09 09:06, 10F

10/09 09:31, , 11F
全球化最成功的就是經濟全球化..
10/09 09:31, 11F

10/09 10:44, , 12F
D大這篇寫的很仔細 恩 不過我覺得 盡人事 聽天命
10/09 10:44, 12F

10/09 10:44, , 13F
大家多努力 也許還是可以盡量讓經濟維持在一個較平穩的循
10/09 10:44, 13F

10/09 10:45, , 14F
環 希望各國政府多努力 加油~~
10/09 10:45, 14F

10/09 13:02, , 15F
零利率圖樣的國旗 XD
10/09 13:02, 15F

10/09 13:03, , 16F
這篇文章寫的不錯!
10/09 13:03, 16F

10/09 13:53, , 17F
你少提了金融商品包裝的氾濫
10/09 13:53, 17F

10/09 14:40, , 18F
good
10/09 14:40, 18F

10/09 19:27, , 19F
10/09 19:27, 19F

10/10 00:14, , 20F
我覺得這次質和量都更大 只是現在才剛開始
10/10 00:14, 20F

10/10 23:46, , 21F
推D大
10/10 23:46, 21F

10/17 12:34, , 22F
PUSH
10/17 12:34, 22F
文章代碼(AID): #18xJxUNc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xJxUNc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