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想請教有關基金之複利效果

看板Fund作者 (rAin)時間16年前 (2007/11/05 20:00), 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26 (看更多)
※ 引述《ryanchao (養貓咪的牛)》之銘言: : ※ 引述《hitoo (想發財破產都來找我 )》之銘言: : : 假設他用6%算給你看 : : 你就把前置費用 保費150% 用複利算給他看 : : 150%*(1+6%)^20= 4.81 倍保費 你如果繳年六萬 就等於繳了24.81萬 : 前置費用150%是最高總和 : 不是每年都收150%且只能前六年收取完畢 : : 所以h大那樣算法很極端...囧" 我想Ryanchao大想說的是。 比方以我們公司來說,這150%是這樣收的 首年收60%、第二年收50%、第三年收30%、第四年及第五年都收5% 但其實首年也有40%進入投資,第二年50%、第三年70%、第四年及第五年各95% h大直接整個算進去^20好像太猛了。 不過h大的意思應該很單純 今天如果不要透過投資型保險來投資 是不是就省下了這150%的費用 這比費用拿去投資一個每年6%獲利的投資工具,可以賺到4.81倍 (當然有些細項如危險保費、或是銀行的手續費之類這裡先不計算) 其實買投資型保險,就不要太重視這筆錢跟你拿去買基金相比的投資效益 那筆150%的費用怎麼都賺不回來。 (五年後不收手續費這個優點根本追不回150%的損失) 如果業務員跟你介紹保單一直強調投資績效如何如何 這個業務員你可能就要對他謹慎一些,可以詢問他一些問題 比如現在這個問題,跟自己拿錢去投資基金相比投資型保險有比較好嗎? 如果他說可以,就請教看看那150%該如何賺回來 甚至把h大提供的資料轉問他。 我覺得投資型保險並非一無是處,但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在看了基金板很多前輩討論"定期險+投資"跟"投資型保單"的文章後 我目前有抓出兩個想法,還未詳細的印證,但說出來與大家討論,也請高手指導一下 1. 一筆錢做兩件事 很多人會說我自己去保定期險,跟銀行買基金,還不是一樣?當然 不一樣,因為你很勤勞且聰明,會自己去照顧基金了解金融情勢, 為了達到最大的投資效益將事情分開來處理。 而有些人,雖然有投資,但卻沒有入門的管道,或者有些人比較沒 那麼勤勞,那麼就將一筆錢交給一個業務去做兩件事。 2. 定期險的期限 抱歉這點就要請了解的人幫我確認一下了,我目前知道的定期險都 只有一定的年齡限制,而投資型保險的壽險部份雖然也是和定期險 同概念的一年一約制,但卻續保終身(當然也會產生費用的問題,但 因為這裡是基金板就不好再離題下去) 因為我當初就是被保險業務遊說,完全以投資為主題在切入保單, 所以買了不適合的保險,虧了我剛出社會存下來的一小筆錢,所以 進保險業後對投資型保單的訊息就會比較Care,也希望以後能幫助 多一些人認識投資型保單,不要再被一些不良業務花言巧語唬弄, 買了不適合的保單。 基金板很多高手前輩的討論讓我學習到很多,也藉這第一次發文謝 謝大家,而我也才剛起步,如果文章內容有什麼錯誤的地方,也請 大家鞭小力一點,我很怕痛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9.99.117

11/05 20:01, , 1F
是的..我看h大的式子很像是把前置費用拿去投資固定6%
11/05 20:01, 1F

11/05 20:01, , 2F
產品20後的「機會成本」....@@"
11/05 20:01, 2F

11/05 20:02, , 3F
這是我對h大式子的「理解」...
11/05 20:02, 3F

11/05 20:03, , 4F
150%的損失 追的回來 每年加碼10年 都選小低點 3年就回來嚕
11/05 20:03, 4F

11/05 20:04, , 5F
150%的損失 追的回來 萬
11/05 20:04, 5F

11/05 20:09, , 6F
目前我所知的投資型商品,加碼都要收不低的手續費@ @a
11/05 20:09, 6F

11/05 20:11, , 7F
收5% 但買投資型 不是拿來玩短線的...
11/05 20:11, 7F

11/05 21:06, , 8F
加碼那算是追回來 你加碼 一樣可以去投資阿
11/05 21:06, 8F

11/05 21:07, , 9F
那種每年在轉換的 就有會追的回來..問題是 誰買基金一直轉換
11/05 21:07, 9F

11/05 23:54, , 10F
保險業務員最愛說銀行基金轉換好貴唷^^  ̄ ̄ ̄ ̄ ̄ ̄ ̄ ̄
11/05 23:54, 10F

11/06 02:20, , 11F
投資型保單的基金同組的沒幾支 績效不好時要轉去哪?
11/06 02:20, 11F
文章代碼(AID): #17BmNOkk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26 篇):
文章代碼(AID): #17BmNOkk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