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今晚深藍的媽媽爆氣了

看板FuMouDiscuss作者 (叫聲拔拔)時間10年前 (2014/03/26 04:04),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29 (看更多)
※ 引述《Induction (阿曼尼戰熊)》之銘言: : http://nthur.lib.nthu.edu.tw/handle/987654321/74934 : 階級政治的復興?台灣的民主轉型與階級投票,1992-2004 : 胡克威;林宗弘;黃善國 : 分析1992-2004年大型投票的黨派支持與階級分布數據結果之後 : 說明了20世紀末起台灣投票行為有兩個特色. : 一. 族群投票是假議題, 族裔與省籍不再是投票意向的決定性因素. : 二. 取而代之的是階級投票的產生. 普遍而言 (離群值稀釋不了平均數更不代表眾數.) : 社會地位較高, 掌握較多資源, 收入較高者, 更傾向於支持國民黨. : 反之則是綠營. 重申一次! 離群值稀釋不了平均數更不代表眾數. : 所以原PO沒有說錯, 不用戰他. : 附註1: 這是量化研究, 數據與分析方法文章內找得到. : 附註2: 這篇文章應該是06還08年完成的, 10年投, 近年資料要等數據庫出來才好分析. 幻想也不是這樣 第一點大前提是錯的,就算把一當成真去推論,二還是錯的 http://mapstalk.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13.html#more 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 超簡單迴歸分析 (二) 雖然本籍制度在 1992 年廢止後,政府就不再統計各省籍人口了,但 20 年前最後一次針 對省籍的普查結果,至今依舊能夠準確預測臺北市的政治版圖。這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簡 單迴歸分析教材。 標準的簡單迴歸方程式如下: y = a + b*x + e 在此例中,y 為 2010 年蘇貞昌在某區的得票率;x 為 1990 年某區的外省人比例;a 為 截距;b 為斜率;e 為某區的殘差。 這條迴歸方程式的 R 平方達到 0.9287,顯示 1990 年各區的外省人比例可以解釋 2010 年各區蘇貞昌得票率 93% 的變異量。斜率 b = -0.8662,意味外省人比例每增加 1 個百 分點,蘇貞昌得票率就減少 0.87 個百分點。 必須留意的是,這個迴歸分析的觀察值是地區,而不是個人。因此,上述結果可以說明「 在外省人比例愈高的區,蘇貞昌得票率愈低」,但不必然說明「外省人不傾向投蘇貞昌」 。固然,後者能夠導致前者,但其他機制不能被排除。例如,倘若外省人沒有特定投票傾 向,但住在外省人比例愈高的區的本省人愈不傾向投蘇貞昌,也可能導致相同的結果。由 此可見,要說明個人投票傾向的問題,還是得針對個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不過,對於政 黨而言,選民服務或競選動員總是以地區為單位。因此,以地區為觀察值,仍然深具價值 。 若將 y 置換為歷次臺北市長選舉民進黨在某區的得票率,迴歸的結果大同小異。換言之 ,外省人比例與民進黨得票率的關係,非常穩固 (robust)。 臺北市省籍投票 進一步觀察,1994 年選舉是受省籍結構影響最大的一次,反映在最為陡峭的迴歸線上 ( 上圖藍線)。當時,外省人比例每增加 1 個百分點,陳水扁的得票率就減少 0.96 個百分 點。到了 1998 年,陳水扁在外省人比例高的區進步較多,使迴歸線變得較平緩 (上圖綠 線)。在那次選舉中,外省人比例每增加 1 個百分點,陳水扁的得票率減少 0.79 個百分 點。2002 年時,民進黨在臺北市的得票率大幅下滑,反映在明顯變小的截距上 (上圖橘 線)。2006 年的截距回到原先水準,且迴歸線變陡峭 (上圖紅線)。這意味謝長廷在外省 人比例高的區回復較少。到了 2010 年,蘇貞昌在外省人比例高的區稍微多進步一些,因 此迴歸線也變得平緩一些 (上圖黑線)。 民進黨在各區得票率的觀察值減去預測值,即殘差,是外省人比例無法解釋的部分。以大 安區為例,民進黨得票率的觀察值高於預測值。這有兩種可能原因。其一,經過 20 年的 人口遷徙,大安區的外省人比例有可能降低。換言之,1990 年大安區的外省人比例有可 能高於現在。倘若如此,以 1990 年的外省人比例來估計現在的民進黨得票率,就會導致 低估。其二,扣除省籍結構因素後,大安區可能是對民進黨有利的地區。 觀察從 1994 年以來的歷次選舉,民進黨在大安、中正、大同的得票率一直很穩定地高於 預測值。反之,民進黨在文山、內湖、南港的得票率一直很穩定地低於預測值。由此可見 ,若人口遷徙是造成殘差的主因,那麼 1990-1994 年之間的遷徙必須完成省籍結構的改 變,且 1994-2010 年之間的遷徙沒有改變省籍結構。這樣的解釋未免太過勉強。因此, 省籍結構除外的其他因素,應該才是造成殘差的主因。將其他因素納入迴歸方程式,通常 有助於消除殘差、提升解釋力。不過,那樣就成為多元迴歸分析,超出這篇文章的範疇了 。 無論如何,上述簡單迴歸分析所提供最具洞悉力的訊息,也許是扣除省籍結構因素後,市 中心的大安、中正、大同等區是偏綠的;郊區的文山、內湖、南港等區是偏藍的。 運用同樣的邏輯,我也建立了以里為觀察值的迴歸方程式,並計算出扣除省籍結構因素後 ,哪些里偏綠、哪些里偏藍。想知道結果?請先繳學費,我才能告訴你。 -- 簡單來說,越老台北人越綠。 (所以中南部上來台北的反而是藍) 扣除省籍後,市中心的有錢大安區人傾向是綠的,不知道一高二低的是誰? 要我在額外衍伸更多資訊也行 台灣的政黨基本上鄉村黨跟都會黨是這樣的 鄉村黨:來台灣的KMT、親民黨、泡沫化後的新黨 都會黨:DPP、綠黨、台聯黨、早期新黨、在中國的KMT DPP是後來像是收編陳明文還有舊高雄縣派系,有了樁腳後才會讓人感覺 好像拿到了鄉村的票。 不要整天吃媒體的東西去高潮。 -- " Der Horizont vieler Menschen ist ein Kreis mit dem Radius Null - und das nennen sie ihren Standpunkt. " 「很多人的視野都是一個半徑為零的圓,而他們稱之為他們的觀點。」 ~愛因斯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6.254.23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5777843.A.7E1.html

03/26 04:05, , 1F
不過迴歸分析的因子這麼少 可信度根本就不高
03/26 04:05, 1F
※ 編輯: tonyselina 來自: 218.166.254.239 (03/26 04:06)

03/26 04:08, , 2F
台灣人太詭異了根本就是奇耙 不太好用理性的數學去算吧
03/26 04:08, 2F

03/26 04:11, , 3F
事實是很符合數學喔
03/26 04:11, 3F

03/26 04:11, , 4F
中央極限定理
03/26 04:11, 4F

03/26 04:18, , 5F
03/26 04:18, 5F

03/26 07:21, , 6F
現在DPP一點都會的感覺都沒有
03/26 07:21, 6F

03/26 13:48, , 7F
學費去哪裡繳?
03/26 13:48, 7F

03/26 22:23, , 8F
推迴歸方程 好久沒算了
03/26 22:23, 8F
文章代碼(AID): #1JCU4pVX (FuMouDiscus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CU4pVX (FuMou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