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Call of Duty 4 Demo

看板ForeignGame作者 (he's a moralist)時間16年前 (2007/10/18 02:17), 編輯推噓8(801)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greenpig (Year of Physics)》之銘言: : 之前在 GameSpot 看到 Call of Duty 4 的影片 : 就覺得畫面相當驚人,非常細膩,光影的處理,煙霧的效果等等 : 2007/10/11 推出試玩版,檔案大小 1.4 GB 左右 : 原本我想說自己的電腦不知能不能跑得動 7600GS : 後來按下 "Can you run ? " 測試結果 : min : GeForce 6600 : rec : Geforce 7800 : ------------------------------------------------------------------ 這次還真的滿體貼的 不過就我的推測 您如果用optimal setting的話各項主要特效都會被關掉吧? 在這種情形下玩起來還真的頗為順暢 但我也試過硬把特效都打開 畫面簡直煥然一新 那種複雜度才真正出來 我覺得如果是依照預設的那種設定 畫面反而看起來很像CoD 2 (而CoD 2若把DX9的特效關掉就看起來像CoD) 只是全開的話就頓頓頓囉.. : 試玩版的內容主要是有很多的 Objects 要去完成 : 之前我有玩過 Call of Duty 2,Infinity Ward 之前都是以世界大戰為主題 : 這次是以現代戰,看過遊戲影片可以感受到他的多元姓 : 像是飛機攻堅行動,狂風暴雨中從直昇機上油輪攻堅,叢林狙擊戰等 : 甚至還有跟黑鷹計畫幾乎一模一樣的任務...看了相當震撼 : 跟之前的戰爭遊戲相比,這次的環境氣氛方面,我覺得在軍事遊戲佔領先地位 : 當你行進到某個地方,就會觸發環境事件,像是美軍大批軍機過境,一架被打下來 : 而且還掉到你附近,或是隊友先你一步攻堅,不過卻遇上肉搏戰,需要你來幾槍協助 說到這個 已經喊了很久的非線性任務設計到這一代還是沒出現...(還是說CoD3有?) 之前在第二代時就傳聞說要做出非線性的遊戲方式 甚至載具 結果到現在還是沒個影 沒想到MOH系列已經搞出來了這種玩法 : 武器方面主流的兩款 M4 ,散彈槍,敵軍狙擊槍,AK47,火箭炮,反坦克火箭等等 : 槍枝的後座力做得比 Medal of Honor 好很多 : 至於環境受槍枝受損程度,我覺得跟 F.E.A.R 差不了多少 : 光影處理非常優,像是手榴彈或是槍火,火箭炮行進後的廢煙軌跡等等 : 引爆 C4 炸藥的震撼感滿不錯的,煙霧瀰漫的感覺 : 玩軍事 FPS 大家都很喜歡爆頭這件事情,這次官方宣稱有 16 種爆頭的場景 : 而我狙擊的感覺大概......看到 4.5 種吧...也許是我的技術不夠好 : 隊友在遊戲中算是積極的,會主動行動與攻堅,而敵人也滿會躲的,很會找掩護物 : 缺點方面,我感覺敵人身體太弱了,狙擊槍即使瞄到很接近敵人,也算打到而噴血身亡 : 敵人被狙擊槍打到身體,也是身亡,可是明明身上有穿防彈衣耶,假的嗎 防彈衣可以擋住狙擊槍的子彈嗎 有沒有人要查證一下口徑之類的 我很懷疑就是了 : 總之,這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遊戲 : 11月5日就會在美國發行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74.45

10/18 12:15, , 1F
不知道 PS3 版的 CoD4 有沒有試玩 :<
10/18 12:15, 1F

10/18 12:16, , 2F
PC 配備我永遠找不到最佳升級時機 XD
10/18 12:16, 2F

10/18 14:47, , 3F
跟我一樣..現在連PCI-E 2.0都要出來了
10/18 14:47, 3F
※ 編輯: ckscorsese 來自: 140.112.4.234 (10/18 15:26)

10/19 14:38, , 4F
有道理,我發現遊戲中M4一槍敵人也會死
10/19 14:38, 4F

10/19 14:39, , 5F
而且不是打頭喔
10/19 14:39, 5F

10/27 17:04, , 6F
一般防彈衣只能擋9MM的子彈...
10/27 17:04, 6F

10/28 14:28, , 7F
DEMO好短...trailer拿掉應該還可以再多吧.
10/28 14:28, 7F

10/28 18:05, , 8F
是滿短的 但是武器滿地都是 還算值得
10/28 18:05, 8F

11/14 08:06, , 9F
demo超短 沒玩到什麼
11/14 08:06, 9F
文章代碼(AID): #175b6wHh (ForeignGame)
文章代碼(AID): #175b6wHh (Foreign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