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讓兩千萬人驚呆了。

看板Folklore作者 (わびさび)時間6年前 (2017/08/11 16:10), 6年前編輯推噓2(208)
留言1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08/06 12:09,
日本各大寺廟都有在燒香 神社除外
08/06 12:09

08/06 12:12,
他們認為這是傳統文化 只是說也不會燒過量啦
08/06 12:12

08/06 12:13,
通常都是一個爐 一人一隻香
08/06 12:13
香、燒香是日本傳統文化沒錯。 有的寺廟是整間一爐,有的是一堂(較重要的)一爐。 一人一支為主,也有一人一把。 其實日本是拿臥香當立香用,沒有香腳=竹心。

08/06 17:27,
其實很多人根本沒看過日本記得,只憑印象就嘴炮日本祭
08/06 17:27

08/06 17:27,
典多文明云云。日本的神社祭典也有黑道,垃圾也亂丟,
08/06 17:27

08/06 17:27,
燒樹燒山放煙火也有空污跟噪音污染,事實上也是一種崇
08/06 17:27

08/06 17:27,
洋媚外。
08/06 17:27
黑道和角頭其實不一樣,這應該大家會有印象。 祭典有暴力團的,最具代表的就是淺草三社祭。 另外關東三大祭的山王祭和神田祭就不會這樣。 之所以三社祭會這樣,和淺草的下町背景,甚至整個江戶歷史的發展都有關係。 他們八成的轎團(暫稱)都是暴力團相關組織,所以這個祭典在居民心中並不是 當地的活動。 另外東京都也有針對這一點和主辦方交涉,至少現在袢纏(外套)不能有組織名、 轎手不可以有刺青。 地方祭典當然會有些類似像角頭的人物,但那跟暴力團可差得遠了。 亂丟垃圾是看公德心,但日本祭典的核心主體是大大小小類似町內會的組織。 自我約束能力是很高的。

08/07 10:00,
你真的什麼都不懂耶。民間寺廟是聚落的集會所,又可以
08/07 10:00

08/07 10:00,
吸引人群,自然蓋在聚落中心,台灣許多市街就是這樣成
08/07 10:00

08/07 10:00,
長。清水寺是佛教修行的叢林,本來就要離人群遠才不受
08/07 10:00

08/07 10:00,
外人打擾,事實上清水寺底下的清水坂還是因為佛寺而形
08/07 10:00

08/07 10:00,
成的商店街。
08/07 10:00
清水寺最早開山的原因是慰靈,中世以前那邊是亂葬崗。 後來東山實際上散布天台宗的下院,也成為宗教和政治的交集處。 東山寺方擁有一定的影響力,有些寺廟還是固定由出家的親王擔任主持。 清水坂確實也可以說是因應寺廟而生的。 不過時代不同,狀況也無法同一而論。 至少那邊曾經是冶煉和陶瓷的重要聚落沒錯。 現在的日本的情況是: 環保意識讓日本人燒香的活動/量減少, 而另一方面日本尋常的用香(多為掃墓用)也從海外進口的廉價劣質香, 同時許多香堂老舖還傳承著古老的配方和文化。 有點可惜是台灣無論擁香廢香派,較少談精緻香品的這部分。 當然日本寺廟公開讓人用的香,也只是平價香而已, 最近偶爾會出現大陸來的香(可能是自己帶的)那種就恐怖許多, 但真正法會上用的燒香,那就非凡品了。 壇家進廟供養,那不是上外面那種臥香,而是按克算的燒香了。 如果是燒香的話,就更難說上汙染不污染的了。 日本確實沒想像中美好,但若有不足之處,也是拿來反求諸己, 而非自我安慰說大家都一樣差吧,這樣的想法也許比較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74.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502439029.A.6CE.html

08/11 19:12, , 1F
08/11 19:12, 1F
※ 編輯: sennorikyu (1.174.74.175), 08/11/2017 20:17:28

08/11 20:45, , 2F
不像是台灣的廟會衣服 縣議員XXX敬獻 XX企業捐獻 在
08/11 20:45, 2F

08/11 20:45, , 3F
白一點直接寫名字 啊台灣的轎班?找到整團不露刺大概
08/11 20:45, 3F

08/11 20:45, , 4F
沒有
08/11 20:45, 4F
日本當時的背景是各地方政府制定「暴力團排除條例」 基本上就是在限制暴力團的活動項目。 日本政府的管制思維是對暴力團錄案管理,透過各種默契劃下暴力團的活動界線。 超過,就是嚴打。 三王祭的作法就是種去暴力團色彩的代表性作法。 袢纏(外套)上的組織標記其實就是種識別證,但那同時也是種文化傳承。 暴力團的前身,大概可以說是項角頭般的存在,再前身就是像消防組織的各種團體。 不讓他們打出組織名號,對暴力團來說,可能比轎手不露刺青更難接受。 但在觀光國際化,及獲取地方認同下,這或許也是種不得不然之舉。 之前陪長輩繞境,地方溫莊唯一沒刺青就屬長輩那團,代表的是以前齋教的菜堂轉型為 佛寺,轎班平均年齡大概是65XD ※ 編輯: sennorikyu (1.174.74.175), 08/11/2017 21:03:00

08/11 21:16, , 5F
台灣的轎班人員有刺青的幾乎都是私人宮壇的,或私人陣頭
08/11 21:16, 5F

08/11 21:17, , 6F
所屬的...大廟的轎班就比較少有刺青的,看看之前凱道護香
08/11 21:17, 6F

08/11 21:18, , 7F
那些大廟的轎班就知道...
08/11 21:18, 7F

08/13 13:24, , 8F
刺青怎麼了嗎?
08/13 13:24, 8F

08/21 02:08, , 9F
日本刺青=黑道,這是社會風氣認定沒話講的
08/21 02:08, 9F

08/21 02:09, , 10F
你有刺青連公共澡堂都進不去
08/21 02:09, 10F
文章代碼(AID): #1PZMPrRE (Folklore)
文章代碼(AID): #1PZMPrRE (Folk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