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家將尬陣影片

看板Folklore作者 (benson)時間8年前 (2016/07/18 10: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cgi0911 (勝者的迷思)》之銘言: : 府城白龍庵是全台灣五福大帝信仰的祖廟。全台灣奉祀五福大帝的宮 : 廟,絕大多數都可以上溯到白龍庵的來源。白龍庵的原址在清朝的「 : 總鎮署」衙門旁邊,大約合今天台南公園西邊,公園路對面那一大片 : 停車場的地方。日治初期的時候,這一大塊地被日本人劃為陸軍兵工 : 廠與宿舍,所以就把白龍庵給拆掉了。白龍庵算是台灣最早被日本人 : 拆掉的廟宇之一。 : 白龍庵拆除的時候,廟裡的香火與金身四散。現在台南市區好幾間廟 : 宇都宣稱擁有原來白龍庵的香火。 : 1.後來掀起噍吧哖大禍的西來庵,就是原白龍庵的分堂;當然,因為 :  抗日事件爆發,西來庵自己也遭滅頂之禍。但是劉部靈公神像有被 :  信眾搶救出來。二戰以後,信眾陳清吉(也就是噍吧年事件裡面的 :  『牛奶吉仔』)作主,在今天西門市場附近重新建堂。但是又因都 :  市計劃的關係,輾轉遷移到北區大港寮的現址,總算是定下來了。 :  另外,牛奶吉仔在日治時期開了一間麵包店,就是現在民生綠園旁 :  邊賣盆栽提拉米蘇的甘本堂。 : 2.現在北區的「白龍庵五靈堂」,則是當初拆除白龍庵焚燒神像的時 : 候,信徒從火堆裡把張部靈公搶救出來;一開始只是在信徒家裡奉 :  祀的私佛,後來經濟好轉以後,才在開基玉宮後面那邊覓地建堂。 : 3.大銃街元和宮則是在拆廟當時搶救出一批五福大帝的金身,後來大 : 概是地緣關係,就把白龍庵的香火合併在元和宮,變成現在「兩廟 :  併一廟」的狀態。 : 4.南區體育公園旁邊的竹溪寺,在西來庵滅頂之災的時候,搶救出一 :  批五福大帝的金身。當時西來庵因為掀起抗日風潮,本來日本殖民 :  政府當局是要把金身一尊不留全部燒掉。但竹溪寺是佛教寺廟,日 :  本人崇敬佛教,所以看在竹溪寺方丈的面子上,保留一批金身,也 :  是有可能的事情。 : 台灣的家將文化源自於台南白龍庵,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事實上, : 台南白龍庵的祖廟福州白龍庵,就已經有所謂「八將爺」的陣頭。福 : 州八將爺有大二爺,有板批,也有刑具。雖然步法很粗糙,但是已經 : 看得出台灣家將的雛型。福州八將爺被台南白龍庵改進以後,又開枝 : 散葉到南部各縣市,就成了現在這種五花八門的型態。 : 清末,台南白龍庵五部靈公駕前各有一個家將館,分別是: : 1.鍾部應靈公駕前如善范司堂 : 2.張部顯靈公駕前如意增壽堂 : 3.劉部宣靈公駕前如良應興堂 : 4.趙部振靈公駕前如性慈敬堂 : 5.史部揚靈公駕前如順協興堂 : 其中只有如性慈敬堂託祀於集福宮旁邊的醒心壇,一直運作到今天。 : 而如意增壽堂在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後,近一兩年又復興起來,在大 : 銃街元和宮對面覓址開館。其它三堂現在已經沒有活動。 : 但現在台南市區大多數的台南派家將團,都可以追溯到這五個開基的 : 家將館。而嘉義派的家將團,也是當初從白龍庵的體系裡面,禮聘名 : 師去嘉義指導的。東港的家將團,也是當初台南商人請白龍庵的名師 : 南下去開基。 : 例如說嘉義的「振」字派將館,都可以上溯到如意增壽堂;北港的振 : 玄堂是師承自如性慈敬堂;東港共善堂可以上溯到如意增壽堂;而如 : 良在北港有個分館叫如良宣靈會;如善在台南市裡面還可以找到一些 : 分館。 : 所以廟宇或家將館前面冠上「白龍庵」的,通常還是跟白龍庵本身有 : 一定程度的關係。 : ※ 引述《wsad8926 (benson)》之銘言: : : 有個小問題 : : 台南有些主祀五福大帝的宮廟 : : 都會冠上白龍庵的名號 : : 譬如全台白龍庵五靈堂 : : 東港也有 不過是家將團 : : 而且是福州白龍庵 : : 開基共善堂福州白龍庵五福大帝駕前什家將 : : 文章中的主角之一 : : 笨港五聯境全台白龍庵如性振玄堂 : : 也有冠上白龍庵的名號 : : 想問的是到底可以冠上"白龍庵" : : 這三個字需要什麼條件 : : 如果是分靈的話 : : 那是否從白龍庵分出的子廟 : : 都可以冠上 : : 還是需要廟方認定呢 : : 請問大家了 不好意思 又來煩原po了 我有在臉書上看到這間廟 台南市開基白龍庵安慶堂五瘟宮 主祀"五瘟大帝" 其中除了法像與原由跟五福大帝不同 唯一跟白龍庵有關係的地方 廟內有奉祀什家將 請問這間廟跟白龍庵有有什麼關係 感謝原po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72.6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468809570.A.A34.html
文章代碼(AID): #1NZ45Yeq (Folklo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Z45Yeq (Folk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