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笨港毀滅的一些討論 碑文篇

看板Folklore作者 (小強)時間10年前 (2013/11/28 19:40),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 : 我的猜測是,乾隆十五年或更早之笨港溪改道南移使得舊笨港街區一分為二 : 而有了笨港南、北街之分 : 因南、北街均為舊笨港街,所以承襲了笨港名號 : 但因舊笨港街為笨港溪一分為二,便以南、北街作為分別 : 而後嘉慶二年笨港溪再度改道南移將笨港南街(舊南港)沖毀 : 其笨南港前街併入笨港北街 : 而笨南港後街居民則移居麻園寮形成新南港(今新港) : 猜測新港奉天宮乃以此次大水做為笨港毀滅論之基礎 : 綜上各點 : 1.最早笨港街可能無南北之分 : 2.北港朝天宮其廟址應位於當時笨港溪之南岸而非北岸 : 或許今北港地區為早年之笨港溪以南之地區,隨河道南移而成為笨港溪以北 : 但是...河道南移的過程是否造成舊笨港天妃廟的毀損就不得而知了 : 此處或許尋找北港朝天宮是否有歷次重修資料(時間及原因)可得到些答案 : 借這篇偷問個掛,什麼是朝天宮刈半路香? : 有人可以出來爆掛一下嗎?? 我今日確定了一下,乾隆十五年笨港溪改道將笨港一分為二以前若天后宮沒更動過位置~ 我朋友也認為那媽祖廟在乾隆十五年前應該屬於笨港溪南岸沒錯 而媽祖廟的存續與否,現在有一些古文書佐證。 1.清乾隆25年(1760)完成之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卷二規制橋樑》 亦載有「笨港渡:在笨港街,縣西三十里,雍正二年(1724), 知縣孫魯批允本街天后宮僧人,設渡濟人,年收渡稅充為本宮香燈 。 」 顯示雍正八年以前即有天后宮存在於笨港, 因此重修天后宮碑記所指的雍正八年是指擴建新廟。 2.清乾隆42年(1777) 陳寧老立出典契字 「陳寧老自己與夥計承坐明買瓦店壹座前後兩進坐在北港媽祖宮邊坐北朝南東西四至俱載在 上手契內……。」 第一件寫明媽祖宮在北港的古地契 3.清乾隆45年(1778)立賣盡絕根契字 「大槺榔保,笨北港陳仕路仕岸有建置民店一座二落土名蜊仔街。」 4.清乾隆55年(1788) 立合約字 長房姪基容、三房叔勉夫、次房姪基決等共承祖業……鬮書經備詳明 其餘竹圍公宅厝地蓋地基及北港宮口店地三坎現分執掌者載在約後開 明炳據……。 5.清乾隆56年(1791)立賣杜盡根契字 糞箕湖后湖庄林鳳雙觀有自置瓦厝前后兩座……俱各完成坐在媽祖宮后。 6.乾隆40年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現存於北港朝天宮, 並且觀音殿尚保留一對乾隆40年的龍柱,此碑文收錄於雲林縣採訪冊的藝文誌 表示光緒年間就已經存在。 另外從 臺灣宗教研究與古文書運用─以北港媽祖廟創建年代的歷史考察為例 蘇全正 這篇文章提到 http://www.adatw.org.tw/journal_3.pdf 「洪敏麟亦認為北港朝天宮所在廟址若不變, 從河道變遷及地勢觀察,則該宮自清康熙年間建廟 以來至嘉慶8年(1803)發生大水期間,沒有遭水患之可能。」 目前北港方面就是以這些資料來佐證朝天宮等於笨港天后宮 然後gn大好奇的刈半路香說法在此 出自李獻璋的論文 朝天宮,是由北港住民曾經崇奉過的笨港媽祖廟他遷後,在其浮出舊跡重建起來的。當然 也就要到奉天宮來割香謁祖。而按下記的割半路香傳說,也似實有其事的。……直至同治 初,戴萬生起事;北港人不但藉其朝天宮媽祖之顯靈祐護,擊退亂黨;他們的鄉勇,並且 嚮應官軍之鼓舞,出助解放南港的危機。有此神、人的榮耀功績以後,北港便不願意到新 南港廟來割香了。它曾改向鹿港舊祖宮去,然而媽祖降箕,說她並非鹿港廟的分靈,不必 到那裡去割香。於是,迫得北港廟方不得不於每年三月十九日把鑾駕抬到新港頂、下菜園 和南壇,在那恰當兩街中間的南壇來遙拜祖廟而返。這便是「割半路香」的起源。(李獻 璋,1979:633-634) 王見川對此傳說抱持保留態度,認為 「前已論證,北港朝天宮於農曆三月十九日舉行遶境活動,始自昭和九年(一九三四)。由 此可見,割半路香傳說的形成應是在一九三四年之後。李獻璋用此甚晚的傳說,來推論北 港朝天宮應向新港奉天宮割香謁祖,是極其危險的。」 最後提到笨南港天后宮與南瑤宮,其實就真的是一整個大亂鬥了XDD 這就是我先前推文所提到,笨港天后宮之爭與大甲跟南瑤宮都有所關聯 這是因為(主要是南瑤宮)南瑤宮接受了民國五零年代笨港毀滅論的論點 產生進香目的地的動搖,最後在人為爭執的事件上轉往新港進香 對新港奉天宮而言南瑤宮轉往新港,在當年形同對笨港毀滅論與新港為天后宮正統的支持 南瑤宮在這場紛爭扮演了這樣的腳色。 當然現在南瑤宮是沒有稱新港或北港進香的,轉而強調平等的會香 先大略提到這邊~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2.236.127 ※ 編輯: pili1321 來自: 36.232.236.127 (11/28 19:44) ※ 編輯: pili1321 來自: 36.232.236.127 (11/28 19:45)

11/29 02:59, , 1F
移地進香 應該是要詢問主神
11/29 02:59, 1F

11/29 02:59, , 2F
而不是支持某一個論點而做更動
11/29 02:59, 2F

11/29 13:42, , 3F
你不知道現在都是人說了算嗎
11/29 13:42, 3F

11/29 20:42, , 4F
有一點好奇 洪敏麟的說法是基於北港原於笨港溪北或南?
11/29 20:42, 4F

11/29 21:55, , 5F
沒更動位置的情況下 剛開始在溪南 乾隆15改道之後在溪北
11/29 21:55, 5F
文章代碼(AID): #1Ibol3XR (Folklo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Ibol3XR (Folk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