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18%走入歷史,另外一個13%優存呢?

看板Finance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2/27 17:47), 編輯推噓19(26720)
留言53則, 28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同樣都是公務員,命運卻大大不同 18%走入歷史,另外一個13%優存呢? 文 / 彭杏珠 攝影 / 陳之俊、蘇義傑 2017-12-22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1632 年金改革吵吵鬧鬧,各界關注的18%優存終於要在2021年走入歷史,利息歸零。但多數人 都不知道公股行庫員工及退休員工,至今還在領13%優存,讓其他軍公教五味雜陳。 雖然從2008年起,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中央銀行四家公營金融機構13 %優存上限已改為500萬,但一年最高仍可領65萬的利息,比現今許多勞工的年薪還要多 ,每一年政府為此,還得貼補4、50億的利息,這些錢都是納稅人的錢。 根據立法院運算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存款利率走低,這四家公營金融機構補貼13% 優存的金額,也從2011年的38億8360萬餘元,增至2014年的47億349萬元。 大家同是吃公家飯的公務員,為何這群人享有特別待遇? 其實,當初財政部會訂定國營行庫13%存款優惠利率,是因為過去要進入台銀、土銀、輸 出入銀行,須通過公務人員考試,但考上後卻無法比照公務人員、享有月退,才會祭出13 %優惠利率措施,提供「變相的月退俸」。 這群人雖然也保公保,卻一直認為自己僅是「廣義」公務員。 不過,細看這群人擁有的福利似乎比一般軍公教好。尤其在2008年元旦之前,13%優存竟 然包括存款、員工自提儲金、員工退休金三大項。不像軍公教僅退休金享有18%。 這三項分別是: 一、現職、退休員工定額儲蓄存款:行員48萬元、工員28萬元的存款額度,可享有13%。 不像民營銀行,離職後就不能享有優存。 二、退休員工的退休金存款:依勞基法退休給領的退休金、公提、自提儲金及公保養老給 付的總額全部享有13%優存。 三、員工自提儲金:按照公、自提儲金期間(從1980年6月1日至1997年4月30日)個別員 工所提的自提儲金,都享有13%優惠利息。 不只如此,這些金融機構依職工福利金條例規定,「每月在營收總額內提撥0.05%至0.15 %」納為職工福利金。他們既有職工福利金又享有13%的優存利息。 由於福利條件已不符合社會期待,在各界的檢討聲浪中,立法院終於在審查2007年總預算 時,決議請行政院儘速核定財政部研礙的改進方案,並於2008年1月1日實施。 但是,研擬改進後、目前執行中的方案,仍羨煞不少勞工朋友。 原先第一項的現職、退休員工定額儲蓄存款依舊不變,行員48萬元、工員28萬元仍享有13 %利息。 第二條已退休員工退休金優惠存款,終於訂了500萬元上限,還是相對優惠。從2008年1月 1日起,退休金在500萬以內者,仍以13%優惠存款利率計息;超過500萬的部分,則以各 銀行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第三條,關於現職員工退休金及自提退休儲金的優惠存款。概分成退休金部分,2008年元 旦前服務年資所計算的退休金,退休時仍以13%優存利率計息;之後服務年資所計退休金 ,改以3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加計3%計息。 自提儲金部分,2008年元旦起,現職員工原已提撥的自提儲金定額,改以各該銀行3年期 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加計3%計息,孳息不再滾入本金計息。如果2008年元旦前的服務 年資所計算的退休金,加上自提退休儲金的本利總額後,辦理13%優存額度以500萬元為 限。 相比軍公教「溯及既往」的年金改革,這群公務員相對幸福。已退休員工的退休金優存仍 然是13%(上限500萬),不像軍公教三年後全部歸零,就算是一次領退休金的人,也要 分6年降至6%。 對照18%的塵埃落定,13%的改革進度卻是零。 去年底立委黃國昌質詢財政部13%的議題,當時他表示,台銀、土銀、輸出入銀行等國營 行庫13%優存利率,雖有其歷史背景,但根本於法無據,近年定存利率直直落,卻從未調 降或檢討,在職及退休者都可適用,光這部分支出,每年國庫就得支出26億元,痛批財政 部應僅速檢討。 他進一步指出,以國營行庫退休人員為例,每年最多有500萬存款可適用13%優惠利率, 一個月可拿5萬4166萬元利息,一年光利息就可領65萬元,但翻遍法律條文及相關要點、 辦法,找不到發放13%優惠利率的法律依據;連前財政部長張盛和都曾坦承,13%非屬法 律規定的保障權益。 確實,13%與18%同為歷史產物,都無法源依據,但為何18%已被檢討改革,13%卻遲遲 沒有動靜? 今年6月30日,財政部長許虞哲難得對外表示,公股行庫退休行員的13%優存將比照改革 ,分六年調降,但最後「利率一定低於公教人員的6%」,明年7月1日和公教人員同步實施 。 財政部隨即在7月13日,首度召集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以及中國輸出入銀行三間公營行 庫董事長,討論員工退休金13%改革版本,希望三家銀行能試算13%降到4%,以及降到9 %等至少兩種版本對員工可能造成的影響,並同步展開對銀行工會的溝通。 這不過是首次的溝通會議,消息一出,九大公股行庫的工會理事長就展開串聯罷工。理由 是退休金將大幅縮水,無法維持退休生活。有工會成員指出,目前仍有不少在民營化之前 退休的員工還在領13%,很擔心最高上限48萬的員工優存13%也會受到牽連,不斷被檢討 。 由於台銀、土銀兩大行庫員工合計約1萬5000人,還有6000名退休員工。另外,其他公股 行庫的員工人數也有5萬人,一旦所有行庫串聯,恐成為金融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工。 但銀行都還沒有跟工會坐下來溝通,工會代表就揚言要罷工,導致財政部改革方案根本出 不了部裡。當遠見記者詢問財政部相關主管時,大家均噤若寒蟬、三緘其口:拜託拜託, 我沒有被授權發言這個議題啦。 其實,八大公股行庫中,已有六家民營化,兆包括兆豐金控、第一金控、合作金庫金控、 華南金控、彰化銀行以及台灣中小企業銀行。雖然公司已民營化,但退休優存制度卻沒有 跟著民營化。 相比其他民營銀行,這些泛公股銀行的績效表現未必比較好,卻享有比民營銀行更優厚的 優存制度,這些都算是營運成本,所以也讓外界質疑:公營銀行民營化後,經營體質變好 了嗎? 其實,隨著市場競爭激烈、低利率時代來臨,許多民營銀行都取消員工優存制度,包括富 邦銀行、中國信託、台新銀行均分別在2010、2012年取消新進員工的優存。 目前,僅剩幾家維持48萬的優存額度,大致是三年期定儲機動利率+4%計息,或二年期 定儲存款機動利率+5.5%計息。 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中央銀行四家國營金融機構受到立法院監督,預 算透明公開,所以立法院可以拿到數據,但六家泛公股銀行因民營化關係,不受立院、審 計單位監督,根本無從得知每年要貼多少利息錢,尤其這些泛公股銀行還是有政府持股, 部分資產仍屬於全民。 一位民營銀行的主管指出,公股行庫員工聲稱自己是勞工而非公務員,但13%為公股行庫 所獨有,民營機構並無,假設是一般勞工,就不應享有與軍公教相同的待遇,這些支出更 不應由全民埋單。更何況18%已走入歷史,13%沒有理由不檢討。 連立法院預算中心都特別針對此議題,於2015年9月提出研究報告與建言。直指六大泛公 股銀行原為國營事業,現已完成民營化,針對員工定額存款及員工退休金優存卻仍沿用或 修正適用該制度,應併同檢討其合理性,以維持獲利能力及競爭力。 2017年即將結束,但13%改革還在「僅聞樓梯響」的階段。如果年金改革僅僅作半套,也 難怪其他公務員會不滿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165.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nance/M.1514368063.A.3F1.html

12/27 18:13, 6年前 , 1F
大均貧時代來了XD
12/27 18:13, 1F

12/27 18:35, 6年前 , 2F
就是一個“我的利益沒了,你也不准有”的概念
12/27 18:35, 2F

12/27 18:43, 6年前 , 3F
退休員工的13%本來就應該改革,現職則是員工薪資不該改
12/27 18:43, 3F

12/27 19:05, 6年前 , 4F
現職改了會不會造成人才(?)出走或是不來呢
12/27 19:05, 4F

12/27 19:09, 6年前 , 5F
黃國昌當初質詢的時候就說過對現職13%沒意見 本來就
12/27 19:09, 5F

12/27 19:09, 6年前 , 6F
是薪資結構一部分 財政部不要裝孝維混為一談
12/27 19:09, 6F

12/27 19:20, 6年前 , 7F
黃國昌從來都沒反對現職拿13趴 反的是退休 但公會都
12/27 19:20, 7F

12/27 19:20, 6年前 , 8F
老人把持 一直要現職跟退休綁在一起
12/27 19:20, 8F

12/27 19:21, 6年前 , 9F
退職的早就該砍了
12/27 19:21, 9F

12/27 19:22, 6年前 , 10F
不要再自我安慰退休的砍了 在職的不會砍XD
12/27 19:22, 10F

12/27 19:29, 6年前 , 11F
政府收入來源主要是靠稅收。少子化加上產業外移嚴重稅
12/27 19:29, 11F

12/27 19:29, 6年前 , 12F
收減少,在審預算方面,自然會擠壓公部門福利。 銀行
12/27 19:29, 12F

12/27 19:29, 6年前 , 13F
端本業並非靠稅收且每年都有獲利,兩者能相提並論?
12/27 19:29, 13F

12/27 20:07, 6年前 , 14F
來了來了,平常靠杯老闆Cost down,結果發現自己也搞這套
12/27 20:07, 14F

12/27 20:18, 6年前 , 15F
有另一篇平衡文 媒體風向角力賽啦
12/27 20:18, 15F

12/27 20:25, 6年前 , 16F

12/27 20:27, 6年前 , 17F
悲觀也不是壞事 反正你我都是為了一口飯的俎上魚肉
12/27 20:27, 17F

12/27 20:27, 6年前 , 18F
而已
12/27 20:27, 18F

12/27 22:22, 6年前 , 19F
之前就說了不如去考公務員
12/27 22:22, 19F

12/27 22:28, 6年前 , 20F
在職的應該努力的方向是 取消13%48萬 直接加回新資
12/27 22:28, 20F

12/27 22:28, 6年前 , 21F
而非跟老人的退休金13%綁在一起
12/27 22:28, 21F

12/27 22:30, 6年前 , 22F
一堆滷SIR看到13%就高潮了 誰管你在職還是退休
12/27 22:30, 22F

12/27 22:30, 6年前 , 23F
不過我比較想知道對銀行端而言,這邊13%是用利息給
12/27 22:30, 23F

12/27 22:30, 6年前 , 24F
的效益比較好,還是轉成薪水發比較有利?
12/27 22:30, 24F

12/27 22:30, 6年前 , 25F
然後10粒在國會這麼邊緣 說的話沒什麼影響力DER
12/27 22:30, 25F

12/27 22:42, 6年前 , 26F
老人不把退職和現職綁在一起討論會有人理?不然人單勢薄
12/27 22:42, 26F

12/27 22:42, 6年前 , 27F
早就被砍得不要不要的了...XD
12/27 22:42, 27F

12/27 22:48, 6年前 , 28F
對勞工來說利息所得27萬免稅 勞健保繳交提高
12/27 22:48, 28F

12/27 22:49, 6年前 , 29F
課稅所得也提高 對公司來說要幫忙提撥更多金額勞健保
12/27 22:49, 29F

12/27 23:29, 6年前 , 30F
每個月沒5萬養不活? 那現在22K怎活的?
12/27 23:29, 30F

12/28 00:58, 6年前 , 31F
馬上有人高潮了Xd
12/28 00:58, 31F

12/28 07:36, 6年前 , 32F
22k靠父母養啊...免房租水電伙食費
12/28 07:36, 32F

12/28 08:09, 6年前 , 33F
現職改三小 北七
12/28 08:09, 33F

12/28 08:39, 6年前 , 34F
老人想被砍少一點,當然要拖現職一起下水,不然哪來的籌
12/28 08:39, 34F

12/28 08:39, 6年前 , 35F
12/28 08:39, 35F

12/28 12:08, 6年前 , 36F
不拖現職下水,沒人會幫老人說話的啦
12/28 12:08, 36F

12/28 14:56, 6年前 , 37F
砍起來,一起殺啊
12/28 14:56, 37F

12/28 21:19, 6年前 , 38F
有本事就考進來 見不得好在那哭杯
12/28 21:19, 38F

12/29 09:49, 6年前 , 39F
其實是轉薪水比較好,因為獎金計算的基數是薪水啊XD
12/29 09:49, 39F

12/29 10:16, 6年前 , 40F
台股輸砍完,泛公也別想跑喔
12/29 10:16, 40F

12/29 10:32, 6年前 , 41F
一起砍好了,想看互相傷害,科科
12/29 10:32, 41F

12/29 11:20, 6年前 , 42F
互相傷害啊
12/29 11:20, 42F

12/29 14:42, 6年前 , 43F
加油趕快砍~ 然後繼續招不到人好棒! 人才趕快去民營
12/29 14:42, 43F

12/29 14:42, 6年前 , 44F
反正都是業績制 官股的業績獎金少得可憐
12/29 14:42, 44F

12/29 19:32, 6年前 , 45F
科科 狗咬狗一嘴毛XD
12/29 19:32, 45F

12/29 20:00, 6年前 , 46F
22K記者: 看我的均貧大法
12/29 20:00, 46F

12/29 22:03, 6年前 , 47F
大均貧時代…哈
12/29 22:03, 47F

12/31 15:23, 6年前 , 48F
明明都是各行庫賺來發的利息 還納稅人的錢 阿行員是
12/31 15:23, 48F

12/31 15:23, 6年前 , 49F
都沒納稅就對了 笑死
12/31 15:23, 49F

01/01 11:08, 7年前 , 50F
...
01/01 11:08, 50F

01/04 23:02, 7年前 , 51F
退休人員對公司已經沒有貢獻砍是應該的,現職在有付出
01/04 23:02, 51F

01/04 23:02, 7年前 , 52F
有獲利數百億的狀況下為何要砍?記者被看不起不是沒有
01/04 23:02, 52F

01/04 23:02, 7年前 , 53F
原因的,
01/04 23:02, 53F
文章代碼(AID): #1QGsm_F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