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庫的那些事

看板Finance作者 (想交個射手女孩)時間9年前 (2015/05/17 12:42), 9年前編輯推噓38(38023)
留言61則, 3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合庫的那些事 合作金庫銀行 世界排名:217(2013/12) 淨值:150,348M(市佔5.20%) (2014/12/31) 資產總額:2,911,022M(市佔6.84) 存款餘額:2,398,890M(市佔7.34%) 放款餘額:1,901,574M(市佔7.34%) 國內分行家數:281 員工人數:8,386(平均年齡45.6年) (平均服務年資19.34) 海外據點:福州、德他拉(柬埔寨)、菩森芷(柬埔寨)、天津、蘇州、金邊、雪梨、香港、馬尼拉、洛杉磯、西雅圖、台灣聯合銀行(比利時)、北京代表人辦事處 臺灣銀行 世界排名:184(2013/12) 淨值:253,920M(市佔8.79%) (2014/12/31) 資產總額:4,402,6041M(市佔10.34%) 存款餘額:3,568,506M(市佔10.92%) 放款餘額:2,329,991M(市佔9.00%) 國內分行家數:163 員工人數:7,913(平均年齡44.95)(平均服務年資18.13) 海外據點:上海、香港、紐約、東京、倫敦、洛杉磯、南非、新加坡 土地銀行: 世界排名:284(2013/12) 淨值:122,044M(市佔4.22%) (2014/12/31) 資產總額:2,529,395M(市佔5.94%) 存款餘額:2,031,657M(市佔6.22%) 放款餘額:1,900,262M(市佔7.34%) 國內分行家數:151 員工人數:5,753(平均年齡44.91)(平均服務年資16.94) 海外據點:上海、香港、紐約、洛杉磯、新加坡、天津 兆豐銀行: 世界排名:171(2013/12) 淨值:218,675M(市佔7.57%) (2014/12/31) 資產總額:2,959,817M(市佔6.95%) 存款餘額:1,987,963M(市佔6.08%) 放款餘額:1,736,073M(市佔6.70%) 國內分行家數:107 員工人數:5,377(平均年齡42.77)(平均服務年資16.90) 海外據點: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矽谷、巴拿馬、箇朗自由區、巴黎、阿姆斯特 丹、倫敦、東京、大阪、馬尼拉、胡志明、金邊、金邊機場、金邊奧林匹克、新加 坡、納閩、納閩分行吉隆坡行銷處、香港、蘇州、蘇洲吳江、雪梨、寧波、布里斯 本、墨爾本、孟買代表處、巴林代表處、阿布達比代表處、泰國子行、加拿大華埠、 加拿大溫哥華、加拿大列治文 幸福都有同樣的理由,不幸卻各有其不幸。這幾年,就在各大金控獲利紛紛創 新高時,八大行庫卻有著不同的煩惱。台銀忙著爭取法規鬆綁與增資、土銀急著 IPO、兆豐、一銀想辦法應付長官交代的亞洲盃重責大任、彰銀這小媳婦還在努力 擺脫台新婆婆、華銀一年招考好幾次、台企銀忙著挽留新人、而合庫則是將心力放 在裁撤分行與大量優退上面。 原本,在合併農銀之後,合庫的存放款量皆僅次於台銀,若以分行家數與員工 人數來看,則超越台銀,穩居國內第一大,因此,有些媒體會稱合庫為台灣最大銀 行。只是,合庫銀的淨值比兆豐銀低,存放款量與資產總值與土銀相差不遠,但分 行量與員工人數卻遠多於兆豐與土遠,可見體質呈現虛胖狀態。儘管接近300家分行 威力驚人,不論是行舍資產,全員行銷,或者是對能見度而言,都有正面的幫助, 但合庫對此卻有苦難言。 銀行合併除了增加資產規模與存放款量外,正常也是為了找到一個大幅裁員的 理由。把老的貴的砍了,換成一堆年輕便宜的人,節省成本就是增加收益,又省下 退休金,效果立竿見影。一般合併時,都會找體質比較好的銀行合併,除非像外商 是為了增加分行據點且又準備大規模砍人,才會去接受一堆負債累累的銀行。而合 庫,卻無法選擇合併對象,甚至也無法大刀闊斧,只能默默的概括承受。 三百家分行與九千多個員工不只在官股行庫是個巨大的存在,即使是對民營銀 行而言也是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官股行庫不像民營銀行在人事上具有彈性,一旦人 招進來了與分行開了,易放難收,幾乎動彈不得。因此,即使許多分行幾乎就開在 隔壁,不管內行還是外行人一看就知道根本只是兩家分行互砍,有壞沒好,合庫依 然無可奈何,只能靜待時間的流逝,希望有一天這問題會自己解決。 合併本來就是一件複雜的問題,又在接近不能裁員的前題下執行,更是讓問題 複雜化。即使是台銀併中信局的大併小,在某些舊中信局的分行,依然有文化不合 與理念衝突的問題。又若像交銀與中國商銀幾乎同等的合併,但在兆豐金的總部, 依然聽說中間有一條傳說中的走廊,將兆豐分成了二邊,一邊是交銀,一邊是中國 商銀,彼此水火不容,至今仍是個難解的迷。 而合庫比台銀與兆豐銀更加的不幸,中信局體質良好,而且有許多獨佔業務, 對台銀利多於弊。而交銀與中國商銀體質相似,合併成兆豐金,兩邊都沒用舊名字, 也算公平,而且一加一大於二,即使短期內有交銀與中國商銀整合的問題,但短空 長多,發展可期。而合庫,卻是被迫接受了賣相不佳的農民銀行。換言之,就是政 府不知道怎麼處理農民銀行,所以逼合庫娶回家伺候,反正合庫已經民營了,要怎 麼對待老婆是合庫的事,可跟政府沒有關係。 農民銀行本來就是個大黑洞,除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放款之外,員工的素質也 遜於合庫。某種程度而言,合庫的定位本來就與農民銀行類似,所以叫合庫收農民 銀行也算說的過去,但規定合庫娶回家之後不能休妻,則讓合庫不知如何是好。原 本,官股銀行的積極度就不如民營銀行,而農民銀行在態度上又比合庫消極一點。 加上合併之後,許多農民銀行的人知道未來升遷定以合庫原本的人為主,所以心一 橫,原本養老的心態直接改變成待退。 於是,農民銀行灌進來的存放款量與資產讓合庫成了僅次於台銀的第二大銀 行,但同時也附送了一堆地點重疊的分行與一大堆沒有戰鬥力卻又薪水領多多的老 人。而且,很矛盾的是,即使合庫的分行數已經遙遙領先其它銀行,但因為大部分 分行地點相近,而且某些分行並不具戰鬥力,所以合庫選擇將這些新收進來的分行 視而不見,以舊合庫的的思維去考慮市場,因此有時候還是會得出某些地方需要新 設分行的結論。 然而,三百家分行與合庫響亮的名頭依然令人驚豔。不像台土銀每年只以達成 法定盈餘為滿足,合庫全員行銷,有一種剛從純公營掙脫出來的活力,加上獎金的 激勵,所以積極衝刺,不論是傳統的房貸,還是聯貸案,到處都看的到合庫的拼命。 因此,雖然多了農民銀行這個拖油瓶,合庫依然家大業大,而且仍有不少人認為合 庫還是公營銀行,所以近年來繳出的成績依然亮麗。 只是,過多的分行與冗員卻讓合庫將大部分的精力留在內部整合上。因為農民 銀行的起薪比較低,為了取得一個不公平的公平,順便減少人事成本,所以合庫招 新人時,五職等將薪水變成了不到三萬,等於變向的減了一職等,幾乎為所有官股 銀行中最低,即使慕名報考的人數依然眾多,但相對低的薪水與不適應合庫與農銀 尚在整合中的文化,讓合庫新進人員的流動率並不低。 照理說,合庫的員工眾多,而且照官股的人才培養邏輯,正常不會缺徵授信人 才。招外匯人才是因為英文好的人不多,而且英文能力很難在工作中培養,會就是 會,不行就是不行。招理財人才是從以前到現在,官股就沒有人知道理專是什麼東 西,所以對外招募也是正常的。而剩下的自然是招櫃員,照著以前的模式慢慢耗到 徵授信。而沒想到,合庫竟然直接招募有經驗的徵授信人才,可見要嘛合庫不想讓 農民銀行的人做徵授信,要嘛就是農民銀行的人連做徵授信的能力都沒有。不論是 那一項,都反映出了合庫內部的矛盾。 除了起薪比別人低,在合庫的升遷也是非常困難的。沒辦法,合庫民營化晚, 而且又收了一堆農民銀行的老人,所以老人比其它官股銀行都多,加上其中的冗員 比例又比其它官股高,所以只能將矛頭只向新進員工。因此,新進員工除了起點低, 在升等的過程中也不如台土銀這種純公股的明確,當然也不如三商銀慢慢建立起來 的制度,而是充滿了不可知的變數。 除了基礎的福利與升遷比較差之外,在合庫想升上管理職更是困難。要升管理 職就要有缺,而正常要有人退休或者是開新分行。即使大家都說台灣已經 OVERBANKING了,但相對於合庫的三百間分行,其它銀行,不論公營或民銀,都 還有機會開新分行,只有合庫是要往瘦身的方向邁進。但諷刺的是,即使知道目前 分行太多,但複雜的人事問題,讓合庫只能靜待老人們的慢慢退休,慢慢的調整分 行的數量與位置。 只是,為了維持三百間分行的營運,所以合庫還是招了一堆新人,而且每次都 是大手筆的二三百人。但以三百間分行量進來的新人,在未來可能要面臨縮減分行 量的職缺,原本在官股要升遷到管理職就已經不容易了,更何況是要面對未來更少 的分行管理職缺。當然,隨著分行量的減少,總行的職缺也有可能會減少,所以對 合庫的新進員工而言,現在所看到的機會並不是機會,而且要考慮到未來十年或十 五年的發展。 當然,也有人認為銀行大就是美,所以三百家分行是個相當具有優勢的數字。 因此,合庫的升遷機會比其它官股來的多,畢竟分行多就代表的管理職缺多。而且, 三商銀已經民營化很久了,加上目前一直優退,所以表示老人愈來愈少,老人少退 休的人就少,那自然管理缺就少。反之,農民銀行老人一堆,而且終究會老去與退 休,老人多也表示退休的人多,退休的人多所放出來的職缺就多,那自然升遷就會 比其它沒有那麼多老人的三商銀快一點。 原本官股銀行就會有許多老鳥佔爽缺的情況發生,但合庫再增加了農民銀行之 後,這種情形更是變本加厲。新進人員要做的事只會比其它官股銀行更多,但即使 祖產雄厚,在增加了農民銀行這些老人之後,似乎被稀釋了不少,所以福利也是每 況愈下。而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老人們退休所需要的退休金更是令人不敢去面對, 即使目前獲利情況不差,但這卻是不能承受的重。 國內最適分行量在150家到200家之間,即使是用最大值200家當目標,合庫的分 行量依然遠遠超載。分行太多的苦果,也讓合庫的獲利在八大行庫中排名並不前面, 跟背負著18%龐大利息支出的台銀差不多水準。合庫成功跨出第一步的減重計劃,一 口氣減少了二十家分行與千名員工。然而,減重還是有代價的,分行的減少,也讓原 本僅次於台銀的放款量,被土銀追平。 事實上,合庫已陷於一個兩難的局面。這幾年所裁撤的分行與優退的人員,是 合併後很明顯可以看的出來是不賺錢或重疊性超高要收起來的分行,與不適應合併 或年紀大也差不多該退休的人。但是,接下來的優退與分行裁撤就沒像第一步這樣 容易了。雖然,280家分行還是太多了,但以合庫這種分行制的銀行而言,每收一家 分行,存款跟放款量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流失,裁撤二十家不重要的分行,就已經 讓放款量掉到跟土銀並列。實在無法想像,如果繼續裁撤下去,存、放款量會下降到什 麼程度。 同時,員工數量也是一大問題。不適應合併與年紀大的都已經被優退了,剩下 來的老將們雖然能力不一定夠,但至少留下來的意願是夠的,要如何請這些老驥們 不要再伏櫪了,也是一大挑戰。因此,即使離目標200家分行還很遙遠,合庫卻已經 很難跨出第二步了。而且,即使合庫繼續用之前平均一年約五到十家分行的速度瘦 身,要變成二百家分行也至少是十年之後的事。 除了內憂之外,合庫也正面臨著外患。八大行庫中,三商銀有著龐大的企金客 群,活存比高,利差相對大、兆豐靠外匯賺的飽飽的、台企銀整天等著被合併。而 剩下的台、土銀則是跟合庫一樣,靠著規模,靠著比其它銀行更大的存、放款量來 賺取微薄的利差。因此,受限於法規與資本不足的台、土銀獲利都已經不比合庫差 了,一旦土銀IPO之後,首當其衝的將是合庫。 IPO前的土銀像台銀,IPO後的土銀想像兆豐,但即使有神秘助拳人領導,土銀 像合庫的機會還是比較高。等同級的存、放款量與常常讓人搞錯的顏色與社會地位, 甚至是類似的員工素質與心態。只是,土銀卻比合庫輕盈多了,一半的分行量,少 了二千多名員工,卻有著差不多的獲利。一旦IPO後,身上的封印解開,心態上又不 再是以達成法定盈餘為目標,土銀到時候搶佔的市場,有很大的機會是原本屬於合 庫的。 正當前有強敵,後有追兵之時,天上的落雷也沒有閒著。還在消化農民銀行的 合庫,竟然還常常被點名要成為被併或併別人的目標。如果是跟兆豐併,中交情結 加上合庫農銀快意恩仇,到時候光四國記就夠熱鬧了,哪還有什麼心情打亞洲盃。 如果是合併台企銀,讓已經虛胖的體質再加上水腫,原本還能獲利的大象,只怕到 時候會變成消耗更多食物但不能工作的白象。雖然,在工會的努力之下,合併案八 字沒一撇,但這卻讓合庫心力交瘁,更加無力改善體質。 第一步的優退比較像是120公斤減成100公斤一樣簡單,連帶著的裁撤分行也是 自然發生的事。但第二步的優退與裁撤就會像是100公斤要減成80公斤一樣,不是只 靠著付錢抽脂就行了,還要搭配著飲食與運動。工會在忙完了合併的外患之後,也 會將目光拉回員工的問題上面,到時候可能要請健身教練來幫忙了。瘦身之後,雖 然變的輕盈,但力量也會跟著減少,300家分行的綿密行銷網威力與存放款量也會同 步減少,殺敵一萬,自損七千。 總之,就在各大銀行磨拳擦掌準備打亞洲盃之際,合庫還是需要將精力放在減 重身上。如果不趁景氣不錯時調整體質,到時候一旦燈號轉藍,龐大的身驅只怕無 法靈活迎敵。因此,想進合庫的人要有體認,合庫還需要有一段為時不短的陣痛期, 讓官股銀行已經不快的升遷更加的緩慢。而萬一不幸,被派到原農銀的分行,還要 有更多的覺悟去面對人事問題才是。 -- my blog: http://lintan512.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4.82.1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nance/M.1431837739.A.746.html ※ 編輯: lintan (106.104.82.189), 05/17/2015 12:52:00

05/17 12:52, , 1F
每家官股都可以寫嗎?還想看其他家。哈哈
05/17 12:52, 1F

05/17 12:54, , 2F
有更新四年前的文 先推
05/17 12:54, 2F

05/17 12:59, , 3F
身為合庫的員工完全同意
05/17 12:59, 3F

05/17 13:07, , 4F
大家說台土合兆 老實說合庫這個狀況根本差兆豐跟台土很遠
05/17 13:07, 4F

05/17 13:26, , 5F
推原po,看po文 覺得是台台台台了!!
05/17 13:26, 5F

05/17 13:47, , 6F
好文!推
05/17 13:47, 6F

05/17 14:36, , 7F
感覺原po大大對每間銀行都有一定了解程度阿
05/17 14:36, 7F

05/17 14:38, , 8F
真好文:強推!
05/17 14:38, 8F

05/17 14:40, , 9F
推~底薪低的真的傻眼
05/17 14:40, 9F

05/17 14:47, , 10F
推,我覺得最近幾年合庫的態度越來越差...
05/17 14:47, 10F

05/17 14:50, , 11F
推啊!
05/17 14:50, 11F

05/17 14:57, , 12F
合庫5職等薪水有超過3萬 公股月薪最低不是合庫
05/17 14:57, 12F

05/17 14:58, , 13F
兆豐、台企、一銀 才是最低
05/17 14:58, 13F

05/17 14:58, , 14F
單就最低職等來看 兆豐、一銀、台企銀比合庫低
05/17 14:58, 14F

05/17 14:59, , 15F
合庫兩間分行隔不到50公尺,真是銀行界的笑話
05/17 14:59, 15F

05/17 15:01, , 16F
那郵局怎麼辦? 郵局分行幾千間 距離更近
05/17 15:01, 16F

05/17 15:04, , 17F
高薪冗員實在很多啊。。。
05/17 15:04, 17F

05/17 15:10, , 18F
引言類似安娜極d列尼娜開場~
05/17 15:10, 18F

05/17 15:13, , 19F
文章是說「合庫招新人時,五職等將薪水變成了不到三萬
05/17 15:13, 19F

05/17 15:13, , 20F
,等於變向的減了一職等」。並沒有說五職等不到三萬
05/17 15:13, 20F

05/17 15:22, , 21F
郵局距離哪有更近 亂講
05/17 15:22, 21F

05/17 15:27, , 22F
看不懂b97106008所講的......
05/17 15:27, 22F

05/17 15:28, , 23F
呃...b先生,你要不要再看下你打的句子啊,感覺超矛盾的
05/17 15:28, 23F

05/17 15:28, , 24F
05/17 15:28, 24F

05/17 15:30, , 25F
不到3萬是事實喔,試用五職等加了餐費才到3萬零六百的樣
05/17 15:30, 25F

05/17 15:30, , 26F
05/17 15:30, 26F

05/17 15:33, , 27F
不只吧 我看簡章 五職等試用期就已經31XXX了耶
05/17 15:33, 27F

05/17 15:43, , 28F
那個是加餐費
05/17 15:43, 28F

05/17 15:44, , 29F
原po意思應該是試用期間,名義上是五等,但實際上卻不
05/17 15:44, 29F

05/17 15:44, , 30F
是。所以po沒有說五等薪水不到三萬呀
05/17 15:44, 30F

05/17 15:53, , 31F
05/17 15:53, 31F

05/17 16:15, , 32F
兆豐從六職等進去就ㄧ直擋升了,合庫真的好多了啦
05/17 16:15, 32F

05/17 16:16, , 33F
萬年27900,每年調1%就要偷笑了
05/17 16:16, 33F

05/17 16:20, , 34F
兆豐27900不含餐費吧 餐費不是2400?
05/17 16:20, 34F

05/17 16:31, , 35F
007金融組不是調到3萬4千多了?
05/17 16:31, 35F

05/17 16:35, , 36F
文章說不到3萬是指剛合併後
05/17 16:35, 36F
※ 編輯: lintan (123.193.0.228), 05/17/2015 17:37:39

05/17 18:06, , 37F
05/17 18:06, 37F

05/17 18:35, , 38F
沒想像中好
05/17 18:35, 38F

05/17 18:52, , 39F
兆豐六等剛進去年薪65w 八大裡面不算低 銀行體質又好
05/17 18:52, 39F

05/17 18:52, , 40F
講得好像很差一樣
05/17 18:52, 40F

05/17 19:33, , 41F
反正永遠都是考不上的那家最好
05/17 19:33, 41F

05/17 20:22, , 42F
當初五等一進行起薪真的沒三萬呀!(遠目...)
05/17 20:22, 42F

05/17 20:37, , 43F
現在試用期也沒有三萬呀(不含餐費,不太清楚幾等)
05/17 20:37, 43F

05/17 21:00, , 44F
推~ 感謝分享
05/17 21:00, 44F

05/17 22:01, , 45F
其實兆豐算很好了,只是賺那麼多,一堆低職等多年不升也是
05/17 22:01, 45F

05/17 22:02, , 46F
事實,每年調薪幅度很小,不然工會幹嘛沒事一直在那裏罵
05/17 22:02, 46F

05/17 22:38, , 47F
上面推兆豐六職等剛進去年薪就65W 不錯了好嗎
05/17 22:38, 47F

05/17 22:39, , 48F
這樣平均月薪也有5萬多 幾乎是全官股最高了吧
05/17 22:39, 48F

05/18 03:13, , 49F
推 現在的確是這樣。但話說我認識的農銀人並不是都
05/18 03:13, 49F

05/18 03:13, , 50F
如文中沒用 證照和升等 做事的積極度都比合庫自己人
05/18 03:13, 50F

05/18 03:13, , 51F
好很多 真正爛的往往是合庫的…
05/18 03:13, 51F

05/18 12:28, , 52F
農銀年輕的不錯,老的就.....
05/18 12:28, 52F

05/18 12:29, , 53F
有些是以前農會上來的,跟合庫信合社上來的有得比
05/18 12:29, 53F

05/18 12:49, , 54F
農銀的不全然沒很差,是有些合作社的才無言
05/18 12:49, 54F

05/18 12:50, , 55F
更正,不全然很差
05/18 12:50, 55F

05/19 00:24, , 56F
最後一段有點誇張
05/19 00:24, 56F

05/19 07:45, , 57F
放款量下降與其說是分行整併造成,不如說是總行拉高利差的
05/19 07:45, 57F

05/19 07:46, , 58F
策略太粗糙吧,一堆已准未放都飽了
05/19 07:46, 58F

05/19 21:37, , 59F
樓上年輕有為的經辦>﹏<
05/19 21:37, 59F
※ 編輯: lintan (123.193.0.228), 05/23/2015 17:04:10

07/03 23:15, , 60F
推~~~讓我對合庫更加了解
07/03 23:15, 60F

10/27 16:38, , 61F
good job!
10/27 16:38, 61F
文章代碼(AID): #1LM1mhT6 (Finance)
文章代碼(AID): #1LM1mhT6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