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寒假讀書會

看板Film-Club作者 ( )時間22年前 (2002/01/13 23: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2 (看更多)
※ 引述《jkd1 (人間即地獄啊真的)》之銘言: : ※ 引述《amychi ( 普通小仙女)》之銘言: : 我反對… : 我很討厭寫實的電影中出現這種跳脫現實的戲,這是個人喜好問題 : 通常出現這樣的片段是為了讓觀者跳出幻想中的現實,或者是讓這 : 樣的幻想與現實做對比 : 如「在黑暗中漫舞」,女主角想像自己是一個受歡迎的歌舞者 :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是非常「阿信」 : 如果這種戲段是有理由、有目的的話,我可以接受 我覺得「爆漿」那一段的目的就在於呈現一種樂觀的態度, 一種小人物都可以幹出大事的精神勝利法。這是全片的基調。 至於周星馳的這種態度是一種逃避還是一種激勵,見仁見智。 促成此片大賣的香港人會因此得到力量還是向下沉倫很難講。 有人說這是香港此時的社經歷史情境造就這部片的佳績。 但是這些呈現樂觀精神的小人物到底算不算是被「醜化」? 很難講。 我以前在版上批評過在黑暗中漫舞, 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我覺得太過於匠氣。 為反美而反美。 : 但是這種橋段如果無目的,甚至出現得太多、太長就不好了 : 例如菊次郎的夏天,有一段小孩夢見鬼怪跳舞的戲,我看不出這段戲 : 有何意義? 只覺得想吐(不是被嚇得想吐,是覺得這段戲很「做作」) : 想立刻衝出戲院,因為實在看不下去。 : 最後還有一段超長的,在野外跟一群沒事做的人混了一個暑假的戲 : 也讓我對北野武的印象大打折扣(這是第一部看北野武的戲) 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是他刻意地、有自覺地使用其作品中 一直有的四格漫畫式的說故事方式/元素。 而"溫馨式的搞笑"基調也是他刻意扭轉和開發的。 如果你要求一種首尾相貫、沒有離題,有機的、緊密的內在結構和劇情邏輯, 建議你去看北野武的《花火》。題外話,我覺得北野武最棒的是《奏鳴曲》。 但是如果你總是用這種邏輯看電影會少了很多樂趣。 以及錯過一些不依靠那種形式邏輯卻仍然很棒的電影中的刺點。 : 老實說,少林足球雖然動畫精美,但是許多「笑料」(我不太想說它 : 好笑)還充斥著周星星過去爛喜劇的元素,如汙辱、打罵、看別人出糗等 :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會是個嚴肅的人、沒有幽默感 : 但是只要問問認識我的人就知道完全相反 : 我只是不喜歡把別人的痛苦當「幽默」而已 : 好比「哈拉瑪莉」,連稱它爛片都不夠格,不知為何全場都笑翻了 : 不禁令我好奇,難道大家的生活都這麼苦悶嗎? 沒有認識有趣的人嗎? : 不然為什麼這麼難笑的電影大家會笑成這樣子? 轉述一種我覺得很棒的說法。看《哈拉瑪莉》有兩種人會笑, 一種是潛意識中就以歧視、壓迫、剝削弱勢為樂、為理所當然的人。 另外一種是那些已經被政治正確霸權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的苦悶知識分子, 突然有一個可以稍作解放的時刻。所以是非常有自覺、用力地、把握機會地笑。 : 周星馳最好的一部(也是唯一好的)是「喜劇之王」,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出現 : 那種令我笑不出來的、討厭的笑料,而且也有稍微深入的內容 : 雖然最後一段臥底的戲跟全片無甚關係,且結尾不了了之的歡喜收場 : 但是我覺得前面的部分已經讓我驚嘆不已 : 那種在悲劇中還能表現出喜劇的精神,真不虧稱之為「喜劇之王」 我認為這根本就是一部大悲劇,而喜劇外衣則使得它更悲更悲。 電影海報上笑著流淚的演員,就是一個暗示。 我認為根本不是從悲劇中表現喜劇精神。而是倒過來。 : 而那段臥底戲拍得真夠精采,其運鏡、情節安排之妙不禁壓得我喘不過氣 我也認為《喜劇之王》是周星馳最棒的片。如果非要二分,我會說這根本是 藝術片而不是商業片。 臥底那段和結尾,我反而覺得根本是這部片最重要最重要的安排。 (怡玫你記不記得我交廖咸浩報告的時候,寫的就是《喜劇之王》, 我記得我有寄給你,我這邊的備分都不見了,你可以寄還給我嗎?) : 對於喜歡動作片的我,不得不對李力持豎起大姆指,對這段戲一看再看 : 有人說「威龍闖天關」是周最好的片,我只能說,沒有比「哈拉瑪莉」好到哪去… : 總之,對「少林足球」這一段跳舞的戲,我覺得很做作、很噁心 我覺得很棒。 : 不過我還是喜歡「少林足球」的動畫和運鏡。 -- 「我的小寶貝,要當心,地獄是沒有扇子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140.112.241.39
文章代碼(AID): #yGQki00 (Film-Clu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yGQki00 (Film-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