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女權主義v.s.大男子主義

看板Feminism作者 (祈)時間16年前 (2008/04/25 00:42),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cotafemale (夕顏。朝露)》之銘言: : 純回推文。 : : 推 Gothel:看看上面的推文就知道,女性主義最令人不齒的就是,什麼事 04/03 12 : : → Gothel:情都要帶著女性主義的偏見去評斷,卻拿不出一個有效的辦法 04/03 13 : : → Gothel:解決實際的問題,也就是『有色眼鏡+無能嘴砲』,恥焉! 04/03 13 : 我倒是想要請問G大對於偏見的定義是啥? : 如果我說, : 目前社會科學界裡面引進女性主義做為對於社會科學界各種理論的反思, : G大是不是又要說我有偏見? : 因為我引用的是一個「發生在西方世界,不屬於台灣的」事實? : 有色眼鏡誰都有,G大有空可以回去問問尊師, : 如果尊師也是社會科學出身並且還擁有一些社會科學道德的人, : 那我想他會告訴你,價值判斷誰都會有。 女性主義的經驗主義的弔詭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12&i=584&t=559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12&i=605&t=559 (1)女性主義試圖反對固存於科學中的實證主義,其曾以一種本體論化的形式訴諸經驗 -而這正是她們努力反對的觀點的基礎。主張女性的經驗是真實知識的來源以及被認識到 的世界(女性的世界)的實體和古典經驗主義者的遭遇一樣構成了”知識的誤謬”。換句話 說,確認出女性生活在男性支配的社會中的特徵並不必然意味著這些特徵構成女性的知識 。 女性主義的立場可能會冒雙重的危險因為它並未認知到一種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的認識論 可能不會產生通往經驗就發生在其中的社會結構的知識或者那個相同經驗的社會先前事件 的管道。此外,它也未認知到所建構出來的”女性世界”並非單由女性或男性所創造而且 對它的闡釋需要一種真正整合的理論努力,一種本身去除掉身體的問題的努力,不管是男 性的或女性的。我們需要知道男性如何預想他們自己的現實,女性如何詮釋男性的現實, 以及男性就他們來說所詮釋的現實。 (2)固存於經驗的知識概念中的隱蔽的本體論與女性主義者想要從已確立的知識系統的 限制中解放出來的欲望是相對立的。它同樣地與女性主義者想讓女性對人類歷史的貢獻看 的見的計劃不一致。的確,就如稍早所指出的,女性主義與經驗主義把經驗當作有效知識 的唯一來源的概念將女性局限於可經驗到的範圍內。無法被經驗到的就是(意味著)不可知 的或不值得被認識的。而存在但無法被經驗到的不是被忽略就是被認為無法接受。 因此,(來自不同文化與種族的)”其他”女性的經驗不是遭到否認(與將其含攝於某人的 經驗之下)就是認為除了那些女性自己之外別人無法理解。然而這些女性的研究就是女性 主義知識有效性的試驗場。有關這些女性的女性主義學術成果大部分是以一種被認為”受 壓迫的”人類學研究對象的抽象概念的建構以及此類”壓 迫”的佐證文件為基礎。在中 東,尤其是阿爾及利亞的女性研究構成這種研究實踐最顯著的實例。當某些女性缺乏中立 地努力檢視”其他”女性的經驗時,她們最後仍只能對這些經驗提供扭曲的說明。的確, 在想要詳細記錄不同女性用以建構其世界以及經營其生活的各種不同方式中,研究者沒有 注意到她們捲入具有重大的知識論意義的雙重問題中。 首先,他們藉由將女性轉換成其研究的對象而將”其他”女性對象化。這或許是從事研究 無可避免的事實。然而,做為女性主義我們必須正視它的倫理後果,舉例來說,”其他” 女性聲音的挪用。其次,研究”其他”女性的過程 導致為女性建構出一種新的主觀性。 這種新的主觀性可能與我們正在討論中的這個女性所經驗到的主觀性相互交叉。在女性主 義者所做的有關中東婦女的研究中,我從未理解我自己、發現我自己。這意味著並不存在 著女性可藉由從一種經驗型態移動到另一種經驗型態的機制(知識論的或其他的)。因此, 事實上是當對西方社會的女性的學術研究成果增加時並未同樣增加女性主義者理解經驗( 譬如文化所構造的)不同於她們的女性的能力。如此構想的 個人主義式的經驗性質並不容 許相互主觀性,一種理解性別內與性別間差異的必然要求。 我認為哈定(Harding)對她提出的問題之陳述──亦即,對於西方女性主義而言,「從 第三世界傳承的女性觀點學習」她們對於科學及技術的沉思,這是很有意思的──雖然有 趣,但卻是問題重重。首先,我必須先知道「第三世界傳承」指的是什麼。這些女性的對 手是「第一世界」、「北太平洋」及「歐洲傳承」。雖然這些標籤促進一般「有色女性」 的地位,然而她們仍然是不適當且尚待討論。據說非第三世界女性(有何不可?)「藉著 從發源於第三世界女性生活的說明來進行 她們的思考,學習追問不同的問題」。這個解 決之道是機械性的(mechanistic)。這是有關追問正確的問題?或去瞭解這樣的事實, 即「第一世界」女性生活是「第三世界」女性生活的另一種型態?哈定使用「對文明不忠 誠」這個詞(借用A. Rich的詞)來指涉「第一世界」女性為了擴展她們的視野所應做的 事情,這是她矛盾所在的徵兆。雖然帶著諷刺,但這隱含這樣的想法,即去中心化某人的 自我 可能可被視為「文明」的喪失。然而確是如此嗎?什麼是「文明」? 這個經驗本體論進一步地防止女性主義在她們的作品中將女性問題視為一個與歷史有關的 現象。事實上,假如女性經驗定義了世界,則不存在一個獨立準則以對抗檢測女性主義建 構那個世界的東西。女性主義在進行理論化時的非歷史偏誤(a-historical bias)甚至 影響到女性主義中那些宣稱正在處理歷史現象的人。例如Zillah Eisenstein(1979: 5-55)及Heidi Hartmann(1979:206-47)對於父權的研究在這個意義上事實是非歷史的 ,即:父權(被視為「男性」霸權)被分析為恆常的(因此是不變的),且只可在本身的 條件下被理解。父權被描述為雄性(maleness)的表達,且因此是生物的。雖然比起女性 主義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女性主義歷史學家一般而言較少將她/他們的取徑化約為女性 ,然而,她/他們並不總是可以逃脫本體化女性的「歷史經驗」的誘惑。 (3)女性主義理論化的建構主義者傾向似乎產生經驗主義者將經驗與世界並列的矛盾結 果。個體,智者擁有一個與實在的特權關係,最後,實在的結構只有在個體或智者之中。 然而,這個女性主義智者沒有擁有一個具有意識的主體身分,其也許可擺脫男性對實在的 具體化、操縱及建構,然而反過來仍宣稱女性對實在的具體化、操縱及建構。 作為理論化的經驗之特徵也許可恰當地說明為什麼女性主義著迷於社會實在的論述/解構 取徑。「論述」免除意識作為自我與社會間可辨識的歷史組成之重要議題。 (4)女性主義沒有檢驗經驗本性的不連續性──世界及知識的不連續性。她/他們通常假 設三個實在秩序間的非驗證關係。個人經驗伴隨著它們使其可能的知識,或隨著個人經驗 告知我們的世界本性而「漸漸失效」。換句話說,一個作為女性的女性經驗可能沒有決定 其行為。女性主義歷史學家及人類學家漸漸地揭露女性主義實踐的存在(在具性別意識的 活動之意義下),且是在這樣女性主義在「客觀上」註定不可能的時代及社會中。 (5)最後、但不是最不重要的一點是,經驗的本體論依賴女性主義理論方案尋求去打散 的基礎本身。這假設了一個女性經驗透露的女性「本質」。假如經驗(在女性主義的用法 中)是在女性已經拆解男性對她的建構之後,用來解釋她事實上是什麼的東西,則我們還 可如何理解「女性」是一個社會建構的論點? Alison Jagger探討「女性立場」所扮演的角色,以發展女性主義知識論來解除這個矛盾 (1983: chs 6, 11)。這意謂著女性立場被視為中立,且與利益沒有關係。它也被視為 去除男性建構的實在之迷思。情況可能是如此,然而,新立場本身只反映了一個人類團體 的「利益」或需要。還是需要一個立場以傳送女性主義及「男性主義」的觀點,每一個都 只是實在的部分觀點。 總而言之,當代女性主義者將經驗視為知識理論的基礎正好符合哲學經驗主義學派的傳統 ,且遭遇許多相同的知識論問題。 女性主義知識論可能嗎? 尋找以女性為中心的知識論已經導致令人沮喪的折衷主義,這主要歸因於女性主義對於現 存的知識論茫然無知。例如,Louise Levesque-Lopman使用現存現象學的分析工具來進行 女性主義研究的可佩嘗試,仍然限制在「作為女性實際經驗到的世界」(1988: xiii)。 Jane Duran研究「婦科為主的模式」(gynocentric modell)以建立女性主義知識論,仍 依賴認知心理學與由Carol Gilligan所提供的女性主義意識(insights)之連結。Duran 的建議就如她所拒絕的建議一樣都是空中閣樓。這意謂著:「我們已經在進行、 與身體 無關的模式觀點──CCP[脈絡主義者與溝通原則(Contextualist and Communicative Principles)]──,本質上是與心靈的計算模式有關。」(1991: 124) 一個有效度的知識論研究必須面對三個主要問題:首先,女性知識必須是科學的,而不必 然是實證的(positivistic)。雖然指出科學的性別化特徵是很重要的,然而,去研究現 存科學研究的可替代模式一樣也很重要。例如,女性主義的科學觀點與十九世紀的自然科 學有重疊之處。浪漫主義的科學哲學在它的範圍內是大膽且充滿野心的;就如Gusdorf所 提出的,「有可能面對宇宙,且詳盡說明適當概念,這不同於實證主義對其知識與道德限 制的不可知論,其否認人類意識有獲得整體性觀點之權利」。在沒有共享及一般的第六感 (ESP)的能力下,看起來不可能廢除科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9.113 ※ 編輯: Thompson 來自: 59.112.9.113 (04/25 00:43)

04/27 12:12, , 1F
喔。
04/27 12:12, 1F
文章代碼(AID): #184BX-Z5 (Feminism)
文章代碼(AID): #184BX-Z5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