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女性性格分析-傳統與現代

看板Feminism作者 (風￾N￾   )時間19年前 (2004/10/25 18:1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古代的社會是農業社會,提倡多子多孫,只要人多勢眾,土地開發的快,財富也累積的 快。既然農業社會人力越多越好,於是不可避免的一夫多妻制便自然的產生,為什麼不 是一妻多夫呢?因為一妻多夫還是只有一個人在生,而且還要懷胎十月。如果是一夫多 妻,則男丁生的快,生的多,家族勢力就會強盛,生產的資源豐沛了,財富就會累積。 所以古代男子多會納妾,妾是由誰來找呢?在男人出外種田、打獵、工作時,當然由大 老婆來找最為合適。 大老婆找其實也有一定的原因,至少她能找個不要太美的、不會蓋過自己的,溫順的、 聽話的、會生的而不會影響到自己地位的妾,若由丈夫找,情況就很難掌握。在家中 除了丈夫之外,大太太便是主人,不但要收服妾、收服管家、收服丫環、收服妾的子 女。古代大太太是所有小孩的法定媽媽,要叫大太太:「娘」,而叫自己母親:「姨 娘」。所以大太太心胸若能寬大,見識若能久遠,往往會影響到一個家族的興盛衰亡 。大家若是觀察《紅樓夢》的王熙鳳就瞭解小心眼、算心計的太太會導致什麼下場。 但在此不公平下的家庭結構,從扭曲不平等的心理轉變到自我調適、接受並主動幫丈 夫找妾,古代女性的心理壓制與精神狀況令人同情也令人預料得到此種情況下的反撲 十分恐怖。又何止是大太太呢?一生之中幾乎沒有什麼風光、掌權日子的妾,她們的 心理狀態又會變得如何呢?所以看到古代許多將妾的兒子們殺掉的大太太,或算盡心 機要殺掉繼承人讓自己兒子掌權的妾們,就不用覺得大驚小怪了。不光是如此,背後 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如何成為丈夫眼中的寵兒,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都是古 代女性在天生不平等的情況下,必須面對的處境,因而十分容易地以美色伺人、媚上 凌下、借刀殺人、散佈謠言、高壓統制,而被扭曲的心態在一步步鬥爭而獲得崇高地 位之後,釋放出的反撲能量十分恐怖。 傳統的女性既然生活在家庭,而古代的家庭多是屬於家族的分支,亦是由周朝以來所 謂的宗法社會的延伸,有大宗焉,有小宗焉,小宗中又有大宗,如樹枝散佈,孳乳蔓 延。在大宗中的長子,以及長子所生的長子,依此延續,都是所謂的繼承人,不論是 家族財富與權勢地位,此者皆是繼承創業者以來的身份,是最高利益的擁有者,而此繼 承人的元配,就尤是所有大太太中的大太太,可以皇后譬喻之。依此續推,當皇后的 兒子繼位後,皇后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太后,因為古代皇帝(或男人)多較早死,妻子 多想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天子也有元配,此時皇太后與皇后便開始展開不同於上述的 女人之爭,而是上一代的大太太與下一代的大太太婆媳之爭,若皇帝孝順,皇后多半 又要過著壓抑的生活一直到她當上皇太后。終女人一生,為了確保自己地位的穩固, 為了不讓自己回到委屈、孤單、壓制的生活,為了不在生產完之後,只剩下工作或裝 飾的功用,古代的女子必須算計。這是古代男性社會造成的不平等,弱勢女性終其一 生面臨的困境。 現代社會的女性,面臨的世界不再是家庭,而是無數現實生活的挑戰與競爭,從過去 的溫順賢淑,傳統婦德形象一變而為今日的女性主義意識高漲,在兩者衝擊之間,或 許有人依然選擇了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有人則選擇了不受委屈亦不強勢的態度,有 人則選擇了強勢的女性意識,或有人在三者之間游走變換。不論如何,當天生體型氣 力弱於男性的女人們走出家庭時,若未能有個人的專業、技藝、學識、聲望、財富等 優勢;或恆心、毅力、積極、耐力、豁達、樂觀等特質,在生活不易的情況下,極易 陷入與傳統女性面臨相同的困境,在弱勢的情況下討生活、謀取利益,十分容易地回 復借刀殺人,算計心機,媚上以凌下,以美色伺人,回到過去家族女性鬥爭循環,成 為自我心態扭曲下的侍從性格。當然在男性亦會出現此種侍從性格,惟因男性天生被 要求獨立、自主、負責、有擔當,故與柔弱、溫柔、自小撒嬌、受寵的女性相比較, 出社會後較能以原來的面貌處理當前的困境。 傳統與現代之間,女性面臨的困境有值得借鏡省思之處,在時代巨輪的轉移之下,如 何擷長補短,吸收過去的經驗,轉化當前的問題,是人文學者首當面對的問題,人文 學者的心靈當能自我調適,而不會跟理工科學者一般痛苦難解;而身為女性者,如何 由過去的社會弱勢轉變為今日女權高漲的時代,不但是地位、財富與實力的解放,更 當是人格、心靈、氣度、見識的發皇,人的偉大當在於心靈,便可靠過去經驗的轉化, 避免不當的處境發生,而將自我提昇到更高一層的境界。因果循環,陰陽消長,未 當是人格、心靈、氣度、見識的發皇,人的偉大當在於心靈,便可靠過去經驗的轉化, 避免不當的處境發生,而將自我提昇到更高一層的境界。因果循環,陰陽消長,未 來當是女性的時代。而不再靠氣力的社會,男性又如何調適自己而不會淪為侍從性格 的模式,這一切都是值得我們深思並轉化為實際處世哲學的課題。 --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04.43

218.161.7.86 11/01, , 1F
嗯 頗有同感 推一個~
218.161.7.86 11/01, 1F
文章代碼(AID): #11VD6DgM (Feminism)
文章代碼(AID): #11VD6DgM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