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30而立…

看板FamilyCircle作者 (老爺)時間11年前 (2013/07/11 11:04),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回文續貼 新成員 PPP 現年32歲,已婚,育有1男,即將增加1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om: YYY Sent: Thursday, July 11, 2013 10:47 AM Subject: RE: 臨死前,絕症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聽從安排 ~ 正確來說 應該是站在父母提供有利的資源上去發揮 ~ 今天老爸(岳父也行 @@a)要是 DDD 高層,相信會比同儕昇的還快 我不太相信外國傳來的教育理念 ~ 在台灣升學主義掛帥下,這些教育理念到後來都變得很奇怪 ~ 虎媽理論或許還比較行的通 ~ 很現實的,過個幾年,我們之間就會問 : "你的小孩讀哪高中 哪大學啊??" 心裡不會把升學主義放在前面的父母,實在少之又少 ~ 我很認同要培養小孩獨立自主, 但在台灣環境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 能獨立自主的小孩有幾人 ?? 年輕人到了三十不敢結婚比比皆是,買不起房、車,養不起小孩 ~等等 若不站在父母提供的資源上,要五子登科更是夢想 ~ 畢竟每個人的生長環境和立足點都不同 ~ 無意筆戰,只是提供個人淺見 ~ EEE 要離開, 我可是很看好他在 CCC 的發展啊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件者: PPP 寄件日期: 2013年7月11日 上午 09:57 主旨: Re: 臨死前,絕症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既然談到華德福教育,小弟節錄親子天下第40期2012.11月的內容給大家參考 華德福教育精神源自於人智學的理念 簡單的說就是 人應該被引導去認識自己的真正本質 人的潛能必須藉由廣博的課程才能被激發 廣博的課程包含了藝術與工藝 華德福教育希望孩子可以擁有"自由"與"獨力"這兩個人類最重要的特質 只有能發揮自己的天賦才是真正自由而獨立的人 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可以獲得決定自己人生並負起責任的能力 目前要不要聽父母安排的問題,其實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很難評論。 其實社會觀念在變想法也要跟著變,即使是你都無法改變你最親的人的想法, 如父母、老婆及小孩 只有當他們自己因為某些事件觸發而改變想法的時候,這種改變才是真的改變。 最怕的是父母觀念改不過來而強迫小孩屈服自己的想法,這樣會扼殺小孩的未來 與自主能力 父母應該讓小孩能夠擁有反思能力,不斷的進化,這樣才不會老了還擔心小孩 共勉之 ※ 引述《bigfat921 (老爺)》之銘言: : EEE接受父母的指示,要離開DDD,到CCC去工作, : HCH、KKK、YYY分別發表了看法… : 您會選哪一個??? : 人物介紹: : EEE 現年33歲,未婚 : HCH 現年41歲,已婚,育有2男2女 : KKK 現年31歲,未婚 : YYY 現年35歲,已婚,育有2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rom: HCH : Sent: Thursday, July 11, 2013 9:09 AM : Subject: RE: 臨死前,絕症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 日常生活中就常常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 剛剛從總部回辦公室時, 就跟同事說我發表有關華德福教育理念的郵件,然後斌哥就說 :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也跟華德福很類似就是: : 教育小孩是為了成為自主、自立、自由的人,小弟就舉例我家小孩平常會發生的事 : HCH的小孩:爸爸~~我可以買飲料嗎? : HCH:要買就去買,但是不可以常喝不營養的飲料,懂嗎? : HCH的小孩:那要買什麼好呢? : HCH (生氣的回答):連要買什麼都要問我,難到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喝什麼嗎! : 連這小事都要問我,將來你長大自己的生涯規劃都要我安 : 排嗎?自己好好想想再給我出去買! : 斌哥(突然站起來大聲說道,模仿 EEE 的爸爸):誰准你去買!回來 ~~ : 根哥(模仿 EEE 的媽媽):果汁都打好了,還買什麼買!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rom: HCH : Sent: Thursday, July 11, 2013 8:04 AM : Subject: RE: 臨死前,絕症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 小弟也有感而發~~ : 有當過父親的人可能多多少少會聽過華德福教育 : : 他的觀念是 : 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一位青少年能成為一個自主自立的人 , 這是一 : 個邁向自由的教育歷程 , : 而『自由』的意義就是一個人能夠認識她自己的內心世界 , 而且有自主性活動、 : 社會性的人。 : 所以成年人不應該再依靠父母親的安排 , 而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 雖然父母有很好的規劃,可能省去很多時間,但在這樣的生活下, : 會快樂嗎?回過頭來,孝順父母是應該的,而孝順父母親的方式 : 並不是聽從父母親規劃自己的生活歷程。 : 我想大家以後都會當父親,千千萬萬不要保護小孩過度, : 這樣並非是位好父親,而且將來可能會害自己的小孩的未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rom: YYY : Sent: Thursday, July 11, 2013 12:11 AM : Subject: RE: 臨死前,絕症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 我倒覺得EEE去CCC,是走一條康莊大道啊 ~ : 一、以責任來說,是獨子就要負起相當的責任,你不可能永遠在台中, : 放著父母在高雄,獨子本來就要負起該負的責任,回家陪陪父母, : 照顧父母,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在台中是很自由,但那又如何呢 ?? : 人生,不是這麼簡單的,我們身上永遠要背負父母所給的期待往前走 !! : 二、以我的經驗,走父母安排的路,省去很多跌跌撞撞的機會, : 我想起年輕時,要是能體會這一點,我就不會走這麼多冤枉路, : 大學重考、21,然後出了社會,為了賺取微薄的薪水,每天被人操上12小時, : 花了一堆時間卻賺取不到相對應的報酬,遇到一堆狗屁倒灶的 : 事情後,我才恍然大悟,我要是能在高中、大學,乖乖聽父母安排的路, : 或許我就不會走這麼多冤枉路,以我走冤枉路所花的力氣、精神來讀書, : 早就讀醫學院了,所以,好好的在 CCC 工作,我相信你的未來會比在 DDD 發展的好 !! : 最後, : 記得,別違逆父母 !! : 我相信一個是 DOCTOR 的父親,他的睿智,會讓你走向美好的前程,共勉之 ^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寄件者: KKK : 寄件日期: 2013年7月10日 下午 11:11 : 主旨: 臨死前,絕症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 : 給大家參考 : EEE : 第1點和第3點好好想想吧 : 1.我真希望我有勇氣去過忠於自我的人生,而不是別人期望我過的人生 : 3.我真希望自己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覺 : 早上已經跟你講很多了.. : 自己好好想想吧!! :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30710/20130710_51.htm : 當她問病人是否覺得人生中有任何遺憾,或是否會改變任何決定時, : 有幾個相同的答案一再出現。以下是最常見的幾個回答: : 1.我真希望我有勇氣去過忠於自我的人生,而不是別人期望我過的人生 : 這是最多人懊悔的事。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將盡,回首前塵時, : 通常會發現,自己有太多夢想未曾實現。「大多數人有半數以上的夢想未曾實現, : 而到臨終時才意識到,是自己在人生中選擇做與選擇不做的事, : 累積成這樣的結果。」 : 2.我真希望自己沒有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工作上 : 布蘭妮照顧過的每位男性病人都說了這句話,因為他們錯過了孩子成長的 : 過程與人生伴侶的陪伴。也有女性提到這個遺憾,但大多屬於比較年長的 : 世代,許多女性不需要負擔家計,但必須為家務操勞。「所有的男性病人, : 都深深懊悔自己把大部分的人生用來從事勞苦而無趣的工作。」 : 3.我真希望自己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覺 : 許多人為了維持與他人的和諧關係,而壓抑自己的感覺。於是,他們基於妥協, : 接受了自己並不想過的人生,也未曾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許多人的病其實 : 和他們心裡的苦悶與悔恨有關。」 : 4.我真希望自己能和好友保持聯繫 : 許多人在人生的最後幾個星期,才發現老朋友是多麼珍貴,而此時要再尋覓這些老友, : 已不是件易事。有些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讓珍貴的友誼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去。 : 「許多人相當後悔沒有撥出時間與心思好好經營友誼,每個人在臨終的時候都非常懷念 : 過去的老朋友。」 : 5.我真希望我曾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 : 許多人一直到最後才意識到,快樂是可以選擇的。他們讓自己陷入傳統的模式與習慣。 : 「熟悉感所帶來的『舒適』,湧入他們的情感與物質生活。由於恐懼改變,他們自欺欺 : 人地說,他們很滿意自己現有的人生,但在內心深處,他們渴望重返純真年代,盡情歡 : 笑,並且偶爾做做愚蠢傻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9.140.193

07/11 21:27, , 1F
說真的,我看不懂這篇在分享什麼(遮臉)
07/11 21:27, 1F

07/13 19:24, , 2F
要一邊看文章又要記代碼,會亂掉!
07/13 19:24, 2F

07/14 11:26, , 3F
我也看不懂,代碼很難記~囧
07/14 11:26, 3F

07/19 10:13, , 4F
還好不是只有我看不懂
07/19 10:13, 4F
文章代碼(AID): #1HtY3JX1 (FamilyCirc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HtY3JX1 (Family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