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用戶隱私 恐成Facebook獲利來源

看板Facebook作者 (大飛)時間14年前 (2010/04/05 11:14), 編輯推噓0(007)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4.05 04:11 am 先前因隱私權政策引發爭議的Facebook,約一周前在部落格上宣布, 計劃將用戶資訊開放給部份經Facebook核可的第三方網站, 逾4億名用戶隱私權似乎成了Facebook的獲利來源。 華盛頓郵報報導,這項進行數月之久的測試, 將使第三方網站得以掌握用戶的朋友圈名單,過去被視為私人的訊息也恐遭洩漏。 研究網路互動的麻省理工學院(MIT)社會學家特蔻(Sherry Turkle)說: 「『投資』Facebook的代價大到讓人覺得欠了什麼人情,…這不是授權。」 Facebook發言人施尼特(Barry Schnitt)和產品部門主管泰勒(Bret Taylor)表示, 此舉意在拓展實用性,利用Facebook Connect服務為基礎, 讓經企業依循社群品味與目標與用戶搭上線。 Facebook Connect提供用戶透過其他網站連上Facebook的帳號。 這也代表,用戶在登入狀態時連上遊戲、測驗等應用程式,個人資訊也會跟著曝光。 舉例來說,如果用戶點擊了朋友在訊息牆上的歌曲連結, 連上的網站會告訴你,哪些Facebook用戶也喜歡這首歌。 Facebook說,這項服務有其限制,初期只會開放不到10家網站參與, 每個網站都會開放用戶選擇「退出」(opt out)功能, 但書是用戶得隨即刪除Facebook上的個人公開資訊。 目前Facebook尚未執行這個計畫,只要求用戶對可能的隱私權政策變化提出意見, 並為用戶標明每段遭移除或新增的資訊。 人氣扶搖直上的Facebook近來引發不少隱私權爭議, 去年12月強迫所有用戶公開更多個人資訊,只有33.9%的用戶同意變更; Facebook執行長查克柏格1月更曾表示,「個人隱私的重要性正逐漸降低」。 目前這項「與第三方分享個人資訊」隱私權政策,只獲得200多則回應。 或許部份用戶認為,個人意見終將被集體聲音吞沒, 轉而在Facebook上選擇性的公開訊息,或是為了工作、社交需要,乾脆建立第二個帳號。 但是無論如何,Facebook沒有尋求用戶的同意就改變隱私權政策的作法,顯然已經越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517394.shtml -- 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都有一處叫做永恆的空間 等著我們或主動或被動地存入 一個一個的"一瞬" ~去尋找你一生中能成為永恆的那一瞬間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7.65.244

04/05 11:16, , 1F
終於被公佈囉!本來就是這樣!只是沒人知道..也有人不在意
04/05 11:16, 1F

04/05 11:17, , 2F
╮(﹀_﹀")╭
04/05 11:17, 2F

04/05 11:20, , 3F
阿犬我說的是事實!有多少人知道fb改版真的在搞什麼小動作!
04/05 11:20, 3F

04/05 11:20, , 4F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吧!以為只是改界面!其實是方便他們幹一些
04/05 11:20, 4F

04/05 11:21, , 5F
事情!
04/05 11:21, 5F

04/05 14:58, , 6F
所以我什麼東西都沒寫 純粹是玩遊戲跟朋友喇賽的平台
04/05 14:58, 6F

04/05 21:33, , 7F
GOOGLE也是靠這賺錢阿,沒什兩樣
04/05 21:33, 7F
文章代碼(AID): #1BkLMYI-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