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加程式介面能防治數據分析軟體輔助車手?

看板FORMULA1作者 (Willy)時間8年前 (2015/08/14 10:32), 8年前編輯推噓9(9015)
留言24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 引述《jia7 (xyz)》之銘言: : : FIA監聽無線電內容來防治工程師過份協助車手可能成效有限, : : 如果比賽中從遙測數據再加一層程式介面來間接控制各隊的數據分析軟體, : : 是否就能防治工程師輔助車手? : : 比賽中遙測數據必需透過FIA程式介面來讀取,各隊的數據分析軟體無法直接讀取 : : 數據資料庫,由FIA程式介面來間接控制各隊數據分析軟體, : : 讓數據分析軟體偏重於車手安全,減少賽車的速度加快的輔助 : : 各車隊使用統一公版的遙測數據記錄器,比賽開始各車隊數據分析軟體 : : 只能透過FIA程式介面來讀取被包裝的各個監控介面功能,比賽完畢才能整個 : : 遙測數據資料庫download下來 pohsienwu寫了篇好文,也讓我忍不住翻譯下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 是關於"Big Data",大數據現在是如何影響F1賽車的 原文在此:htt p://p pt.cc/gFYT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車隊如何利用大數據來將賽車推向極限」 Infiniti Red Bull車隊設置在2014年美國大獎賽的「車庫」看起來像是美國太空 總署的火箭發射控制室,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最頂尖賽車運動的「車庫」。 在這個房間,電腦螢幕的數量比在場人員的眼睛數量還多,且在賽事開始的前三天 ,工程師團隊已經全神貫注地在座位上分析著各種數據,進行多次的模擬。 工程師團隊非常清楚,他們的一舉一動、每次的數據分析、模擬,都攸關著比賽 最重要的變數,唯有全力投入才能讓Infiniti Red Bull車隊再一次展現出兩年前在 巴西大獎賽中的驚人表現。 在這個「車庫」所分析的數據,只是一個車隊在一個週末所擁有數據裡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數據有多少,是每個車隊的極機密。 每個車隊都如此謹慎的保護數據機密,因為這項「運動」所需要的數據分析技術, 並不亞於太空總署製造太空梭的難度。 根據美國AT&T的通訊量來保守估計,全部車隊在這次美國大獎賽所產生的數據大 約有243 TB,比美國國會圖書館目前所儲存的總資料量還多一些。 重要的任務不只是分析「一台車」的數據,而是分析並模擬其他車隊的一舉一動, 工程師團隊是試圖在比賽尚未開始前,就把最終結果精準的模擬出來。, 一台F1賽車配置有上百個感測器,所產生上千個數據觀測項,從胎壓、燃油燃燒 效率、且都是「零延遲」地傳送到「車庫」裡的工程團隊的電腦並即時分析,但並 只是這樣,資料同時以AT&T最先進跨海傳輸技術,以低於「0.25秒延遲」地傳送至 數千公里遠的Infiniti Red Bull車隊在英國總部的工程團隊,進行同步分析並模擬。 "我們的任務是精準地模擬出未來兩個小時的賽場狀況,也就是在賽事還沒開始前, 就知道賽事結果",Red Bull車隊的首席技術工程師,Al Peasland說道,但現實中往往不能如此完美 地達到此種境界。 在兩年前的巴西大獎賽,也是決定今年誰是年度總冠軍的最後一場決定性賽事,當家 車手Sebastian Vettel需要拿到前三名,才能保住今年的總冠軍頭銜,但賽事才剛開始 在第一圈時,Vettel就被後車撞擊,賽車受損且在賽道上失控打滑,Vettel落到最後 一名的位置。 "一切都完了,我們當下以為失去了奪冠的機會”,Peasland說道。 但在事故的幾秒之後,工程師團隊已經開始著手擬定接續應變策略與計畫,首先,先透過 賽車持續傳回的數據,判斷賽車的受損是否會讓賽車無法完成比賽。 事故一分多鐘後,Vettel完成第一圈時,工程師團隊有了共識,賽車底盤已經失去了平 衡,會讓引擎與輪胎持續地受損,但是賽車仍可以完成這71圈的美國大獎賽。 幾圈過後,車隊完成了接續策略與模擬,並部署好等等賽車進車庫換胎時「緊急維修」 ,第十圈時Vettel駛離賽道,準備進車庫換胎,數秒後不只換好的輪胎,維修技師更修復 了賽車平衡性問題,透過數據模擬,車隊與車手也已經準備好執行新的策略,此策略仍有 一定機率奪回總冠軍。 "那次比賽的勝利,就是那種可以被拍成電影的情節,從奪冠熱門人選因意外跌落至最 後一名的位置,然後又重新振作拿回總冠軍" Peasland說道。 在巴西大獎賽後的兩年,現在車隊蒐集的數據是兩年前的三倍,車隊更擴張了數據部門 ,雇用了更多的數據工程師與分析師。 "數據的美妙簡直無與倫比,車隊可以給車手完美的指示與建議,且是即時無延遲與車 手在比賽中雙向的溝通" Tony Jardine說道。 Tony Jardine目前是Sky Sport的F1運動分析人員,他擁有二十年的F1車庫工作經驗, 經歷過工程師與車隊領隊,這二十年間,Jardine看著F1技術從製圖板、簡易電腦到現在 大數據技術。 "數據分析是F1運動不可或缺的元素,現在是、未來更是" Infiniti Red Bull 首席技術顧問Matt Cadieux說道,"事實上,也是在這幾年間數據分析才在F1運動爆炸性 發展,以前的F1運動比較靠的是膽量還有經驗" 當然,因為運算技術的進步,以往花費大量時間計算的數據,現在在彈指間便運算完成 "這一切都只是要讓「決策」更加準確" Peasland說道,"「決策」是分析並模擬出來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希望大家喜歡。 我本身就是從事數據工作的,也是F1賽車的粉絲 本身是不太認同Jesson Button前陣子說的「數據困惱車手」的言論 我看F1比賽是每場都整場看到完,不太能了解「為什麼這樣會無聊」 可能是我都習慣看BBC的轉播,每分每秒都是緊張的關鍵 我看過台灣的轉播,真的很差, 朋友說過"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好像「上帝視野」去看得出每分每秒" 所以我反倒是認為:暴露更多幕後Team Radio或其他資訊,會讓比賽更好看 另外也不覺得,更改起步規則會帶來多大轉變 第一台車如果跟最後一台相差三百公尺,以時數250km/hour經過來算 大約是4.32秒差,當然還要加上一路超車的難度,還有賽道的特徵 但不覺得剛開始看一些快車超慢車有什麼好看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1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439519562.A.CFF.html ※ 編輯: hn12404988 (140.112.25.105), 08/14/2015 10:38:47

08/14 11:04, , 2F
F1運動一直以來都是最頂尖科技應用的運動,始終如此
08/14 11:04, 2F

08/14 11:05, , 3F
我相信有很多別的賽車運動活其他運動可以滿足
08/14 11:05, 3F

08/14 11:05, , 4F
「純粹的膽量」「不要科技支援」等等
08/14 11:05, 4F

08/14 11:05, , 5F
但F1已經領先科技走了這麼久,不能走回頭路的
08/14 11:05, 5F

08/14 11:12, , 6F
只能說快車超慢車是現在不好看的比賽中比較好看的狀況,要
08/14 11:12, 6F

08/14 11:12, , 7F
連續兩篇釣出高手 <3
08/14 11:12, 7F

08/14 11:13, , 8F
不然大家就不會期待HAM出個包掉到後面然後開始PUSH...
08/14 11:13, 8F

08/14 12:33, , 9F
h大蠻適合做賽車資料工程師的說,還是本身就是?!
08/14 12:33, 9F

08/14 12:35, , 10F
實際工作時根本不會看賽事進行,除了有事故時
08/14 12:35, 10F

08/14 12:37, , 11F
場上鬼叫才會看一下怎麼了。都是在看Lap或SectorTime
08/14 12:37, 11F

08/14 12:58, , 12F
不是,在網路產業,會接觸sql類型資料庫
08/14 12:58, 12F

08/14 12:59, , 13F
本身就是個「信仰工程與數據」的人,所以最熱愛的運動
08/14 12:59, 13F

08/14 12:59, , 14F
當然就會是F1
08/14 12:59, 14F

08/14 13:11, , 15F
自己也跟h大一樣是跟資料庫數據有關的工作,很了解這種一
08/14 13:11, 15F

08/14 13:12, , 16F
直盯著數據看,一有什麼問題就馬上看log下sql撈資料的心情
08/14 13:12, 16F

08/14 14:29, , 17F
棒棒 用數據跑比賽 以後車上也不用有車手了
08/14 14:29, 17F

08/14 17:06, , 18F
以後都靠魔鬼終結者開賽車惹
08/14 17:06, 18F

08/15 00:52, , 19F
我是覺得可以收集數據、分析,完全沒有問題
08/15 00:52, 19F

08/15 00:53, , 20F
但是比賽中若非安全因素,不可告知車手數據(胎溫過高.etc
08/15 00:53, 20F

08/15 21:10, , 21F
放心,比賽中除非有要求,都是請車手告知工程師數據...
08/15 21:10, 21F

08/15 21:11, , 22F
今年SUPER GT爆胎事件頻傳...大會已經強烈要求各隊加
08/15 21:11, 22F

08/15 21:13, , 23F
裝TPMS...車手說真的沒空接收太多訊息...而且無線訊號
08/15 21:13, 23F

08/15 21:14, , 24F
並不是整個賽道無死角,幾乎都在大直線時才傳遞消息!
08/15 21:14, 24F
文章代碼(AID): #1LpLDAp_ (FORMULA1)
文章代碼(AID): #1LpLDAp_ (FORMU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