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F1的2012年——是蝴蝶效應的結果,不是“買樂透”

看板FORMULA1作者 (G ♡)時間12年前 (2012/06/02 01:09), 編輯推噓12(12074)
留言86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Jonathan Noble認為,儘管2012的F1賽季到目前為止帶來了驚奇和各種破紀錄的結果,也 招致了許多負面評價,但這個賽季也絕不是像某些人評論的“跟買樂透一樣”。 有些人形容這個賽季為“混亂”。到目前為止有6個不同的分站冠軍、6個不同的最快圈速 創造者、5個不同的杆位獲得者。F1現在面臨著不少批評,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完全無法預 測的賽季就跟買樂透似的。 憤怒的車迷們把矛頭都指向了Pirelli,因為Pirelli輪胎的衰減問題成為了決定車隊表現 的主因。那些因此而不爽的人說車隊在某一大獎賽期間能否讓輪胎正常的工作完全成為了 碰運氣:蒙對了,他們就贏;蒙錯了,比賽就此結束。 但是對於F1這項相當複雜的運動來說,這種說法顯然過於簡單了。如果你坐下來跟處在這 項運動核心的人聊一聊,你很快就能意識到Pirelli輪胎並不是造成現在局面的原因,而 是去年一系列事件所導致的結果。 還記不記得“混沌理論”?就是說在特定系統的初始狀態下,一個十分微小的變化最終有 可能帶來各種不同的結果,這種不確定性也就導致了無法對遠期結果進行預測。然而再回 頭來看最終的結果又的確是由最初那個微小的變化引發的。這也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英 國某處一隻蝴蝶拍拍翅膀,很可能是數月後美國一場龍捲風的誘因。 我們今年在F1看到的是某個蝴蝶效應的結果:之前某個小決定正導致了今年F1的大改變。 到目前為止今年的F1賽季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種樣子。 所以要確切的明白為什麼F1是現在這個樣子,我們不能從冬季米蘭的Pirelli辦公室裡找 原因。相反的,真正的重要時刻,是去年秋季FIA的技術工作組在某次會議中決定禁用廢 氣擴散器。 2011賽季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廢氣擴散器決定的。把它最充分利用的車隊——Red Bull ——獲得了總冠軍;而主要競爭對手McLaren在賽季結束前夕才對Red Bull造成了些許威 脅,而那正是在McLaren學習了Red Bull的廢氣擴散器之後。法拉利幾年來在這個領域取 得了一些進步,但遠遠不夠;Renault前排氣口的設計不允許他們合理的利用廢棄擴散器 ;而Mercedes GP基礎的設計理念也無法適用廢棄擴散器。其他的車隊,比如Sauber和 Williams,就沒能讓廢氣擴散器合理運作起來。 由於廢氣擴散器的技術有愈發難以控制的趨勢,特別是在費用方面由於熱吹技術愈漸複雜 導致升高,FIA最終決定在2012年為了運動的長期發展而禁止了它。 這一紙禁止令對今年的兩個現象有重大的影響:一是搞亂了競爭的順序;二是減少了賽車 後部下壓力,並因此對輪胎的表現有很大的影響。 從競爭力角度看,Red Bull比無廢氣擴散器的車輛所擁有的1秒優勢幾乎喪失殆盡。在如 今愈發嚴格的規則制度之下,這1秒優勢很難從賽車的其他方面取得。而對沒有從廢氣擴 散器獲益的Williams和Sauber來說,2011年的艱難似乎將會得到緩解;Lotus和Mercedes 則也因此對2012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較於兩極分化嚴重的2011年,這賽季到目前為止恰好說明瞭賽車之間的競爭力可以非常 接近。看下在西班牙、中國和摩納哥,排位賽進Q3和被淘汰車輛之間的差距比往年都要小 的多得多。 在摩納哥排位賽的Q2,排11位從而被淘汰出Q3的車手速度,比Q2排第一的車手速度只慢了 0.510秒。去年,這個數字是1.540,2010年是0.942。 這個數字趨勢規律在其他站也是如此:西班牙是0.839(2012)、1.691(2011)、1.330 (2010);中國站更是如此——0.331(2012)、1.388(2011)、0.820(2010)。 再從另一個方向看,超軟胎是唯一跟去年配方一樣的輪胎,而在摩納哥排位賽超軟胎被眾 多車隊採用。在這種情況下來對比更能看出車隊之間的差距非常顯著的減小了。2010年摩 納哥前五位車手的差距在0.606秒之內;2011年差距被拉大到1.126;而今年,只有0.338 秒。排位賽的最快圈速和第二快圈速也再次證明瞭這個趨勢:2010二者相差0.294秒, 2011是0.441,今年只有0.080秒了。 這個趨勢直接使得車手哪怕只有十分之幾秒的表現不足,都將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去年 Button比Vettel慢了0.441秒,但足以讓他仍在頭排發車,但是今年這個差距最多只能為 車手贏得一個第六的發車位置。今年的差距就是這麼小。 由於賽場上車手能力都很強、車隊從空氣動力學上尋求提升的空間也很有限,那麼最後能 夠讓車隊快上這十分之幾秒、能夠讓車手從第五變成杆位的要素,變成了是輪胎。 去年,即使Vettel或者Webber的車因為沒能充分利用輪胎而在摩納哥排位上慢了0.4秒, 他們正賽發車時的位置也不會有任何差別。今年你要是敢再試試這樣,那你就去第五或者 第六吧。 由於廢氣擴散器的禁止而導致尾部下壓力的減少,也是加重今年這種局面的原因之一。下 壓力減少影響了兩件事:在輪胎的工作溫度區間較高的時候,因為沒有像以前一樣有足夠 的能量通過輪胎,使得輪胎有時卻比預期溫度要低。這是最主要的影響。另一影響就是因 為下壓力減少,車今年會有一種轉向過度的傾向,這意味著比賽中輪胎會被磨的更嚴重, 進而導致更多的輪胎損耗和衰竭。 車隊今年在尋找抓地力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讓四個輪胎同時在工作區間運行,尤 其是讓前後輪和諧一致的工作變得尤其困難。 這裡頭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因為技術規則限定了重量分配,這就是說車隊不能為了車的 平衡性來隨意的挪動配重物。還有,因為F1禁止了賽中加油,那麼車隊需要平衡賽車在 150公斤的油量和10公斤的油量時的表現,這也讓車隊非常頭疼;更不要說這裡還有個驗 車區管制規則,排位賽和正賽之間車隊不能對車輛設置進行調整。 其實車隊清楚的知道他們要做什麼:你要讓超軟胎處在95攝氏度的工作區間、軟胎在105 度,中性胎在115度,硬胎125度。 然後,輪胎在表現出衰減前還有一個20度的變化空間。那麼來設想下這個狀況:比賽開始 時滿油量、要達到軟胎的工作溫度,同時還要考慮不能影響到比賽最後階段的硬胎工作溫 度區間,另外還有時排位賽和正賽兩天的溫度會有一個突然10度左右的變化……於是在這 種情況下,你該如何設置從而讓你的前後輪胎穩定一致的工作呢? 車隊慢慢在理解應該怎樣去做。今年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大部分車隊都一頭霧水,所以導致 了成績起伏巨大,但現在逐漸趨於平穩。看下Mercedes吧:輪胎在澳大利亞過熱、在馬來 西亞太涼,然後緊接著Rosberg贏得了下一場比賽。 這不是混亂,這是秩序。這是工程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有才幹的人閃耀的時刻。如果 這完全是隨機的狀態,為什麼現在的車手積分榜上前七裡有五位世界冠軍呢? 六個月後會有某人某隊最終脫穎而出,那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就會對現在是怎麼回事 、以及那時勝利者的原因,有一個答案了。而那個答案絕不會是誰買了張正確的樂透。 http://bbs.hupu.com/3760897.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Santander 來自: 220.129.113.97 (06/02 01:09)

06/02 01:42, , 1F
那比賽最快單圈和排位賽P1差幾秒?
06/02 01:42, 1F

06/02 02:59, , 2F
混沌不明才好看啊!不然季中就產生車手車隊冠軍後面是
06/02 02:59, 2F

06/02 03:00, , 3F
跑爽的喔?!
06/02 03:00, 3F

06/02 03:06, , 4F
但這種渾沌不明真的好看嗎?! 我不覺得
06/02 03:06, 4F

06/02 06:41, , 5F
混不渾沌我覺得還好 現在沒有場外格鬥跟激情演出太少
06/02 06:41, 5F

06/02 06:41, , 6F
不爽就給他撞下去這種沒品至極的表現 好久沒看到了 顆
06/02 06:41, 6F

06/02 07:15, , 7F
簡單的說就是可以在空力上大幅改善車輛平衡的把戲FIA見
06/02 07:15, 7F

06/02 07:16, , 8F
一個拔一個,連車輛配重都要管(以上是針對牛軍無誤)
06/02 07:16, 8F

06/02 07:16, , 9F
於是車隊被迫把車子更朝機械上平衡去設計,但現在一桶油
06/02 07:16, 9F

06/02 07:16, , 10F
賽例下排位後又不準調車造成在這方面也出現困擾,而輪胎
06/02 07:16, 10F

06/02 07:17, , 11F
的不耐用更加遽了這種困擾....不就是這樣嗎?
06/02 07:17, 11F

06/02 07:17, , 12F
要我說的話,反正T-car 或排位專用車現在又不准,引擎
06/02 07:17, 12F

06/02 07:18, , 13F
變速箱也不可以隨便換,就不要再搞排位封車不就收工了
06/02 07:18, 13F

06/02 07:18, , 14F
如此不用顧忌到正賽調校需求的話在排位就可以更放開手
06/02 07:18, 14F

06/02 07:20, , 15F
空力的東西拔多一點我是沒意見,但因此沒在機械上放寬我
06/02 07:20, 15F

06/02 07:21, , 16F
就覺得莫名其妙了
06/02 07:21, 16F

06/02 08:09, , 17F
限制一堆超討厭
06/02 08:09, 17F

06/02 09:11, , 18F
可是今年除了最近這場以外,都很精彩啊!
06/02 09:11, 18F

06/02 09:11, , 19F
最少比前幾年起跑 沒出事=結束 好很多很多!
06/02 09:11, 19F

06/02 09:13, , 20F
倒是很想請問樓上的先進們 哪樣的比賽才是"好看"的?
06/02 09:13, 20F

06/02 09:13, , 21F
舉那些很讚很好看的年分出來讓後輩能理解一下吧!謝謝
06/02 09:13, 21F

06/02 09:51, , 22F
這邊"好看"的定義很簡單,就是自己支持的車手拿到好成績
06/02 09:51, 22F

06/02 09:54, , 23F
好不好看是絕對不客觀的意見,自己看得爽就好了
06/02 09:54, 23F

06/02 10:19, , 24F
渾沌不明是好看 但整場都保胎就不精采了 不過摩納哥是特例
06/02 10:19, 24F

06/02 11:37, , 25F
以前在最後幾圈都可以看到最速單圈成績 現在的賽道記錄
06/02 11:37, 25F

06/02 11:38, , 26F
就只剩排位了
06/02 11:38, 26F

06/02 15:21, , 27F
好不好看看比賽過程就知道了,保胎能好看嗎
06/02 15:21, 27F

06/02 15:21, , 28F
當然比賽比完一定會輸出個輸贏結果
06/02 15:21, 28F

06/02 15:22, , 29F
但輸贏結果是靠保胎還是短兵拼殺出來的,差很多
06/02 15:22, 29F

06/02 21:01, , 30F
我想看的是大家用力的刷圈速,或是藉由前面進站刷圈速超前
06/02 21:01, 30F

06/02 21:05, , 31F
胎要鳥可以,那就把加油恢復才會有不同的策略
06/02 21:05, 31F

06/02 21:20, , 32F
平心而論今年是有比前2年好看,但就是今年大改規則帶來車
06/02 21:20, 32F

06/02 21:21, , 33F
隊尚在摸索階段罷了,要不去年還不也一樣倍耐力輪胎,一
06/02 21:21, 33F

06/02 21:22, , 34F
樣很無聊呀,不過我贊成這篇有些觀察,等到車隊都慢慢摸
06/02 21:22, 34F

06/02 21:23, , 35F
熟今年的調教之後,下半段的比賽會慢慢趨於乏味。
06/02 21:23, 35F

06/02 21:24, , 36F
畢竟目前就是個大家搞不定輪胎運用策略才會有一些變數,
06/02 21:24, 36F

06/02 21:24, , 37F
等到穩定之後就科科了...所以要增加變數還是要有進站加油
06/02 21:24, 37F

06/02 21:43, , 38F
開放排位賽後可以動懸吊等設定就解決很多問題了
06/02 21:43, 38F

06/02 23:28, , 39F
呵呵,其實今年的F1比賽之所以不可預料,是因為FIA的
06/02 23:28, 39F

06/02 23:29, , 40F
降低鼻錐高度的規定、熱吹擴散器的禁止使用和Pirelli的
06/02 23:29, 40F

06/02 23:29, , 41F
輪胎三個因素造成的!Newey開創的高鼻錐確實一度使得F1
06/02 23:29, 41F

06/02 23:29, , 42F
失去了懸念,所以FIA決定在今年強行的通過規則限制降低
06/02 23:29, 42F

06/02 23:29, , 43F
鼻錐的高度,但是各支車隊顯然不願意捨棄已經取得的
06/02 23:29, 43F

06/02 23:30, , 44F
經驗和技術積累,這樣一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催生了
06/02 23:30, 44F

06/02 23:30, , 45F
20輛鴨嘴獸造型的賽車!但是因為所有車隊都是第一次嘗試
06/02 23:30, 45F

06/02 23:31, , 46F
這樣的設計,因此目前沒有可用於研究的資料積累可言。
06/02 23:31, 46F

06/02 23:31, , 47F
而且,20支鴨嘴獸為了保證前鼻錐的空氣通過量,所以在前
06/02 23:31, 47F

06/02 23:31, , 48F
車身的下部又設計出了各種各樣的空氣擴散器,另外鴨嘴獸
06/02 23:31, 48F

06/02 23:32, , 49F
的造型先天就多了一個空氣動力面,所以誰也不能保證自己
06/02 23:32, 49F

06/02 23:32, , 50F
的設計就是最好用的!其次是熱吹擴散器,去年的RB7單憑
06/02 23:32, 50F

06/02 23:32, , 51F
這一利器,基本上是以壓倒性的優勢取得年度雙料冠軍。
06/02 23:32, 51F

06/02 23:33, , 52F
在上個賽季中期,大部分車隊都在想辦法模擬這一設計,
06/02 23:33, 52F

06/02 23:33, , 53F
結果今年被禁止使用,導致幾乎所有車隊都把精力集中在
06/02 23:33, 53F

06/02 23:33, , 54F
失去熱吹擴散器以後損失的下壓力的彌補上,這方面最直接
06/02 23:33, 54F

06/02 23:35, , 55F
的結果就是各種規則邊緣的排氣管設計,各車隊的設計師在
06/02 23:35, 55F

06/02 23:35, , 56F
下壓力上絞盡腦汁的時候,卻都沒有預料到今年最大的
06/02 23:35, 56F

06/02 23:36, , 57F
變數,就是Pirelli輪胎!!今年的F1已經跑完6站比賽了,
06/02 23:36, 57F

06/02 23:36, , 58F
可是還沒有一支車隊確定自己賽車的設計以及調校是
06/02 23:36, 58F

06/02 23:36, , 59F
最適應輪胎的,甚至可以說是不知道該如何去適應今年的
06/02 23:36, 59F

06/02 23:37, , 60F
Pirelli輪胎。去年的RB7因為整車圍繞熱吹擴散器而設計,
06/02 23:37, 60F

06/02 23:37, , 61F
結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今年想再Copy這種成功的話,
06/02 23:37, 61F

06/02 23:38, , 62F
就只能整輛車圍繞輪胎去設計了!Pirelli是成功的,雖然
06/02 23:38, 62F

06/02 23:39, , 63F
飽受詬病,但是卻創造了廣告史上的奇蹟,畢竟因輪胎
06/02 23:39, 63F

06/02 23:39, , 64F
而決定的比賽,在F1的歷史上也可以說是沒有先例!但是
06/02 23:39, 64F

06/02 23:39, , 65F
Pirelli作為F1現今唯一的輪胎供應商卻是失敗的,因為
06/02 23:39, 65F

06/02 23:40, , 66F
輪胎供應商的角色就是提供耐用且可靠的輪胎,而其他的
06/02 23:40, 66F

06/02 23:40, , 67F
問題,不是輪胎供應商所應該去參與並且干涉的!
06/02 23:40, 67F

06/02 23:41, , 68F
至於車手及車隊在什麼時候或者情況下決定換胎,絕對不
06/02 23:41, 68F

06/02 23:41, , 69F
應該是因為跑到Pirelli那可憐的里程數以後而不得不換的
06/02 23:41, 69F

06/02 23:42, , 70F
結果! 而且Pirelli的輪胎會因為使用程度而快速損耗,
06/02 23:42, 70F

06/02 23:42, , 71F
換言之就是車手越想跑出速度,輪胎的使用壽命也就越短,
06/02 23:42, 71F

06/02 23:43, , 72F
這對於本身設計導致速度偏慢的車輛和只保積分不要求
06/02 23:43, 72F

06/02 23:43, , 73F
頒獎台的車手的益處過大,而這也是明顯不公平的!
06/02 23:43, 73F

06/02 23:44, , 74F
但是F1就是這樣,我們這些個車迷只是旁觀者,只能發點
06/02 23:44, 74F

06/02 23:44, , 75F
自己的牢騷罷了!但是通過看F1的經歷,我絕對不會為自己
06/02 23:44, 75F

06/02 23:44, , 76F
的車裝Pirelli輪胎,在我看來,Bridgestone和Michelin
06/02 23:44, 76F

06/02 23:45, , 77F
也至少比Pirelli可靠得多!以上是小小蠢見~
06/02 23:45, 77F

06/03 00:39, , 78F
樓上其實你可以回一篇了...XD
06/03 00:39, 78F

06/03 02:24, , 79F
或許是我們胃口被養大了 想著F1就是要某隊獨勝
06/03 02:24, 79F

06/03 02:25, , 80F
但是對運動來說實力相近 才有競爭的鏡頭可看
06/03 02:25, 80F

06/04 07:45, , 81F
我想看的是車手能拚盡全力尬車的比賽 不是保胎大賽
06/04 07:45, 81F

06/04 23:26, , 82F
我是覺得現在假設車這麼平衡 又沒加油 變數變少了
06/04 23:26, 82F

06/05 12:01, , 83F
自從換普利司通後,場場都護胎,難看到要人命啊
06/05 12:01, 83F

06/06 01:02, , 84F
普利司通不太需要護胎吧....
06/06 01:02, 84F

06/07 11:27, , 85F
輪胎問題 各家車廠車子都沒到極限 因為被輪胎綁死了
06/07 11:27, 85F

06/07 11:28, , 86F
只能說FIA當年太高招 單一輪胎制度埋這一步棋太黑了
06/07 11:28, 86F
文章代碼(AID): #1FoFTS8Z (FORMU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