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教學]渦蟲教學篇

看板FISH-FRIEND作者 (genie)時間10年前 (2014/02/27 01:0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看到這麼多人討厭渦蟲, 實在想幫他申訴一下,加上這篇文章還有錯誤的地方, 就順便一起澄清了。 文中的作者說他查了資料, 發現「渦蟲居然是寄生蟲?!」 我看了該作者PO的資料,根本沒提到他是寄生蟲.... 倒是有段提到扁形動物的介紹, 我補充說明,扁形動物常見的三類, 第一類是吸蟲, 第二類是絛蟲(絛的音同「掏」,不是條蟲喔!!) 第三類就是渦蟲了。 其中前兩類確實是寄生性的扁形動物, 但渦蟲是「獨立生活」的,不曉得作者的資料是怎麼查的.... 結果一堆人嚇得要命,恨不得趕快除掉他.... 渦蟲真是無辜.... 渦蟲的原生地在乾淨的河川裡, 污染太嚴重是看不到的,算是乾淨水質的指標生物, (所以我家的水草缸有渦蟲,我覺得很棒! 另外我缸裡也有養玫瑰蝦,也不覺得受到渦蟲什麼影響) 要抓他就得到上游一點的河川,翻翻石頭底下吧(他有負驅光性) 也不用擔心被咬或被寄生, 這麼可愛的生物整個被妖魔化了.. 最後,聽說版友還流傳一種殺渦蟲的方法, 就是用福馬林...(無言) 沒有人知道這是致癌物嗎??? 以前大家笨笨的都會用這鬼東西來泡標本, 隨便就能買到, 後來發現有致癌性,馬上成為管制藥品,你想買還買不到! 我以前的實驗室有,但一知道有致癌性,卻全部給藥物處理廠拿去回收了, 送我我都不要!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版友帶來一些正確的觀念! ※ 引述《janieliuin (流星兔)》之銘言: : 說到渦蟲 : 老闆告訴我魚缸裡的渦蟲 : 通常來自外來的水草 魚類 甲殼類 : 最主要是甲殼類也就是所謂的 : 蝦 : 任何蝦都又可能 : 所以缸中有蝦的~渦蟲很容易藏在殼內 : 一但到了缸中因為怕光~所以會鑽入底層 : 老闆說 : 渦蟲是吃死掉的東西或沉澱物 : (==但本人查證過~是屬於寄生蟲類耶= =難道。。。) : 也正是因為怕光~有加上吃底層的沉澱物 : 所以極少會出現在土壤表層 : 或出現的原因有: : 1。底層太多隻渦蟲~過度擁擠(這種最可怕==) : 2。底層沒食物了~跑出來覓食(為了填飽肚子不畏光) : 3。水質變調了~不適合居住~渾身不對勁ㄦ~所以鑽出來 : 4。不知~大概無聊吧 : ---------------如何清除------------------- : 那要怎麼清除呢?以下的方法是老闆告訴我的: : 1。買除螺劑(螺和渦蟲一樣是軟體動物)~注入能添加的最高劑量 :   (EX:瓶上寫50公升對多只能添加20CC~ :    而你的魚缸剛好50CC的話~那你就加20CC吧) :   (我家1。5呎的剛子約40公升~自己測量自己的缸子容量) : 2。用針筒將除螺劑直接打入土讓(砂石)裡~這樣底層的除螺劑量會單位濃度較高 :   作用也較直接~要不然直接到在水中~很難滲透到底層 : 3。(老闆的方法)把一兩隻蝦子弄死~將新鮮剛死的屍體丟入缸中 :   看有沒有渦蟲蜂擁而上==這招怪噁心的 :   在蜂擁而上之際~將他們一網打盡 : 4。(網路的方法)第三點的改編版~就是將蝦子改為非常營養的飼料 : 老闆說~他們賣蝦子的缸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蝦子撈走~並大量的灌入除螺劑 : 同時翻底沙~目的就是要清除那些軟體動物啦(常常是肉眼看不見的大小) : ------專業內容分隔線(不想看者可忽略~但記得往下看~還有其他內容)-- : 以下是我上網查的一些內容 : 上過寄生蟲學的魚友們應該會比較清楚 : 沒修過的就慢慢看吧 : 我將內容修減過了~怕沒修過的魚友看不懂 : 更多內容請上http://www.wcjs.tcc.edu.tw/bio/textbook/ch07/supply7-2-0.htm : 分類上地位 : 扁形動物門 : 渦蟲綱 : 渦蟲屬 : 扁形動物(Platyhelminthes)為一群蠕蟲狀的動物,消化管僅具一個開孔,充口及肛門之用 : 有 : 肌肉層 : 結締組織 : 生殖器官 : 無體腔 : 無循環系 : 扁蟲類包括兩大類主要的動物寄生蟲: : 吸蟲類flukes(吸蟲綱Trematoda) : 條蟲類(tapeworms)(條蟲綱Cestoda)。 : 獨立生活的扁蟲(渦蟲綱Turbellaria),體積由0.1-600mm : 不等,分佈於淡水、海水或地面。 : 棲所及外形 : 渦蟲長的l公分 : 頭部分明 : 具有斜視眼及尖削耳各一對 : 體表為一層立方形細胞之表皮層(epidermis) : 腹面表皮層上有纖毛,渦蟲賴以滑行 : 在腹面表皮細胞之間,有粘液腺(slimeglands),能分泌一種滑潤的粘液,以使沿途光滑。 : 渦蟲的表皮中,合有無數的桿狀細胞(rhabdites)環境不利時, : 能由表皮中逸去,具有粘性,可能有防衛身體的功能。 : 感覺與運動 : 渦蟲的感覺器官相當齊全 : "鼻"(nose)上有許多觸覺神經末梢,當爬行時,用以勘察底部的物理性質。 : 化受器(chemrdrecgptors)(味--嗅覺)則另有一類神經末梢,散布於全身,而在"耳"(ears) : 部特多。 : 渦蟲對於光線亦甚敏感,通當多退縮。 : 所有感覺的消息都要先經神經纖維傳達於腦(brain) : 腦位於兩眼之中間,為具有二分葉的白色構造 : 腦派出的神經分枝向各方分佈;其申主要的一對為腹側神經索(ventrolateralnervecords) : 生殖作用 : -->無性生殖 : 在整年的大部分時間中,並不見渦蟲有生殖器。如一個體飼養得很好,牠就能成長,然後 : 將身體製為兩片而行無性生殖。 : -->有性生殖 : 入春,大多數扁蟲都能由間葉組織發生一個生殖系統,每一個體都是雌堆同體 : (hermaphroditic),具有全套的雄性和雌性生殖器,以產生、儲藏,運送生殖細胞,生殖 : 器官成熟後,扁蟲即成對成對的互相交配。 : -->再生---斷裂生殖 : 參考資料 : http://www.wcjs.tcc.edu.tw/bio/textbook/ch07/supply7-2-0.htm : -----------------結論-------------------- : 基於以上的內容~我家的渦蟲據體型大小推測 : 已經快一年了~很有可能是之前買魚的時候帶進去的(因為本人沒有養蝦) : ㄚ之前添加的除螺劑沒有加很多~只夠除去缸壁上的螺 : 無法滲透到底部 : 所以 : 就一直長 : 另外~依照本人的知識推測 : 應該數目不多 : 因為環境良好話~通常只會長大或是分裂生殖(無性生殖) : 環境不好就會交配產生”大量”渦蟲寶寶= = : 本人缸子環境優渥~沒有必要生小孩拉~自己享受就好了 : 之所以會爬出來~大概是推測因為前陣子大量換水清魚缸~ : 水草修剪嚴重~底沙被翻動~所以~XD水質變了 : --------廢話不多說~要照片或看影片的上線敲我XD----------- : 渦蟲我已經送給老闆拉XD要看的話已經沒囉 : 但依然有影片與照片存檔XD : 想被噁心的人XD可以找我 : 你不乖~我也會把它傳給你XD : BY流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1.176.122
文章代碼(AID): #1J3XwFTe (FISH-FRIE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3XwFTe (FISH-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