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關奶粉調配問題與大便稀稠關係

看板Exotic_Pet作者 (吊嘎)時間13年前 (2011/05/28 11:40),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目前只聽過第一種說法 也不曾深入跟醫師討論過 但我想這兩種說法的立足點並不一樣 重點在於:太稀是拉肚子,還是單純水分太多? >第一種說法:太稀加粉(或減水)、太硬加水 這種說法比較單純 立足點是幼蜜的腸胃道狀況正常 太稀僅因為食物中水分含量太高,稀釋糞便 反之則因為食物中水分含量太少,造成糞便較硬 >第二種說法:太稀減粉(或加水) 我想這種說法,是建立在腸胃道的消化功能降低的情況下=>拉肚子 很有可能是醫生評估動物的狀況並不健康 i.e. 寄生蟲感染、細菌感染、腸道正常菌相失衡、病毒感染 在腸道已經受損的情況下,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給予太濃的食物,自然會增加身體負擔 且一但消化吸收下降,多餘的食物會被細菌利用,造成菌相失衡(益菌減少、壞菌增生) 菌相失衡,則進一步造成下痢、脹氣 各種因素彼此關聯,且可能會發生惡性循環 這一派說法的邏輯 減少粉量,就可能是為了降低腸胃道的負擔 僅提供基本維持的能量需求,給腸道休息復原的時間 而且如前所說,腸胃道受損的情況下,很容易下痢,造成水分和電解質流失(脫水) 所以補充水分相當重要 (所以拉肚子的人,醫生會建議喝寶礦力) 所以這時,病因病原的檢驗,就相當重要 如果狀況不理想,就需要針對病因,利用藥物去幫助患者恢復 (i.e.打蟲、打細菌) 另外,我認為繁殖業的狀況比較特殊,所以多用一點篇幅討論 我假設繁殖業者的做法,是根據經驗累積而來 且相較於一般飼主的幼蜜,繁殖業者的幼蜜可能比較不健康,且有群體感染的可能 (因為母乳吃得少,且大量混養) 根據上面的邏輯,繁殖業自然很容易變成第二種情況 所以支持太稀減粉的說法 我不同時間,四次幫親人朋友帶過繁殖商來的幼蜜 三隻發生過大便過稀(腹瀉不止),其中三隻都有鞭毛蟲感染,兩隻有害細菌過多 >結論 要用哪種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先評估幼蜜的健康狀況 至於要如何分辨純粹糞便太稀或拉肚子,可以用糞便顏色和質地來觀察 一般消化過的糞便,質地"均勻",顏色深(土黃色至咖啡色) 因為經過消化,會有膽汁的顏色(膽色素) 拉肚子的話,顏色會淺,質地不均勻 因為還沒有消化完全就排出,膽色素不明顯 且可能發現沒消化的食物顆粒 泡代奶、麥粉其實不容易分辨...但還是有方法 觀察拉在衛生紙上的糞便 如果是拉肚子,會發現糞便顏色不均勻 在衛生紙上擴散開來的糞便,有些色深是有經消化的部分,色淺則是沒消化的部分 如果是單純水份太多,會發現糞便顏色均勻 在衛生紙上的輪廓,外圍是一圈淺淺的水痕,內圈是消化過的糞便 ※ 引述《xanderlee (air)》之銘言: : 不好意思,這是在別討論區看到想要發問的 : 我原有想法及板橋動物醫院黃醫師(前亞馬森)的意見是 : 幼蜜大便稀稀要加奶粉,太硬要加水量 : 稠稠看醫生,可能有寄生蟲,需作糞便檢查 : 但有另一派前高雄柏林邱醫生(那位版友說的) : 稀稀是減少粉量 : 他的說法跟一些繁殖業者是相同,所以他認為應該是減少粉量 : 我詢問過小兒科,嬰兒如果大便稀稀的確是要減少粉量 : 因為吸收問題,就像人生病吃粥一樣 這句話就是重點囉! 需要評估動物的狀況,是健康還是生病? : 但問題來囉! : 人可以比擬動物嗎?有關育養幼蜜的不同看法 當然可以比擬~萬物都是從生命的起源經歷演化發展而來,"根本"是相同的 例如從細菌到人類,都能利用糖類代謝來產生能量 哺乳動物的祖先自然又更加接近,雖然有種別差異,但基本原則相同 如肉食獸和草食獸都有基本的食道、胃、腸、胰、膽,構造基本上相同 差異僅僅因生活習性的不同上會有比例上的差異(器官長度、酵素發達與否) 所以討論原則可以相通 不然生醫研究,使用實驗動物不就失去意義了嗎? : 我是沒法作觀察,手上沒有幼蜜囉!且我手養期間沒遇到此類問題 : 所以想請有幼蜜在育養的版友提供一下您的親身體驗 : 或是有大大可以幫我在這方面解惑一下,或許我的資訊的確是要更新了 -- 學海無涯 看不到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80.136

05/28 12:05, , 1F
鞭毛蟲感染是我認為第二種情形會成立之因,尤其是繁殖商
05/28 12:05, 1F

05/28 12:06, , 2F
蜜袋鼯的互動會去舔泄殖腔,所以照成寄生蟲感染傳染
05/28 12:06, 2F

05/28 12:07, , 3F
大大寫得很詳細,感謝!所以第一步的觀察之後還是要建議
05/28 12:07, 3F

05/28 12:08, , 4F
作糞便檢查,您的知識很廣,感謝您的傳授︿︿
05/28 12:08, 4F

05/28 16:28, , 5F
05/28 16:28, 5F

05/28 22:06, , 6F
05/28 22:06, 6F
文章代碼(AID): #1Du6wGgz (Exotic_Pet)
文章代碼(AID): #1Du6wGgz (Exotic_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