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普考一般行政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流年...)時間6年前 (2017/09/24 23:35), 編輯推噓17(1702)
留言19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零、寫在文前:   年初地特放榜後,受到強烈打擊,在板上發了篇文章(詳見 #1OkLGXPc),得到諸多 板友的回應,讓我在很快的時間內重新拾回信心,並且有了再次進發的動力。無論是積極 正向的鼓勵、或是直指我尚有缺失的回覆,都讓我受用良多。因此有幸在今年普考上榜, 便厚著臉皮來分享我的心得,期盼我的經驗也能成為他人日後努力的動力。 一、前言:   我準備了近四年才考上國家考試,和其他上榜者相比,在考取的時間上算是比較久的 。不過也因為這樣,讓我對準備國考有了些不同的感受。經歷過多次考試失敗後,更是體 認到,無法上榜的原因,從來都不是外在因素造成,而是「個人內在心境」的影響更大。 當能夠堅定目標,不受他人一言而灰心失志,且能「明白自己的缺點」,並「設法改正」 之,那麼離上榜也就不遠了。 二、考取成績及自我簡評:   106年普通考試 一般行政 國文:67(作38/公13/測16) 法學英文:68 行政法:96 行政學:82 政治學:64(申10/12/測42) 公共管理:72(申12/18/測42)   在考完的當下,走出考場後不久,我就感覺其中三題選擇題應該是選錯了,後來核對 考選部給的答案後更是發現另有三題粗心看錯題目,總計12分的失分,讓我覺得這次應該 又是榜上無名。尤其考試時狀況不是非常好,有幾科都稍微失常,更是讓我興起一股「是 否該去找工作了」的念頭。事實上,到現在我依然對自己上榜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大概 只能歸因於機緣到了,所以才考上了吧! 三、各科準備方式:  (一)國文:   1.作文:   以往一直覺得作文是不需要花功夫準備的,直到105年地方特考四等遭逢慘痛教訓, 當時各科成績都達到我訂下的標準,但作文+公文竟然只拿到24分,感覺受到了會心一擊 ……   在此之前,我就知道自己不太會寫論說文,但在考差了之後,我發現我連抒情文都寫 不好……如此只好往敘事文發展了!於是我在每日看新聞時試著自行對新聞內容作簡單的 評論;各新聞台的專題報導也能提供不少幫助,蓋因其針對社會問題做深入探討,且引述 內容係真實世界的情事。上述二者皆可以作為寫作之素材,亦可引用到政治學、公共管理 申論題中作為寫在理論之後補述的例子。至於政論節目不看也罷,個人覺得那只是政黨色 彩下洗腦的工具而已。   這次作文我就引述了曾經看過的某專題報導,描述台灣一製作徽章的公司,從創業到 遭遇危機到克服困難的經歷,及老闆受訪時的言談為例,以此與題目相連結。除了增加篇 幅外(敘述故事為例大概就可以寫兩頁了),也能為文章增色些,雖然可能無法拿到很高 分,但至少例子無太大偏誤的話,基本分是可以掌握住的。   2.公文:   考試之前一定要自己找題目試寫一遍,寫作時邊寫邊參考補習班的公文擬答亦可,但 不能照抄,而是用自己的話把答案寫一遍,通常在實際寫作時就會發現自己哪個區塊特別 不熟稔,正式考試前直接拿自己寫過的擬答做考前複習。即使國文程度並不是特別出彩, 如此做也能保持住一定的成績。   3.測驗:   沒有什麼太大的建議,不過平常就會閱讀(與考試無關的)長篇小說,不知是否和這 有關係,國文測驗題都能拿到16~18分的成績,料想主要還是多閱讀文字吧!如此在答題 時會比較容易進入題目的情境中。  (二)法學英文:   1.憲法:   呈現放生狀態,上過兩輪補習班的憲法課,架構講解非常清晰明確,有上課、練習題 目那幾次考試答對率的確較高。但後來主要心力都放在專業科目,便沒有在憲法上多費工 夫了。   2.法緒:   每輪都會上陳傑老師的法緒,基本上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做好預習、複習工作,考試 前多練習題目就能保持一定的答對率。   3.英文:   呈現放生狀態,目標成績只要求維持在 50%答對率,所以可能無法提供太有效的建議 。個人在考試之前會找幾分歷屆考題練習一下,為的不是增加實力,而是在正式考試前找 回對閱讀英文的熟悉感,避免看到長篇英文閱讀題目時花費太多時間解題,反而耽誤了檢 查答案的時間。  (三)行政法:   基本上陳傑老師抄的每一則筆記,我都會謄寫在課本上,讀書時比較好參照;如果是 比較長篇的筆記,也會節選內容謄寫,附註筆記頁數。如此會比直接看筆記有系統些,抄 寫的過程中也可以增加對行政法內容的熟悉度。   整理法條的部分則是參考陳薇老師的建議,把法條逐條閱讀過,並摘記重要內容自行 做筆記,相關法條連結亦可劃線標示。剛開始考行政法時常常因為法條背不夠熟而錯失分 數,自己整理過一遍後倒是比較不會忘記,之後也比較少錯純粹考法條的題型了。   考前要大量練習考古題,這次考試前我把過去十年的行政法測驗題考古題都做過一遍 ,且一定要確實做好「訂正」的工作,有不會的地方可以拿去問老師,如果來不及問,補 習班課程考前停課了,也可以上阿摩網尋找網友提供的答案。  (四)行政學:   依據蘇老師上課內容,平常就要整理出一份屬於自己的筆記。考試前以複習筆記為主 ,另外還要大量做考古題,行政學這科我同樣做了過去十年的測驗題考古題,不過似乎今 年這份考題比較偏,加上複習不充足,所以分數上沒有把握好。  (五)政治學:   政治學我只讀郝強老師的課本,而且也覺得只讀一本便已足夠。每輪郝強老師的課都 會上,為的是交「擬答」,基本上申論題一定要多練習寫擬答,寫了政治學的擬答,同樣 的解題架構也可以引用在公共管理的申論題上。政治學同樣也要整理一份自己的筆記,會 比純然把課本內容唸過一遍要有用。  (六)公共管理:   上過兩輪王立明老師的課程,同樣自行整理出一份自己的筆記,熟做考古題後基本上 測驗題的分數就能把握住了。除此之外我另外找了孫本初、林淑馨兩位老師的公共管理著 作來閱讀,將其著作內容補充進自己的筆記裡頭,融會貫通後在寫申論題時會比較有方向 。 四、準備考試時應具備之良好心態:  (一)了解自己的缺點,並設法改正:   以自身為例,因為我的個性比較散漫,具體人物樣板可以參考胡適先生筆下的「差不 多先生」。這種個性反映在準備國考時,最大的特徵就是每次考試都「差一點」就上…… 兩年前我離考取的總分就只差10分,去年離考取的總分亦只差 5分,幸好今年考上了,不 然我超擔心之後的差分會形成一條無限趨近於零卻又永遠不會等於零的漸近線……   承上,所以我在設定標準成績時會盡量把目標訂高一點,且要隨著自己每次考試成績 進步而慢慢提高目標分數,如此比較不會因為當次成績有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在下次考試 就鬆懈掉了。   另外,為了避免唸書時又分心去做其他事,所以會嚴格規定自己每天待在圖書館的時 間(9:00~18:00)就全心全意唸書,不滑手機、不看小說。但是晚上回家後就全心全意 看小說、做雜事,絕對不會唸書。   基本上每個人一定都知道自己在讀書時的缺點為何,準備國家考試其實亦是一場「和 自己的戰鬥」,如能面對自己的弱點,並確實改正,讀書效率自然能提升上來。如果無法 改正自己的唸書習慣,那麼便是在和別人鬥爭前就先輸給自己,更甭提與別人競爭那少量 的錄取名額。  (二)不要受外在因素所囿:   準備國家考試的頭幾年可能還不會有太大感覺,但當考了兩年、三年而不中,就會開 始感受家裡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此時要自己反思目前離考取還有多遠?繼續下去大概 要多久才會考上?是否值得繼續走國考這條路?並回想當年自己決定準備國家考試的「初 衷」。   當各種反思、各種自問都得到確定的答案,還是要繼續準備國家考試,那麼就不能受 到外在因素所囿了。   事實上,在考前兩個月左右家人也曾頻頻要我乾脆不要考了,直接去找工作算了,畢 竟這幾年下來如果有在繼續工作的話存下來的錢也會有上百萬。但因為過去幾次的成績, 我知道自己並非考不上,而是個性所致才拖磨了好幾年,所以即使家人略有微詞,表面上 應和他們的話後,我依然還是專心準備考試,甚至可以說,到後來更把家人們的話當作刺 激自己努力唸書的動力。   畢竟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如果明確知悉自己做得到,那麼就堅持下去,不要受 他人影響。轉換心態,把別人的反面言論,試著用正向去思考、解讀。  (三)隨時補充自己的「動力」:   頭幾年準備時衝勁十足,但隨著準備考試的時間拉長,最初的幹勁會慢慢變小,甚至 到後來就消失了。因此隨時補充自己的動力是打長久戰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是短期 內就可以考上的同學,完全可以略過此段!)   對我來說,最容易補充「動力」的地方是蘇老師的行政學課程,有的時候老師分析的 時事、公務體系的生態配合課程內容的教學,都會讓我有種特別想要認真唸書的感覺。   譬如蘇老師就曾經說過B型的人在公務機關比較少見云云,當下我就在想,那我一定 要考上,然後再跟老師說我是B型的!又如老師當年在蔡政府上台時提到之後可能會有退 休金改革,說是這幾年退休的人會增加,要好好把握這幾年的釋出的名額,也讓人特別有 唸書的動力。  (四)堅持「寫擬答」,就像在交作業:   一開始練習擬答的時候寫得很不好,常常文不對題,答題架構也不太會設計。所以第 一年時只交過兩、三篇擬答給郝強老師批改。   但隨著聽過幾輪政治學課程後,發現自己似乎每一輪都比前一輪學習狀況掌握得更多 些,所以慢慢有了寫擬答的信心。寫擬答時要先分析題目,把答題架構寫在小紙條上,然 後找到課本上相關內容閱讀,熟讀後只看小紙條上的內容,開始用自己的話把剛剛看過的 內容寫作出來。   現在的狀態是每堂課都會交一篇擬答給老師批改,就當作在寫作業一樣。前段時間的 目標放在能正確答題,目前則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寫完一題擬答。在寫擬答的過程中其實也 是檢驗學習狀況的時候,可以更明確地知道自己哪個部分還唸得不夠熟稔。  (五)面對現實,每次考試完都要檢討自己的缺失:   考完試後除了訂正考卷外,還要分析該次落榜失分在哪一科,而在下次考試前又要把 重心在哪一科上多放一些,並且研究是否要改變讀書方式。在分析完畢後重新設定各科目 標分數,本次考試已達標的科目標準設更高,而未達標的科目則維持原標準,以做為之後 讀書時努力的方向。  (六)設定一份專屬於自己的「讀書計畫」:   以自身為例,分成「平時讀書計畫」和「考前讀書計畫」兩種。平時讀書計畫以一週 五日論,週一到週五分別設定一科要讀的科目,可與補習班的課表做結合,依序為法緒、 公共管理、行政學、政治學、行政法,禮拜六白天會去補習班上課,禮拜天則休息一日。   考前讀書計畫則無分禮拜幾,以兩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天讀的科目就是普考第一天要 考的科目,分成 9:00~12:00、12:00~15:00、15:00~18:00三個時間段,一個時間段讀 一科,第二天亦同。這種分段、分科目讀書的方式比較不會疲憊,因為每個時間段末,換 科目唸書時會有「重新開始」的感覺,比較能維持住專注度。每一段時間段中間頂多去倒 水,稍微走動一下,並沒有吃午餐的時間,維持在略微飢餓的狀態下對我個人來說思慮會 比較清晰,吃太飽的話腦袋很容易跟著想要休息。   以上是我個人的讀書計畫,平常最好就設計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按表操課, 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都計畫好,比較不會手忙腳亂。 五、結論:   準備國家考試並沒有一套最佳方法,而是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在此之前「了解 自己」最為重要,因此上述各段僅供參考,還是用搭配自己的個性來讀書比較能愉快學習 。   勤做考古題絕對是必要的!考古題做多了後除了可以很快反應出答案外(當然也要小 心不要反應太快而粗心寫錯答案),正式考試時也會對題目產生某種感應,如覺得某選項 看起來就很可疑云云。   不管怎樣,要記得準備國家考試,通過考試後得到的是一份「工作」,如果真的屢試 不中,得失心也不要太重。誠如去年地特國文某題選項引述蘇軾《定風波》云:「也無風 雨也無晴」,調整心態,豁達看待事物,縱然在他人眼中繞了遠路,只要自己知道此行並 非完全無所得,便也足夠。我想,這在未來的公職生涯應該也可以適用,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215.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06267308.A.A76.html

09/24 23:38, , 1F
推退 恭喜!!
09/24 23:38, 1F

09/24 23:39, , 2F
是 推推 筆誤 恭喜你唷!
09/24 23:39, 2F

09/24 23:46, , 3F
推 恭喜錄取
09/24 23:46, 3F

09/24 23:46, , 4F
推 恭喜上榜!!!
09/24 23:46, 4F

09/24 23:48, , 5F
了不起
09/24 23:48, 5F

09/24 23:53, , 6F
恭喜 考了3年多有同感...
09/24 23:53, 6F

09/24 23:54, , 7F
恭喜樓主,一切值得了.
09/24 23:54, 7F

09/25 00:02, , 8F
恭喜上榜!推毅力跟自我檢討
09/25 00:02, 8F

09/25 07:42, , 9F
心態不錯,工作後繼續加油考高考啊
09/25 07:42, 9F

09/25 07:54, , 10F
恭喜你 加油
09/25 07:54, 10F

09/25 08:48, , 11F
推 恭喜
09/25 08:48, 11F

09/25 09:27, , 12F
恭喜
09/25 09:27, 12F

09/25 09:45, , 13F
恭喜你,還好你堅持下去了,最後也有好的結果,也謝謝你
09/25 09:45, 13F

09/25 09:45, , 14F
的心得給長期考生的我有所鼓舞啊
09/25 09:45, 14F

09/25 09:52, , 15F
恭喜
09/25 09:52, 15F

09/25 10:38, , 16F
恭喜
09/25 10:38, 16F

09/25 10:42, , 17F
同補習班推 每次上完蘇老師的課真的莫名會有動力念書XD
09/25 10:42, 17F

09/26 08:21, , 18F
推!受益良多!
09/26 08:21, 18F

09/29 23:08, , 19F
恭喜!
09/29 23:08, 19F
文章代碼(AID): #1Pnz2ifs (Examination)
文章代碼(AID): #1Pnz2ifs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