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4年高考普考 氣象雙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花花)時間8年前 (2015/10/01 23:03), 7年前編輯推噓13(1303)
留言1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前言: 氣象類科向來是比較冷門的類科,心得文也較少;由於準備考試期間,從這個板上 以及詢問前輩,獲得了許多資訊,想說趁考完沒多久,而且有幸上榜,來寫一篇心得文 回饋版上,文章有點長,成績也不是頂好;另外,如果有甚麼沒能寫清楚的地方,也請 多包涵。 二、個人學歷及狀態小背景: 大學為相關科系,台大大氣科學系畢業,參加高普考也算是系上蠻普遍找尋未來工 作機會的一種方式。準備考試期間同時正在念本系的碩班碩一,準備時間大約從二月開 始,中間有因為課程忙碌中斷兩三周,不過大致上為二月~七月上旬。自己從小對大氣 頗有興趣,也算是順著自己興趣念上來,對於氣象局的工作有熱忱,因此準備時,想試 試看準備國考,也因此在在學階段同時報名了高普考。 三、成績: ---------------------------------------------------------------------------- 104 氣象 高考: 104 氣象 普考: 國文 62 國文 64 (作文32 公文12 測驗18) (作文34 公文12 測驗18) 法學知識與英文 72 法學知識與英文 78 天氣學 81 天氣學概要 83 大氣測計學 57 大氣測計學概要 45 大氣動力學 51 大氣科學概要 75 應用數學 40 微積分 72 大氣物理學 53 氣候學 58 ---------------------------------------------------------------------------- 總成績: 58.73 總成績: 69.50 錄取標準:57.53 錄取標準:63.67 ---------------------------------------------------------------------------- 四、科目準備心得: 共同科目部分可以多方參考版上不同人的建議,選擇對自己最得心應手的方式;至於大氣 的專業科目方面,我在開始準備的前三周,把過去八年的考古題看過一次,所謂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事先了解過出題的方向,會有利於往後的準備,特別是高考的考題較為靈活, 有時候一題的範圍橫跨許多概念,因此,除了了解會考甚麼外,也了解到怎麼考,事先練 習統整的能力。 ps:據小弟我個人瞭解,氣象科目的出題老師不外乎有大氣系的三間學校(中央 文化 台大) --- 1.國文: 高考 普考 這個科目版上應該很多心得文,作文公文沒有特別突出,就大略講一下自己的作法~ *測驗題方面,測驗題寫了幾年後,覺得還算得心應手,國文底子還ok,就沒有多加琢磨 *公文方面,我自己是去書局選了一本適合自己的書,建議可以選有過去範例的,把基本 的格式背熟之後,多看幾篇例子,然後在考前一周左右,挑個幾次動手寫,一定要動手寫 *作文部分,由於第一年考國考,考前沒有練習,對於類似的題目考試當下腦袋有點空白, 寫了四五頁左右,有說明自己的看法但沒有舉實際的例子;建議考前幾天可以選個過去幾 年的題目,動手寫看看或是畫個架構,讓腦筋潤滑一下。 --- 2.英文及法學知識: 高考 普考 *英文部分,同樣寫過考古題之後,狀況還可以,就沒有多加準備,只利用考前兩三周,把 近八年的考古題寫過一次,維持語感。 *法律部分,自己買了一本坊間的參考書來讀,原本理想狀況是利用最後三十天來衝刺,但 由於時間分配+課業太重,最後利用最後一周著重於憲法的部分,由於有些高中公民課的基 礎,準備起來比刑法民法之類的好起頭,最後五天再把考古題演練一遍,把自己容易忘記 但是容易考的概念寫筆記整理起來;另外,也有聽從版上過去心得文的建議,讀了一下憲 法解釋,未必會命中考題,但是可以對於閱讀法律語言有所感覺,幫助理解。 --- 3.天氣學(高考) 天氣學概要(普考): 可能是我個人專業科目裡面,比較有信心的一科 *閱讀資料:首推 台大天氣學講義,這似乎也是大部分人準備天氣學的主要教材,另外,有 些概念,透過google大神,也能搜尋到其他學校的講義,可以參考。 *準備方式:天氣學我個人非常建議要寫過考古題,無論是哪間學校的老師出題,天氣學考 試的範疇不外乎天氣學講義中的章節,特別是講 氣團與鋒生、氣旋與旋生、颱風、垂直耦 合的應用 的這幾個章節的主要概念,出現頻率較高。先把天氣學講義讀過一遍之後,開始 著手寫考古題,並整理成自己的筆記;碰到推倒,一定務必要寫過一遍而且要了解其中的 物理意義;碰到要畫圖,也切記要動手畫過,不要只用看的,尤其小弟我的畫圖功力實在 異常糟糕,練習畫圖這邊對我來說甚是重要。考前幾天務必要把重要的推導親手寫過一遍 ,幫助複習。 --- 4.大氣測計學(高考) 大氣測計學概要(普考): 普考有點悲劇的科目,這科目非常吃記憶力,考運成分也有,要記的範圍很廣,如果有命 中到某個儀器比較熟的,可能分數就比較有利...否則,就是盡量記憶吧!!! *閱讀資料:我自己只讀了氣象局人員的觀測手冊,看過版上心得文,大家也有推薦 劉明揚老師的書 大氣測計學。 *準備方式:看過命題大綱之後,發現要考的東西真的好多阿orz(倒),觀測手冊又異常的厚 最後我自己是每天規劃固定看某個分量,並且搭配考古題,順便整理筆記,寫成自己的敘 述方式,幫助記憶。盡量多記多背,考前一兩天要把東西都翻過一次,知道基本的一些觀 測儀器大略的操作方式和概念。普考當時看到的儀器剛好是我沒有背到的(20分直接飛掉.. .QQ),建議可以利用零碎時間例如通車時間來背誦,完全背多分的概念...。 至於高考還會考衛星還有雷達,這部分我一樣只有完成考古題並且查資料,衛星部分也有 中文書可以參考,不過內容對我來說是比較艱澀;雷達的部份的話大部分在網路上應該都 找的到資料。 --- 5.大氣科學概要(普考): *閱讀資料:無,考古題+搜尋以前上課資料和網路 *準備方式:由於這科考的東西包羅萬象,小從海陸風、山谷風,到颱風、鋒面,甚至到聖 嬰現象都可能出現...,但是考題本身並不會問太過深入的概念(其實就是考大氣常識),我 自己的準備方式就是把手上的考古題全寫過一次,分不同的單元整理,如果有相關聯的概 念,則可以稍微連結整理起來,有時也會讓其他科目受惠。 --- 6.微積分(普考): 小弟我普考最頭痛的一科,雖然大學學過微積分,但是畢竟是大一的事情,大二之後修課 用到的微積分也只是範圍的一小部分,重新準備起來耗時耗力,一開始寫考古題還差點失 去信心放掉...。 *閱讀資料:坊間參考書,挑一本適合自己且順眼的,然後對自己眼睛好一點,別買字太小 的,這樣閱讀起來和看推導也比較順眼,也盡量要買有詳細解答的,後來沒有詳解只有數 字,真的會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 *準備方式:寫考古題碰壁之後,就從基本的單元一步步開始看,每個單元挑個幾題簡單例 題練習,如果有些需要記憶的公式或是微分積分方法,可以整理成筆記。當然,考試的題 目難度大多比基本題難,這個步驟主要是讓腦袋中微積分的感覺回來一些。再來,我自己 開始練習寫考古題,由於沒有標準答案,有時候還真的無法全部解出來~囧;如果發現某 個概念十分不熟,可以找微積分書中的類題來練習,考前兩三周記得每篇要規劃一到兩個 小時寫數學,這個概念我在準備應數的部分也會再提一次。 --- 7.應用數學(高考): 剛開始最為頭痛的就是這科,最後分數也不太好看...大學的時候應用數學因為某些因素都 自己念,結果就低空飛過,不過這是題外話。這科目有時候考太難的時候,可能大部分人 分數都不太好看,雖然普遍低分也代表可能這科不是大家強項,但是反過來說,如果能穩 穩拿個基本分,是一個很好贏過別人的機會,雖然我沒做到啦... *閱讀資料:坊間買的參考書,也是自己適合就好,記得也是買詳解多的比較妥當。 *準備方式:看過考古題後,發現還蠻著重在微分方程、向量相關微積分、傅立葉、拉普拉 斯轉換...等等,所以花最多的心力在微分方程和向量微積分上。(這科其實原本想當放掉 的科目,不過同學鼓勵我好歹把重要的章節弄熟,拿個基本分數) 這科我想建議的是,考 前兩個月,每天撥出至少一小時算數學(如果有準備普考微積分也要),自己高中時期之前 就是用這種方式維持手感,覺得蠻不錯的,至少考試當時不會對數字陌生。40分也算有達 考前自己訂的最低目標了。 --- 8.氣候學(高考): 範圍最大有點難準備的一科,看到考古題的當下,心裡面想的是:"怎麼都跟我學的氣候學 不太一樣0.0。" 氣候系統很廣,考題很包羅萬象,很多都要彙整多重概念,建議把考古的 內容作筆記整理,大部分都很難在一個地方找到標準答案,有時候可能是兩三個觀念結合 一起出,所以彙整能力也很重要。我大多查網路、查過去講義、查論文...等等,盡量找出 答案。個人認為,要多多注意熱帶波動、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相關週期和震盪(例如:聖嬰 現象ENSO、NAO...)等等,可以多加琢磨。 --- 9.大氣動力學(高考): 十分重要的一個科目,十分重要的一個科目,十分重要的一個科目(很重要) 準備這科的同時,也是為其他科目打基礎,可說是大氣科學的最基本內功。 *閱讀資料:Holton原文書CH1-CH7、斜壓不穩定、大氣環流(以上為第四版) Holton中文譯本 中央大氣大動講義 *準備方式:分兩部分來說,大動前六章為大動上,我自己原本大三就整理了一套筆記,因 此我就是按照自己的筆記為主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讀課本原文書,碰到太複雜的推導 就去看中央的大氣講義,成效還算不錯。大動下的部分,主要重要的概念有幾個,波動的 部分建議自己整理筆記,把不同波動分門別類;斜壓不穩定的部分則需要把整個理論物理 意義至少弄熟,基本的物理符號也要懂;全球環流的部分我是看自己大動上課的筆記,加 上閱讀中文譯本。大動也建議把近年的考古題寫過一次,注意,如果不同學校出題,有時 候物理符號會有點差異(方程式本質不變啦XD),可以多多演練。 --- 10.大氣物理學(高考): 這科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雲物理學,一個是大氣輻射學,但是我比較沒有甚麼心得@@ *雲物理學部分,我先閱讀大學雲物理上課的講義,大略複習之後,開始寫考古題,碰到不 會的部分就上網查,或是查書(推薦王寶貫老師的 雲物理學),也是需要多背誦的科目。 *大氣輻射學部分,由於手上沒有完整清楚的講義,我自己是寫考古題,並且去查不同概念 和方程式的物理意義。建議如果要查的話,曾忠一老師的大氣輻射 會是不錯的參考資料 來源。 --- 五、結語: 呼~這篇打了好久,以上就是小弟準備大約半年的心得,給大家參考參考。今年還有看到榜 首還有實驗室學長的分享,覺得都很有參考價值! 一路走來覺得運氣很好,同時要兼顧研 究和研究室的事情真的有點累,所以更謝謝自己考前可以得到很多面向的幫助。 祝福有意願想考氣象高考普考的板友們,可以順順利利考到理想的分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77.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443711807.A.117.html ※ 編輯: jasonccr (118.168.77.234), 10/01/2015 23:05:33

10/01 23:11, , 1F
唸這科系若沒走公職或學術研究,出社會也很難找到工作吧
10/01 23:11, 1F

10/01 23:25, , 2F
10/01 23:25, 2F

10/02 00:25, , 3F
恭喜,我也是考氣象,考了兩年(嚴格說起來是三年XD)都沒上
10/02 00:25, 3F

10/02 00:25, , 4F
希望明年會上!
10/02 00:25, 4F
謝謝 期待明年有好消息 或是看到GK大的心得文

10/02 00:26, , 5F
恭喜
10/02 00:26, 5F

10/02 01:41, , 6F
10/02 01:41, 6F

10/02 02:12, , 7F
也不會難找的。台大理工科,很多產業都會歡迎的XD
10/02 02:12, 7F

10/02 07:28, , 8F
推,今年分享氣象的心得文真是大爆炸。請問原po有收集擬
10/02 07:28, 8F

10/02 07:28, , 9F
答過的考古答案可提供參考嗎?:-D
10/02 07:28, 9F
目前還沒有整理起來耶@@...目前研究太過忙碌 如果之後有機會我再把有參考價值的整理起來> <

10/02 07:31, , 10F
高考分析除了天氣和氣候學外,幾乎是靠共同科目把成積拉
10/02 07:31, 10F

10/02 07:31, , 11F
起來的@_@
10/02 07:31, 11F
我也有一點意外XD

10/02 08:14, , 12F
今年氣象文大爆炸 好多人分享 好開心
10/02 08:14, 12F

10/02 09:33, , 13F
氣象要起飛囉!!!!
10/02 09:33, 13F

10/02 11:52, , 14F
學弟推~~~
10/02 11:52, 14F

10/02 11:58, , 15F
拿個預報員證照很酷。Y
10/02 11:58, 15F

10/03 13:23, , 16F
優質好文 推~
10/03 13:23, 16F
※ 編輯: jasonccr (118.160.89.168), 10/09/2015 22:17:08 ※ 編輯: jasonccr (223.137.65.236), 12/07/2016 19:24:49 ※ 編輯: jasonccr (118.160.94.198), 12/07/2016 19:26:04
文章代碼(AID): #1M3Ki_4N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