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考題] 102普考經濟學概要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Hi! 新年快樂)時間10年前 (2014/01/03 02:53), 編輯推噓5(5018)
留言2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EDWARDS (愛德華)》之銘言: : 題目提到 "總需求分析" , "物價上升", "調到新均衡" : 由上面三個關鍵字推測這題推導如下 : (以總供需圖(含長期垂直LAS)分析) : 一開始處於長期均衡 : 今因不明總需求面因素(AE↑), : 短期下使AD右移,P上升,y上升, 達新均衡點 : 新均衡點存在膨脹缺口 : 長期下,要素需求增加,要素價格上升,SAS左移 : 造成P↑→(M/P)↓→R↑→I↓→AE↓→y↓ : 最後y回至原均衡,P上漲至新水準 : 選項分析 : A. 達成均衡過程中AE有上移過(一開始) : B和D. y先上升後下降,所以L(R,y)曾增加再減少 : C. 從頭到尾P都在上升,所以M/P一定是減少的 : 考普考時這題我也不會 : 以上是看到答案後硬湊出來的 : 請指教 : ※ 引述《vughmpqdo (南極羊)》之銘言: : : 102普考經濟學概要 第38題 : : 38. 在總需求分析中,經濟體系因物價上升,而調整到新均衡的過程中,不會發生: : : A. 總支出線上移 B. 實質貨幣需求增加 : : C. 實質貨幣供給增加 D. 實質貨幣需求減少 : : 答案:C. : : 老實說 這題我連題目都看不太懂(囧) : : 題目是單純想問物價上升不會發生什麼事而已嗎? : : 我有看某補習班的解答 只有一行 : : 即 P↑→(M/P)↓→R↑→I↓→AE↓→y↓ : : 還是不懂怎麼解釋答案 : : 煩請高人指點 謝謝^_^ sol:總合需求曲線是是假設其他條件不變(自發支出,名目貨幣供給不變),在不同物價水 準下,其所對應的總支出,即AD線。可由IS-LM導出。 依題意總需求分析中,經濟體系因物價(P)上升,使(Ms/P)減少,LM/P0左移至 LM/P1 。 1.當物價P0時,IS及LM曲線分別為IS/P0及LM/PO,其交點A,總支出Y0。 2.當物價P1時,Ms/P1減少,LM/P0會左移至LM/P1,但在不考慮皮古、財富、貿易效果,IS/P0不變,等於IS/P1,則LM/P1,IS/P1交點B點,總支出Y1,則: (1)利率(r)上升,造成I下降,總支出AE減少,總產出(Y)減少。 (2)利率(r)上升,造成Ls減少。 (3)總產出由(Y0減少至Y1),造成Lt減少。則 L(減少)=Ls+Lt 3.在調整新均衡的過程中,可使用自發支出增加(IS右移)或名目貨幣供給增加(LM右移): (1)自發支出增加,使IS/P1右移至IS'/P1,LM/P1交點D點,造成r上升,總支出AE增 增加,總產出增加(Y1增加至Y2)。則 A.利率(r)上升,造成Ls減少。 B.總產出由(Y1增加至Y2),造成Lt增加。則 L(增加)=Ls+Lt (2)名目貨供給增加,使LM/P1右移至LM'/P1,IS/P1交點K點,造成r下降,投資I增 加,總支出AE增加,總產出增加(Y1增加至Y3)。則 A.利率(r)下降,造成Ls增加。 B.總產出由(Y1增加至Y3),造成Lt增加。則 L(增加)=Ls+Lt 4.圖:http://ppt.cc/Gd7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114.228

01/03 10:35, , 1F
你得分析怪怪的,如果Ms增加,LM右移,AD右移,P增加
01/03 10:35, 1F

01/03 10:36, , 2F
你的LM會不會回到原點
01/03 10:36, 2F

01/03 10:38, , 3F
應該是會在圖形的右邊,但Y0<Y2<Y1
01/03 10:38, 3F

01/03 10:39, , 4F
LM不會回到原點,但在原Y0的右邊,但小於Y1
01/03 10:39, 4F

01/03 10:46, , 5F
我有疑問 何謂新均衡? 物價上漲後 不就有一個新均衡點了
01/03 10:46, 5F

01/03 11:11, , 6F
新均衡是想調什麼?不懂為什麼要有3.?
01/03 11:11, 6F

01/03 12:00, , 7F
P會上漲的可能是IS右移或LM左移,
01/03 12:00, 7F

01/03 12:01, , 8F
打錯了
01/03 12:01, 8F

01/03 12:02, , 9F
IS右移或LM右移,造成AD右移,P上漲
01/03 12:02, 9F

01/03 12:02, , 10F
他是指P上漲的可能性
01/03 12:02, 10F

01/03 12:04, , 11F
我好像記得LM右移造成的P上漲,會使LM又左移回到原來
01/03 12:04, 11F

01/03 12:04, , 12F
只有IS右移的P上漲,會變成Y0<Y2<Y1
01/03 12:04, 12F

01/03 12:05, , 13F
IS右移的幅度大於LM左移的幅度
01/03 12:05, 13F

01/03 14:45, , 14F
首先LM因物價上升(P0至P1),產生實質貨幣餘額減少,移至
01/03 14:45, 14F

01/03 14:49, , 15F
LM/P1,與IS/P1交會在B點,產生r1上升r2,I減少,AE減少,
01/03 14:49, 15F

01/03 14:53, , 16F
總產出Y0減少Y1,L因所得減少,利率增加減少。此時政府可
01/03 14:53, 16F

01/03 14:57, , 17F
採取自發性支出增加,或者名目貨幣供給增加,使AD右移,
01/03 14:57, 17F

01/03 15:00, , 18F
採自發性支出增加IS右移至IS'在P1水準下,造成r2上升r3,
01/03 15:00, 18F

01/03 15:05, , 19F
AE增加,總產出由Y1增加至Y2,L因所得增加增加;或採名目
01/03 15:05, 19F

01/03 15:11, , 20F
貨幣供給,LM右移至LM',在P1物價水準下,IS/P1交會K點,
01/03 15:11, 20F

01/03 15:16, , 21F
,r2下降r4,造成I增加,AE增加,Y1增加Y3,實質貨幣供給
01/03 15:16, 21F

01/03 15:19, , 22F
未增加,L因所得增加,利率下降增加而增加。
01/03 15:19, 22F

01/04 01:34, , 23F
這一題原PO的推文有人解答了 還算淺顯易懂
01/04 01:34, 23F
文章代碼(AID): #1InRMvsV (Examination)
文章代碼(AID): #1InRMvsV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