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高考三級 公平交易管理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我是素食寶寶N ﰠ )時間17年前 (2007/08/22 17:0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高考三級公平交易管理科心得簡介 考試科目(專業部分)計6科,可分為兩大部分: 法律:民法、行政法、公平交易法 經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行銷學 考試簡介 有關公平交易管理科的國家考試,就個人所知可追溯至 民國82年或83年,當時或許是因應公平交易委員會的成立, 在高考二級部分開設有「公平交易管理科」,民國85年後則改列 高考三級,當時考科還包含「公司法」,近2年則配合高考三級 由二試改為一試,刪除「公司法」一科,但將「民法與行政法 」分成「民法」、「行政法」2科,所以目前本科考試的專業科目就是上述6科。 此外,經濟部不定期舉辦之「專利商標審查人員特考中的商標審查組」 考題也有「公平交易法」、「行銷學」、「行政法」、「民法」等科目, 算是性質較為相近的公職考試,相關考古題目也可參考。 由專業考科可發現,法律與經濟、管理科目各佔一半, 本科考生也多為法律或經濟背景之大學生或碩士生,參照近年上榜考生中, 多有於大學時期作經濟與法律的跨科際學習(從選修學分、輔系、雙學位、 甚至大學唸法律,研究所改唸產業經濟等情形不一而足), 因此,有志於此科的考生,應多加利用大學或研究所時期, 針對法律與經濟學等兩大專業考科旁聽或修習相關學分, 當然去補習班選擇特定科目補習,也是一種方法。 考試準備方式建議 鑒於本科考生背景有相當大之差異,因此在準備考試方面, 也會有較不同之方式,以經濟學背景的考生而言,關於「民法」、 「行政法」這兩科就可以選擇去大學、修課、旁聽或直接找補習班補單科, 同理,法律背景的考生在有關「經濟學」這部分,也可以有類似的做法。 至於「公平交易法」、「產業經濟學」、「行銷學」等3科,因為補習班並沒 有開課,因此,除了自修之外,就只有去大學修課或旁聽。 在決定自修或修課旁聽之前,建議考生先將各科考古題列印出來, 並稍作閱讀與整理,最好能試著將歷年考題的可能答案,在相關參考書籍中 加以搜尋整理,如此也方便決定應採用哪幾本書籍當作重點準備參考書。 此外,或許是因為考生背景相差懸殊,個人以為每科考試 並沒有所謂絕對的「聖經」存在,不同背景的考生在法律或經濟科目 所能閱讀與準備書籍難度有相當大的差異,想上榜的考生, 除了要力保自己的弱項不要失分太多之外,還應將自己的強項有效發揮, 如此截長補短,方有上榜的契機(以網路上的成績分享與自身經驗來看, 歷年最低錄取分數約在58分左右,但上榜者考試科目強弱項高低分 卻可有高至70多分低至20多分,有多達四五十分的差距, 高上補習班有篇心得文章可參考http://www.get.com.tw/goldensun/), 以下簡略介紹專業科目: 經濟學 經濟學近2年來,已經從早期的4題申論題,改為2題申論題(佔50分)、 25題選擇題(佔50分),個人本身是經濟背景,在準備考試時, 主要參考張清溪等4人的「經濟學原理」、謝登隆「個體經濟學」、 「總體經濟學」、張守鈞「個體經濟學」為參考科目,這些書其 實就是筆者大學時期修課唸過的書(現今經濟學原理、個體經濟學、 總體經濟學坊間教科書種類繁多,就看考生程度與背景可自行選擇), 雖然看起來很多,不過,唸起來倒是還好, 相信目前大學經濟系學生應該唸的更多吧, 例如:有人會推薦楊雲明的「個體經濟學」、 賴景昌的「總體經濟學」,甚至是張守鈞的「天龍八部」等書籍。 簡言之,此科對經濟學系學生而言,除了要稍微熟悉選擇題的考試方式, 力求選擇題高分外,兩題申論也應盡量完整回答,以力求高分。 特別是就往年考試分數觀察,經濟系學生在經濟分析上可拿到的高分, 較法律系學生在民法與行政法上可拿到的高分還高 (這或許是不同考科的閱卷者給分標準與分配情況不同使然), 再者,本科考生中每年多有各校經研所或產經所考生, 在錄取名額有限下,答題定要力求完整,以求高分。 此外,這科其實涵蓋了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兩大範圍, 考生如果肯下工夫,應可整理近10年來相關國家考試題目 之章節分布與題型變化,如此當能更加掌握重點,至於答題與 準備重點大多在於,文字、數學、圖形,三者的完美搭配, 一般而言,考題多會涉及數學模型計算、圖形曲線變化, 這種題目如果在答題時,能將「文字、數學、圖形」三者作完美搭配陳述, 才能掌握高分。 產業經濟學 本科中文參考書約略有下列幾本: 1.正中出版社 薛琦編 產業經濟學 很薄一本 2.遠東經濟評論社 蕭峰雄著 產業經濟學 藍色皮 3.空大出版社 蕭峰雄著 產業經濟學 與第二本差不多 4.雙業書廊 陳正倉等四人著 產業經濟學 5.管理經濟學(坊間版本很多,建議可參考 方博亮、林祖嘉版本) 前3本年代久遠,惟仍有些許參考價值,一般考生 可以第四本作為入門書,但是該書許多部分講解仍不夠深入, 則可再參考其他4本,或建議再參考坊間「個體經濟學」中 有關廠商理論部分章節的論述, 例如:張守鈞、楊雲明、莊春發等教授之個體經濟學。 行有餘力者,非常建議閱讀莊春發教授的「反托拉斯經濟學」上、下冊 雖然較為學術,但內容相當豐富,且與公平交易法也高度相關。 產業經濟學歷年考題不外獨占、寡占、完全競爭的理論模型探討 或比較分析,另外也常見有廠商定價策略、價格歧視、廠商合併、 分割、市場結構、市場力量、與市場集中度等名詞解釋考題, 其出題範圍算是相當明確。只是在考題範圍不大, 又不能與考古題太過相似下,考題愈見靈活 經濟之時事評析也可能成為考試重點。 再者,也偶有與公平交易法規定相結合出題。 此科考題據筆者推測多為國內經研所或產經所教授所出, 加上坊間並沒有相關補習,因此, 如能在大學或研究所時期修習或旁聽相關課程,當是最佳選擇。 此外,國內相關經濟學期刊、公平會出版之季刊、 舉辦之學術演講、競爭政策通訊等期刊文章,也可能成為出題者參考重點。 至於筆者為何會推薦參考方博亮、林祖嘉著的「管理經濟學」一書 或是其他管理經濟學書籍,主要原因是在於筆者當年考完之後, 才發現某些題目的答案,在管理經濟學部分也有相當詳盡的介紹, 對於許多名詞解釋(如各種定價策略) 可能較上述產業經濟學書籍更為深入, 且該書列有相當多實務案例,與產業經濟學甚至是行銷學、 公平交易法一起搭配閱讀相當不錯, 考生可自行選擇與產業經濟學考題較相關的部分作閱讀或加強, 至於哪些是相關的部分,就請以考古題作為判斷基準。 舉例而言:就「整批出售」(bundling)又稱「搭售」而言, 產業經濟學著重於其福利經濟分析、數學模型圖形的推導; 行銷學與管理經濟學則可能著重於,事業如何在不同市場狀態下 採行不同的搭售策略; 公平交易法則又著重於,事業搭售行為是否違法的要件分析。 最後對於想拿高分的考生作個提醒,答題時,除綱舉目張外, 數學推導、圖形輔助、文字敘述三者須相輔相成才可能得高分, 且除題目所明示之變數外,字行假設之英文代號一定要說明清楚 (筆者連D代表需求曲線、S代表供給曲線、P表示價格、Q表示數量, 都有清楚的著明), 圖形的曲線與交點也要力求清楚明確。為避免塗改, 最好先在題目紙上作好草圖,確認無誤後再寫上去。 行銷學 坊間有關行銷學的書種類非常多(考生可以去重慶南路各大書店 行銷學專櫃前翻閱各種版本, 甚至坊間也常有行銷學的科普書籍不斷問世, 例如:紫牛、藍海策略、綠色行銷等商管書籍), 這其中以科特(Philip Kolter)所寫的書,算是考試聖經,但其著作甚豐、 版本各異,筆者建議以 方世榮翻譯,東華書局出版的『行銷學原理』最新版,或 方世榮翻譯,東華書局出版的『行銷管理學』最新版為準。 不過Philip Kolter有與國內學者合寫行銷學原理, 其中採用了許多亞洲案例,也可供參考。 本科並無特別技巧,建議第一次閱讀,只求完全理解理論、 專有名詞與案例之涵義,無須強記。待讀完一遍並比對歷年考古題後, 再依序整理各章重點,方便考試記憶。 以考古題而言,出題方式不外:名詞解釋、理論與行銷方法過程, 準備方向大致如此。 作答時,條列分明、畫表輔助等是加分技巧, 若能舉一生活週遭實例說明也不錯。 由於只考四題各佔25分,考兩小時。因此一開始無須立刻動筆, 先看看這四題考哪些內容,有無容易忘記之要項 可先行將重點寫在題目卷上,以免忘記。 衡量各題難易長短與自己能寫的多寡後再從容下筆。 想清楚再寫,以免後來又塗塗改改, 另外每題約花25分鐘,再留一點時間檢查錯別字。 專有名詞若能中英文對照, 並寫出提出相關理論之學者與年代,也是拿高分的技巧。 最後,本科內容與產業經濟學、公平交易法皆有相關之處, 如: Porter的五力分析模型 在產業經濟學與公平交易法的實務分析中, 另外,這科近兩三年考題或許是因為不能與之前考題重複, 所以越來越靈活,坊間許多新穎的行銷觀念也常成為考試重點, 如果還在大學唸書建議可以去旁聽或修課, 畢竟本科投資報酬率極高,考前應熟讀 (聽說這科有上榜考生成績高達99分喔, 不過這位強者自然是出分不凡-台大管學院高材生) 公平交易法 本科考生上榜後90%以上都將至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任職, 從事公平交易法案件之查處, 因此,本科目可說是重點中之重點, 即使非法律背景者,也應當花相當心思加以準備, 以免屆時考上從事相關工作後, 才赫然發現不符自身興趣又想求去浪費許多時光。 公平交易法坊間相關參考書籍不少,但各大書店出售者並不完整, 筆者建議考生可抽空至公平會競爭政策中心參觀 (地址:台北市北平東路30號2樓,北平東路與紹興北街交叉口 ,靠近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6號出口)該中心環境優良, 有關公平交易法之藏書最豐富完整, 另有關產業經濟學部分也有相當之藏書可供參考。 公平交易法相關書籍版本很多,如:賴源何、何之邁、黃茂榮、 廖義男、徐火明、簡榮宗、劉孔中、黃銘傑、吳秀明、陳櫻琴、 莊春發、范建得等人都有專著。公平會自己也有「認識公平交易法」。 因為書籍很多,我建議考生可以先看公平會出版的「認識公平交易法」一書, 先弄清楚法條架構與案例,等到較熟悉後再找上述一本書深入。 或許是公平法法條太少,出題者歷來命題絕少直接以法條出題, 多是由許多法條修訂時之期刊文章理論專書,或實際案例處分標準來出題, 由於法條少,考題多不只考公平法內容,而是涉及到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 甚至是公平會所制定的各類規範說明與處理原則, 這些法條在公平會的網站中都有,如果對照考古題會發現, 其實有些題目就是取材自這些規範說明或處理原則。 因此時常瀏覽公平會網站,訂閱其電子報,甚至報名參加 公平會所舉辦之學術演講、公平法研習班等活動, 留意公平交易季刊或競爭政策通訊等刊物的期刊文章,這些都可能對考 試或是日後上榜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說實話,這科我個人考的分數很不理想,檢討起來大概是對於 某些案例式考題無法適應,這部分,其實可以透過蒐集大學或研究所 之公平交易法考題與修習相關老師的課程作加強, 例如旁聽台大法律系廖義男教授的公平交易法, 或是參考各校法研所經濟法組的競爭法相關考題。 民法、行政法 這兩科並非筆者的專業,加上範圍都非常廣,還請其他人來分享準備心得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06.249

08/24 13:30, , 1F
PUSH~~~`應該要M起來..
08/24 13:30, 1F
文章代碼(AID): #16o_j5B8 (Examination)
文章代碼(AID): #16o_j5B8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