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McLaren與Honda可能將合作開發道路用車

看板EuropeanCar作者 (不要射在裡面啦!)時間11年前 (2013/08/01 17:14), 編輯推噓15(15034)
留言49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年稍早,Honda宣布將會以引擎的提供者和McLaren Racing攜手回歸2015年的F1賽季, 這兩間公司在1988-1992年曾經享受過彼此合作之下的甜美結果,那段時間贏得了四個車 手冠軍以及四個廠隊的冠軍榮耀。 而除了是賽事上的夥伴,現在兩間公司也透露了將會有更深一層的合作關係,這層合作關 係很有可能會發生在McLaren的量產車開發之上。 雖然目前雙方的合約純粹僅止於F1賽事的合作,但是彼此都在尋找更頂尖的汽車科技並且 和對方保持著開放以及分享資源的態度,McLaren表示目前在道路用車的開發上並沒有合 作夥伴,不過Honda會是一個填補此空缺很好的對象;並且說明,即使雙方開始在道路用 車進行合作,但是要真的看見成果,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目前McLaren正在開發新的車款也就是P13,目標對手將會是Porsche 911,不過Honda並未 涉入此車款的開發計畫。以目前這間公司的產品線來看,MP4-12C已經上市了一小段時間, P1則是發表不久,剩下的P13則還處於開發階段的初期,所以還需要不少日子才能看見 這輛新車款的真面目。 McLaren也表示目前尚未有任何確定的道路用車合作消息,不過雙方對於這個可能性都採 取開放的態度。 http://incar.tw/mclaren-and-honda-discuss-road-car-collaboration -- 越說越神 nismo GT-R傳出兩秒論 預期會在2013年11月22日~12月1日於東京車展登場的nismo GT-R,也有越來越多的新報導 流出,而在眾多傳言中,來自英國Auto Express的「兩秒論」,應該算是最受注目而且誇 張的。 根據他們宣稱,已經在日前的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活動中,得到來自原廠內部人 員的資訊,表示nismo GT-R的性能將會強悍到令人驚訝,甚至可以在2秒整就完成 0~60mph(約96kn/h)的衝刺;如果照這個數值推斷,本車要從靜止狀態加速到100km/h,也 僅需要約2.1秒,甚至比Bugatti Veyron Super Sport還要快,不但相當瘋狂,也簡直已 經超越了大多數車迷對這個層級性能車款的認知。 如果真的以兩秒為目標,除了引擎輸出必需強化之外,或許還要搭配電子輔助動力會比較 可行。 不過Auto Express對相關的消息顯然深信不疑,除了指出nismo GT-R在2014年上旬就會 抵達英國之外,也已經評估了約10萬英鎊(以上)的報價。 回顧今年稍早,nismo GT-R首度傳出量產計畫,並在5月份得到Nissan副董事長Andy Palmer確認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快的GT-R」;更進一步地,原廠接著還在6月份表示,將 會把紐柏林跑道的單圈耗時壓在7分18秒,預期能超越一干身價數千萬或甚至上億的悍將。 如今這個兩秒論傳出,震撼的除了車迷之外,說不定連Nissan自己也要嚇一大跳。 http://www.channel-auto.com/ai_3_9054.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8/01 17:18, , 1F
沒上熱熔胎有辦法兩秒?誰來算算輪胎抓地力的理論值?
08/01 17:18, 1F
※ 編輯: Santander 來自: 114.35.240.191 (08/01 17:27)

08/01 17:27, , 2F
P13名字取的不好
08/01 17:27, 2F

08/01 19:56, , 3F
之前AMS改裝的1800ho GT-R用影片鍵盤測100加速約1.8秒
08/01 19:56, 3F

08/01 21:14, , 4F
F1 麥隊今年的成績真的是...
08/01 21:14, 4F

08/01 21:19, , 5F
MP4-28 0-100不知幾秒
08/01 21:19, 5F

08/01 22:57, , 6F
也要兩秒多吧,不過F1 0-300就滿驚人了 XD
08/01 22:57, 6F

08/01 23:43, , 7F
GT-R加上F1技術強廠的組合應該不容小覷...
08/01 23:43, 7F

08/02 00:26, , 8F
F1 100~200 比0~100還快...
08/02 00:26, 8F

08/02 16:07, , 9F
GT-R的理念和F1是背道而馳的
08/02 16:07, 9F

08/02 23:47, , 10F
可以說說為何GT-R和F1理念不同呢?
08/02 23:47, 10F

08/02 23:54, , 11F
簡單說一個是輕量化後驅,空力下壓,一個是車重創造足夠抓地力
08/02 23:54, 11F

08/02 23:55, , 12F
再用強大四驅去達成操控表現
08/02 23:55, 12F

08/02 23:58, , 13F
哪有用車重增加抓地力這招
08/02 23:58, 13F

08/03 15:49, , 14F
開發者說的,意思應該是↑正向力x固定的磨擦係數的意思吧
08/03 15:49, 14F

08/03 15:53, , 15F
可能我講的有誤差,原文是"GT-R並不一昧追求馬力重量比,而是
08/03 15:53, 15F

08/03 15:53, , 16F
從驅動效率與輪胎抓地力為出發點,甚且認為如果車子沒有達到
08/03 15:53, 16F

08/03 15:54, , 17F
一定的重量,輪胎對地面的驅動性能難以發揮,必須要充分運用
08/03 15:54, 17F

08/03 15:56, , 18F
大自然的「重力」將車輛緊緊壓在地上...." 不過也可能是車重
08/03 15:56, 18F

08/03 15:57, , 19F
不低的事後解釋, 總之就是跟F1的後驅高馬力重量比,空力下壓力
08/03 15:57, 19F

08/03 15:59, , 20F
完全不一樣
08/03 15:59, 20F

08/03 16:24, , 21F
車重增加的抓地力 與車重增加的慣性 剛好抵銷
08/03 16:24, 21F

08/03 22:15, , 22F
了解
08/03 22:15, 22F

08/03 22:45, , 23F
其實連GTR的Vspec還有nismo版本都在減肥就看出水野大
08/03 22:45, 23F

08/03 22:45, , 24F
叔的矛盾
08/03 22:45, 24F

08/03 22:47, , 25F
GTR的強大大部分來自媲美外星黑科技的超強抓地AWD
08/03 22:47, 25F

08/03 22:50, , 26F
F1如果不限規則的話.redbull一定會認真考慮拿GTR的atte
08/03 22:50, 26F

08/03 22:50, , 27F
sa ets系統用在F1的可能性
08/03 22:50, 27F

08/03 22:53, , 28F
因為除了車重外.awd系統跟F1的空力.動力理念並沒衝突
08/03 22:53, 28F

08/04 02:54, , 29F
但車重就是很大的因素呀,尤其GT-R還用了兩根傳動軸,配重概念
08/04 02:54, 29F

08/04 02:55, , 30F
也差很多,另外就是動力要導至前軸應該會強烈干擾空力,RedBull
08/04 02:55, 30F

08/04 02:57, , 31F
完全不考慮規則限制的設計X2010也沒用四驅....
08/04 02:57, 31F

08/04 03:38, , 32F
用特製的超寬胎 應該能解決0100抓地力問題
08/04 03:38, 32F

08/05 00:09, , 33F
如果是後置引擎.attesa ets沒理由用到2根傳動軸.然後X2
08/05 00:09, 33F

08/05 00:09, , 34F
010沒用4驅應該是為了讓車重心低搞的車太低沒空間塞awd
08/05 00:09, 34F

08/05 00:09, , 35F
的問題
08/05 00:09, 35F

08/05 00:16, , 36F
至於配重.因為一般市售車前後空力效應沒差太多所以幾乎
08/05 00:16, 36F

08/05 00:16, , 37F
都追求5:5.賽車可以配合前後空力效應取參數.但多了awd
08/05 00:16, 37F

08/05 00:16, , 38F
系統車重心偏後其實後天再靠空力去配合先天車重也可以
08/05 00:16, 38F

08/05 00:16, , 39F
做到
08/05 00:16, 39F

08/05 15:01, , 40F
但在完全沒限制情況下redbull還是沒選擇四驅..也許他們不熟吧
08/05 15:01, 40F

08/05 15:03, , 41F
而且GTR的四驅就是為了配合前置引擎來配置的,再加上重量因素
08/05 15:03, 41F

08/05 15:07, , 42F
還是覺得跟F1理念差很多....r大講的比較像要配置四驅的妥協 ?
08/05 15:07, 42F

08/05 15:18, , 43F
所以其實我的點在於現在賽車規則的方向會影響車廠科技
08/05 15:18, 43F

08/05 15:18, , 44F
研發的走向.目前F1走向不適合發展awd,所以車廠沒有專
08/05 15:18, 44F

08/05 15:18, , 45F
精awd方面的F1賽車技術.但不是awd無用論.只是發展走向
08/05 15:18, 45F

08/05 15:18, , 46F
的問題
08/05 15:18, 46F

08/05 15:20, , 47F
“抓地力”就是賽車最初衷的物理優勢
08/05 15:20, 47F

08/05 15:23, , 48F
其他方法的確也能達到增加抓地力.但awd也是一個增加抓
08/05 15:23, 48F

08/05 15:23, , 49F
地的很直接方法
08/05 15:23, 49F
文章代碼(AID): #1H-YRtnl (European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