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BMW X1 concept露出

看板EuropeanCar作者 ( )時間15年前 (2008/10/02 23:27), 編輯推噓4(4011)
留言1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推 gensty:車身縮小 犧牲的還是後座空間 像EX37嗎 10/02 21:02 : 推 KubicaRobert:後座空間再縮,恐怕正後方撞擊安全係數會大大降低?! 10/02 21:21 : → zeta:正後方撞擊的關鍵不在後座空間喔~ 10/02 21:45 : 推 MartinHouse:zeta大大,願聞其詳~ ^^ 謝謝~ 10/02 22:43 我來代回一下好了 有錯請各位指正 現在比較大的撞擊測試機構 包括EuroNCAP,IIHS-HLDI, NHTSA 等等 只有IIHS在做後方撞擊測試 參考下面的網頁的Rear Crash Test http://www.edmunds.com/ownership/safety/articles/43804/article.html 而且因為這些撞擊測試中後座都是沒有坐人的 所以後撞也都集中在觀察頸椎的保護上 而KubicaRobert板友提到的後座空間 其實如果乘客車廂(包括前後座是一體的)的結構夠強 不論前後撞擊都不應使車輛的前後空間被壓縮 例如這台敞篷車的橘色部分就是不能被壓縮的 http://tinyurl.com/3ojl6g 因此撞擊後就是這樣子 http://tinyurl.com/5yaaal 上面這張圖的車側有黃藍色的圓形標誌 其間隔在撞擊前都一樣 撞擊後再量測各圓型中心點間距離 就可以知道車室空間被壓縮的程度 要拿5星的話這個可容忍限度應該是非常小的 回到前後撞的問題 前座的部分在後撞方面幾乎只考慮頸椎的傷害 但前撞時乘客前面有方向盤、中控台甚至要考慮引擎、方向機柱侵入車室的問題 所以利用車體的強度、可潰縮和能量傳導設計,加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 各車廠大致可以讓車室前方的壓縮降到最低 而後方的撞擊中並沒有引擎等機件侵入的問題 因此在同樣這張敞篷車的透視圖中 http://tinyurl.com/3ojl6g 也可以看到後方有和前方一樣的黃色可潰縮吸收能量、橘色不變形保護乘客的設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46.149

10/03 00:01, , 1F
kind of professional artical...pump!!
10/03 00:01, 1F

10/03 10:41, , 2F
專業...謝謝! (~大拇指~)
10/03 10:41, 2F

10/03 20:30, , 3F
簡單說因為座位方向的關係,後撞時幾乎沒有座位前方生存空間壓
10/03 20:30, 3F

10/03 20:35, , 4F
縮的問題,只怕撞擊力過猛造成甩鞭效應,故主動頭枕是最重要,後
10/03 20:35, 4F

10/03 20:37, , 5F
廂的長度和潰縮可以減少傳到乘客廂生存區的力量,也就減少甩鞭
10/03 20:37, 5F

10/03 20:39, , 6F
最極端的例子Toyota將推出的超迷你車幾乎沒有後廂,故配置後窗
10/03 20:39, 6F

10/03 20:43, , 7F
氣簾以避免玻璃或外物進入車廂內,而非提供緩衝空間
10/03 20:43, 7F

10/03 20:48, , 8F
EuroNCAP明年也將加入後撞測試,重點也擺在頸部防護
10/03 20:48, 8F

10/03 20:59, , 9F
如果明年iQ能通過美國或歐洲的後撞測試,就更能證明後廂長度不
10/03 20:59, 9F

10/03 21:01, , 10F
是後撞的關鍵......豐田可是以EuroNCAP五顆星為目標呢
10/03 21:01, 10F

10/03 21:04, , 11F
我還蠻期待iQ能粉碎掀背車沒屁股比房車怕後撞的偏見
10/03 21:04, 11F

10/03 21:56, , 12F
"whiplash" 我看consumer report有說後腦杓其實不要枕著
10/03 21:56, 12F

10/03 21:56, , 13F
要隔多遠我就沒印象了
10/03 21:56, 13F

10/04 00:43, , 14F
IIHS是離頭頂3.5吋內 離後腦杓4吋內 主動式頭枕就是這樣
10/04 00:43, 14F

10/04 00:46, , 15F
10/04 00:46, 15F
文章代碼(AID): #18vEXIrD (EuropeanCa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vEXIrD (European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