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未經同意轉錄] [影片] 例行賽G13vs民族

看板EthnosSport作者 (別再浪費時間了)時間13年前 (2011/03/26 10:00),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kenta10 (三尺秋水塵不染)》之銘言: : ※ 引述《kenta10 (三尺秋水塵不染)》之銘言: : : 作者: black1108 (黑) 看板: AT_BASKET : : 標題: [影片] 例行賽G13vs民族 : : 時間: Sat Mar 19 00:35:54 2011 : : Q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hzcyRMxEc0
: 第一節感想。 : 進攻方面: : 1.完全是單兵作戰,跟以前的「掰咖丟三分、其他人看戲」沒什麼兩樣。萬一 : 沒打進,又沒進攻籃板,被反快攻的風險極高。 : 2.後衛的空間拉得不夠開。第一節小強控球的位置時候幾乎要站在三分線上。 : 如此不僅外圍幾乎沒有導球的空間,兩翼的攻勢趨近於零,且內線上中也很 : 難要到球,罰球圈附近沒有被後場的進攻者帶開。 : 3.跟練球時的問題一樣,傳導極為單調。撇開切入後傳出的空檔不算,幾乎都 : 是傳不到兩次就出手。史凱跟文仕各有一球在45度角左右接到剛過半場後衛 : 的傳球就立刻出手,從影片看來都不能算大空檔。 : 4.小強的切入威脅性很棒,但拋投的方式除非命中率極高,還是建議切深點打 : 到籃下。畢竟籃下命中率最高,被犯規的機率也較大。 : 5.走位。我想這跟第一點單兵作戰的問題有關。場上真的有人在走位嗎。 : 6.籃下放球的手感。個人技術問題,自己多努力吧。 : 防守方面: : 1.開局第一球對方就是個大空檔,好在沒進。我記得以前LIVE系列有個數值是 : 「DefensiveAwareness」。這個空檔是奎明的責任,人都走到了45度角卻還 : 在看前方那個最沒威脅性的人。守前場的人請注意。 : 2.卡位。不僅是半場進攻要卡位,對方快攻出手也要卡位。就第一節的比賽而 : 言,卡位的意識亟待建立。籃下是意志力與肌肉的戰場, : 3.同練球時的問題,對方上中沒人守。一分十秒那裡小強的犯規就很冤,對方 : 中蜂怎麼那麼輕易就有拿球的空間?六分二十秒處輕鬆被拿到球然後就開後 : 門得分,底線的防守者完全沒有注意。 : 4.退防速度與回防時的對位。一句話:太慢了。 : 以上內容僅限於第一節 : : Q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l9B1CV_wY
: : Q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21Bwa0uQoE
: : Q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eBb_jviqxE
: : 若蕙語錄:球勒?球在哪裡? : : 這樣會不會被罵啊,因為我都找不到球在哪裡 : : 我覺得他們穿白色球衣看起來腿好短 : :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 : 感謝三位球經幫忙拍影片以及紀錄 : : 你們的聲音帶給我們不少樂趣呢哈哈哈 看了第一節跟其他節跳著看 翁胖講的比較細 我講大概就好 其實都是老問題 講很多次了 講太多就顯得我很碎嘴 想瞭解的就去爬爬以前的文章 最大的問題是場上球員不夠專注 好像都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走位不走位,接應不接應 要不到球也不會v切或要位 傳球者常常停球後才在找人 防守第一線像紙糊的,該補防的第二線卻又在看戲、恍神 好像持球者不在自己的區域就不知道要幹嘛了 禁區也沒清空 讓對方塞一堆大個兒 其次是個人主義,沒有團隊 但偏偏又沒有強如體保生那種能完全主宰比賽的怪物 導球少,出手機會不好 也許…因為NBA看太多吧 陣容不差卻沒好好把團隊戰力整合起來 這是無法打進季後賽的重要原因 最後很多球員應該要更強但卻成長有限 你們的練球型態當然是主要因素 球員心態想法與耐苦程度則是另一因素 然後很多東西講很多次都沒用 也許你們不知道我講的是什麼吧 也許要有人帶著你們在場上一再「即時叮嚀」才會真正知道及放在心上 現有的好陣容明年要瓦解了 留下來的人要好好思考未來該怎麼練怎麼打 誰要扛下黑暗重建期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7.225

03/26 21:37, , 1F
qq
03/26 21:37, 1F

03/26 22:42, , 2F
我扛
03/26 22:42, 2F

03/26 23:31, , 3F
文仕教我扛人
03/26 23:31, 3F

03/26 23:39, , 4F
文仕教我diu人
03/26 23:39, 4F

03/27 00:29, , 5F
2樓請說到做到...
03/27 00:29, 5F
文章代碼(AID): #1DZKZ9t5 (EthnosSport)
文章代碼(AID): #1DZKZ9t5 (Ethnos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