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文法] 情態助動詞 +have pp的用法

看板Eng-Class作者 (神)時間4年前 (2020/03/04 13:02), 4年前編輯推噓0(0011)
留言11則, 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psp10071007 (ZREO)》之銘言: : 很多書上會寫說 情態助動詞 +have pp可以表示以下2種用法 : 1.假設語氣(相對過去) : 2.猜測用法 : 最近小弟在看旋元佑老師的文法書,書中有一個句子是 之前學過一個語言學的理論,跟您分享一下 ^^ 首先,參考劍橋字典的例句: I should have written to her but I haven't had time. 我應該要已經完成寫信給他這件事的 => 也就是說他沒完成這件事 以下兩句的問題都「不」是這個意思: : It is a pity to have missed the show.(當時沒能趕上表演,真是太可惜了) : It is a pity that we should have missed the show. 這邊的 should 是「竟然」的意思,原PO會覺得奇怪是犯了一個 Helgeson & Brown 2007 提出來的 bottom-up processing 的問題,說明如圖: https://imgur.com/ErNOBjc
原PO在 process sentence 時,是用「單字」+「文法」去理解--也就是所謂的: Bottom-up Schema--卻缺少了「情境」--也就是 Top-down schema--所以才導致 誤解了文意。 用地球話來說,就是你把劍橋例句的那個文法放進來,文義不通,所以請把 should 翻成「竟然」--理論上,前述動作應該會在零點五秒內, 下意識由大腦 processing 完成,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不會注意到。 ---------------------------------- 然而,這邊有個更有趣的問題:時態 google字典上:"it's a pity you didn't contact us first" 也就是說 it's a pity 描述的是你現在的心情,若用 it was pity,則是指 當時客觀的感想,這邊的時態是不需要和 that 後面的時態一致的,這種用法 很多,不信的話下面這個連結一部一部看下去: https://youglish.com/pronounce/it%27s%20didn%27t/english? 然後,你要再了解一下完成式,可以指「不久前發生的事」情,參考: https://bestbanana.ml/blog/grammar-special/3664/ 結論,這邊的 have 其實是在指不久前發生的事,而如果直接用過去式: it's a pity we missed the movie,那就是在講比較久遠的事,所以… have 在這邊是被用來強調發生的時間,而不是用來跟 should 組合的!! Correct me if you find any flaw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43.1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583298128.A.D34.html

03/04 13:57, 4年前 , 1F
我知道should有應該和竟然、萬一這兩種意思
03/04 13:57, 1F

03/04 14:00, 4年前 , 2F
但是原PO的盲點是他認為助動詞 +have pp 只能用在假設語氣
03/04 14:00, 2F

03/04 14:00, 4年前 , 3F
和猜測這兩種用法
03/04 14:00, 3F

03/04 14:03, 4年前 , 4F
所以我就引用了兩個劍橋字典的例句,反駁他的說法
03/04 14:03, 4F

03/04 14:05, 4年前 , 5F
那個例句都是典型的助動詞+have pp的用法
03/04 14:05, 5F

03/04 14:08, 4年前 , 6F
用來反駁PO的說法,是站得住腳的。我的推文跟本沒有要幫
03/04 14:08, 6F

03/04 14:13, 4年前 , 7F
原PO解釋旋元佑文法書中的例句。請你不要過度解讀,謝謝(偷
03/04 14:13, 7F

03/04 14:13, 4年前 , 8F
笑)
03/04 14:13, 8F

03/04 14:17, 4年前 , 9F
我也沒有說旋元佑文法書中的例句中的should是應該的意思
03/04 14:17, 9F

03/04 14:22, 4年前 , 10F
給D大一個建議:簡單的問題,就用淺白的語言解答就好了
03/04 14:22, 10F

03/04 14:26, 4年前 , 11F
用一堆語言學的術語來解釋高一英文文法概念,其實沒有必要
03/04 14:26, 11F
喔喔不好意思,因為您上篇推文的例句直指問題核心,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引用了 一句,似乎造成了某些誤會,歹勢歹勢,這邊馬上幫您改掉,整篇文章都是我個 人的想法。 至於語言學「術語」的部分,只是僅供參考,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一下 ^^, 因為這個問題剛好跟以前學過的東西連上,感覺很新奇有趣,就放在最後面分享, 雖然有的人聽過了,也有的人會根本聽不懂,但我相信這個想法能讓原PO眼界更 高一點,避免陷入總是用 bottom-up 的思維在學英文--或者,這樣子說會更好 :解決了原PO提的問題,原PO還是會因為 bottom-up 思維遇到更多類似的問題, 這點只是出於善意,並不是故意講些術語來讓人聽不懂的,望能諒解。 Thanks for ur correction~ ※ 編輯: dahi (140.120.220.4 臺灣), 03/04/2020 19:38:50
文章代碼(AID): #1UNpPGqq (Eng-Class)
文章代碼(AID): #1UNpPGqq (Eng-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