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丁連財批判台灣英語文教育大崩壞

看板Eng-Class作者 (no)時間5年前 (2019/02/16 19:19),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supercilious (mnemonic)》之銘言: 一堆廢話與謬論。 丁先生長期浸淫新聞英語。他的看事情角度是從新聞英語應雄霸天下的角度。 但這是他自以為是的角度。 新聞英語重要。但這是要當筆譯或口譯的人應花心力的。 沒有要從事這兩類工作的各科系教授與研究生,當然只著重自己專業內的學術名詞 即可;至於生活用語就不必廣泛到新聞用語那麼廣,只需能從基本單字去慢慢推論、 比喻、借用來處理即可。 所以就算台灣的20歲大學生,所知道的單字能跟一位九年級15歲的美國學生對於數學、 英文、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知道的單字有哪些,就很不錯了。 甚至以某些自然組課業領域來講,應該下降到美國6年級的小學生所知道的語詞範圍即可。 比如說,「有機化合物」的英文是?不知道這個答案的台灣大學社會組科系學生,沒什麼 大不了。丁先生知道這個詞的英文,也沒什麼了不起。美國中學生可能知道答案,美國小 學生可能還沒有學到,可是也沒什麼大不了。 不知道這些其實應該被定位為新聞英語(其實經濟學人週刊不是「學術(教授升等有關的 發表點數累積)」期刊,只是「新聞」刊物!懂嗎!你引述丁先生說台灣的研究生看不懂 外文「學術」期刊,結果你引述丁先生舉經濟學人為例!可笑! 還扯到讀不懂經濟學人刊物中領域很廣的那些新聞英語,就「不是知識份子」? 你再扯啊!騙騙不是學術界的網友罷了! 坊間那些只會「新聞英語名詞翻譯」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們,才是「假知識份 子」的寫照。可以立刻舉例測試你的程度: 「Phenomenological Hermeneutics」跟「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各指什麼? 「只會翻譯名稱」很簡單:前者叫「現象詮釋學」;後者叫「詮釋現象學」。這就是新聞 英語層級。翻譯出名稱就了事。問題是:那麼兩者內涵有何不同?你會嗎?丁先生會嗎? 不是自認為知識份子嗎? 難道是只會在旁邊繞「一個是指現象的詮釋學」、「一個指詮釋的現象學」這種說了等於 沒說的廢話?你在哲學系課堂期中考考卷上這麼回答教授看看(即使你用英文回答)! 不是瞧不起不懂有機化合物的英文、不懂脊椎動物門的英文、認為只懂哲學本科深度內涵 英文意思的研究生不是知識份子嗎?你行你來用英文答答看「現象詮釋學」v.「詮釋現象 學」的兩者內涵區別在哪啊!我看你怎麼google「英文答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7.227.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550315946.A.1DF.html

02/17 12:36, 5年前 , 1F
中肯推,我也覺得那篇文章有些偏頗
02/17 12:36, 1F

02/17 12:38, 5年前 , 2F
更奇怪的是板上原文似乎不知為何被刪除了
02/17 12:38, 2F

02/17 14:13, 5年前 , 3F
原po會跟你說,他爽所以刪。某些id的文章就是這樣,不值得
02/17 14:13, 3F

02/17 14:13, 5年前 , 4F
認真對待。
02/17 14:13, 4F

02/17 20:57, 5年前 , 5F
推,當初看到那篇文也是滿頭問號
02/17 20:57, 5F
文章代碼(AID): #1SP_6g7V (Eng-Class)
文章代碼(AID): #1SP_6g7V (Eng-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