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半導體摻雜與電子電洞問題

看板Electronics作者 (順風相送)時間9年前 (2014/08/16 12:00), 編輯推噓3(3011)
留言1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pyi (cpyi)》之銘言: : 最近在學習半導體的知識,部分原理不是很清楚, : 我的理解是因為半導體晶體結構的關係,所以能帶 : 會形成價帶與傳導帶。其中有些價帶的電子會到傳 : 導帶上面,所以形成傳導帶上面的電子,以及價帶 : 上的電洞,因為價帶與傳導帶上面的能階都很密集 : ,僅需一點電場就可以讓載子移動,所以可以形成 : 導電的現象。 : 我的問題在於摻雜的半導體,比如摻雜 5價原子, : 該原子的電子會游離,一般書上就說該電子就會增 : 加傳導帶上面的電子,不過這個多出來的電子不是 : 也可以到價帶上嗎?這樣變成是讓價帶的載子變少 : ,為什麼不考慮這個情況? 價帶主要是講最外殼層的 S 軌和 P 軌,總共可容納八個電子, 剛好全空或全填滿時是最穩定的狀態, 所以只有一個電子時,這個電子的游離能相當小,容易逃逸到傳導帶, 填了七個電子時,傾向於再捕捉一個自由電子來填滿八仙桌。 4A 元素和隔壁的各原子是以共價鍵的形式結合(至少我們探討的晶型是這樣), 矽和隔壁的矽共用電子,我出一個你出一個,就有電子對可以填軌域了, 所以四價元素形成的半導體大致上外殼層是用四對電子對填到滿的, 它的電阻幾乎是接近絕緣體,說是「半導體」有點抬舉它了。 但是攙雜少量 5A 元素時,這些 5A 元素和隔壁共用電子時,不管用什麼方法 配對,只要容納在 4A 的晶格中,就是會多出一個電子沒辦法配對, 所以這個電子的游離能低,傾向於找到藉口就離家出走變成自由電子, 由於外殼層的 SP 軌都填滿了,D 以上軌域需要的能量更高,等於是無家可歸, 所以這個電子不容易留在價帶,而是以自由電子的形式留在傳導帶, 讓攙雜 5A 的半導體導電度大幅上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8.7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Electronics/M.1408161609.A.40B.html

08/17 09:10, , 1F
解說得很清楚 謝謝
08/17 09:10, 1F

08/17 09:18, , 2F
不過我本來是想從能帶的觀點下手
08/17 09:18, 2F

08/17 09:21, , 3F
配合你的說法 變成因為價帶都填滿的 所以填導帶
08/17 09:21, 3F

08/17 09:21, , 4F
也蠻合理的
08/17 09:21, 4F

08/17 09:22, , 5F
不過在非絕對零度的情況中 價帶是沒有填滿的
08/17 09:22, 5F

08/17 09:23, , 6F
如果依照Fermi Dirac來分布 多出來的電子
08/17 09:23, 6F

08/17 09:23, , 7F
還是比較可能在價帶
08/17 09:23, 7F

08/17 09:25, , 8F
或許我的盲點在於Fermi Dirac在底層能階都幾乎填滿時
08/17 09:25, 8F

08/17 09:26, , 9F
在多一個電子 會有什麼現象 還是覺得不是很清楚
08/17 09:26, 9F

08/18 15:14, , 10F
原po問題關鍵在Bloch state和Mottness間的相變
08/18 15:14, 10F

08/18 15:14, , 11F
也就是metal insulator transition
08/18 15:14, 11F

08/18 15:15, , 12F
從Bloch wave的觀點來說 能階是週期性的位能井造成
08/18 15:15, 12F

08/18 15:16, , 13F
但是有時候局部電子密度太大 位能無法克服簡併壓於是形成
08/18 15:16, 13F

08/18 15:16, , 14F
磁性強關聯
08/18 15:16, 14F
文章代碼(AID): #1JxjT9GB (Electronics)
文章代碼(AID): #1JxjT9GB (Electro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