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老師教育與父母教育的差別在哪?針對3-5歲的小孩

看板Education作者 (芙珞)時間9年前 (2015/04/30 22:26), 9年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個人淺見,歡迎指教。 ※ 引述《supersuperQ (tablesurfer)》之銘言: : 最近看了一篇英國的文章覺得很有趣, : 文章主要是說一個國小的老師常發現有些小孩沒受好學齡前教育就上小學, 學前教育,確實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為基礎 然而很多時候,台灣許多的家長認為是「學科先修班」 錯失了讓孩子學習真正最基礎、最基本、最能應用在生活,也是最必要的能力。 : 這些小孩有些甚至還穿著尿布, : 有些不會綁鞋帶, : 甚至是第一次離開父母。 : 這些沒有基本生活技能的小孩會影響到上課進度, 這一點老師看得比較清楚,也比較能理解影響學校教育的範圍多深遠 有些家長總到這個時間點才發現大事不妙, 也甚至有家長認為「這也是老師的『教育』工作」 : 老師甚至還得負起責任去教導基本生活技能,導致老師壓力太大, : 因為他們根本沒受過如何幫小孩穿尿布之類的訓練。 因為小學教育師資培育的過程中,並不是訓練他們「學前教育的教學與保育」 而是「小學階段的教學與輔導」 : 看完這篇文章後有點疑惑,有句話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那到底老師跟家長的教育差別到底在哪呢? 首先該釐清這句話的意義 您認為「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意義是甚麼? 應該不是「既然做了你的老師,就該教養你一輩子」吧 我想,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就算只是一天的老師,也是要如同尊敬父母一樣,永遠感念 即便只是一個階段中的教師,也可能會是你一生的影響者,所以該心存感恩與尊敬 再來是家長與教師到底哪裡不同 [相異點]─[家長]─[教師] 1.權力:比教師多而大,擁有許多層面與孩子互動往來的權利。以執行教育為基礎的權利。 2.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永遠的親人。生命中的過客。 3.責任:要養也要教。要教但不用養。 4.教育的職責:執行教育,不是專業。專業的教育背景與知識,同時是家長教育的諮商者。 5.規則的不同:較能適性教育。訂定適合團體的規範。 : 如果家長過分推卸責任給老師,那又會引起什麼問題? 1.親職失職:這樣的態度還當甚麼父母? 2.倫理道德淪喪:許多狀況在法規上老師不必插手,但人情禮義上老師常會幫忙家長,仗 著這樣的互助精神卸責,有損倫理道德。 3.社會觀念改變引發教師角色模糊與混淆 : 如果說沒有準備好的小孩來上學會影響整體進度,那政府是否應該設立一個標準來衡量小孩的生活技能標準,再來入學? 2015.06.14更新 影響整體進度指的是甚麼? 擔心生活自理能力不夠強的孩子,會讓老師花太多時間在生活指導上嗎? 為什麼要認為會有孩子影響整體進度? 這不就像是資優班與放牛班的感覺嗎? 無論怎麼規範,其實免不了一定會遇到甚麼都不會的孩子進入學校 但現實面是,他們終究會學會的 只是這個過程可能需要花上一些時間、需要許多的練習機會 別往了每個階段都有能力強與能力弱的孩子 老師雖然無法顧及所有孩子,但是有一定的教學目標與評量依準 每個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本來就有所差異 國小─國中,國中─高中,高中─大學... 其實每個教育階段之間難免都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需要克服 也別忘了目前國民義務教育是從小學開始 雖然現在幾乎每個小孩都念過幼兒園,除了偏鄉、沒報戶口或是家境困難的家庭、家 中有家人能照顧孩子到入小學前的家庭,或是願意陪伴孩子成長倒入小學前的家庭。 所以小學開始可以說才是所有孩子真正開始進入教育的階段 就用大部分家長很重視的注音符號來說 不能因為大部分的人學過,小一老師就犧牲不會的人、提前上新的進度 小學課本每一科都會從第一刻開始教起 所以哪裡會有沒準備好的小孩? 生活自理能力,就如廁清理來說 老師們還是會用方法讓孩子學會 請家長配合、請孩子自己多練習、請家長包容可能偶而會帶著大便回家......等 幼兒園現在也有教保活動課程綱要正在施行 裡面規範了孩子六大能力:語文、社會、身體動作與健康、情緒、美感、認知 這些都是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如果所指的是基本能力,那目前幼兒園所施行的課綱是在朝這方向努力的 身為教育者,我不認為會有「影響進度的孩子」 如果班上有學習能力較弱的特殊生 那豈不是要把進度落後的原因都放在他身上? 如何讓所有的孩子在同一個班級中,都能得到基本的學習、又能盡量達到適性教育 是我認為較為公平的作法 這其實對於老師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 我的作法是讓能力強的學生去帶領能力弱的學生 並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擅長領域中的能力 現行的發展評量表 從出生之後一直到六歲(如果沒記錯的話)都有分齡的專用評量表 目前幼兒園每學年至少會施測一次 了解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與身體發展狀況是否有異常或需要加強之處 你所擔心的部分其實一直在幼兒園中都有在做 無奈的是家長部分 「老師,他不會就不要勉強他啦!」 【練習】是能力習得的必經過程,然而家長覺得那樣叫勉強! 「寶貝,褲子不會穿就記得教老師去廁所幫你穿!」 甚麼事都要幫小孩做好好的,尤其是他們應該學會而還沒學會的事情 其實小朋友的健康手冊裡面也有寫孩子各個發展階段應該有的能力指標 雖沒有成為一種「規範」,但不是沒有相關的參考資料 你所想到的問題其實政府與教育單位都有在進行 但還是讓你看到問題的存在的 所以說,政府與教育單位做這麼多,還是有家長不當一回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00.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ducation/M.1430404012.A.6D6.html

05/01 13:13, , 1F
推, 教育不能外包, 學校是幫助啊!
05/01 13:13, 1F

06/13 23:14, , 2F
推好文!
06/13 23:14, 2F
※ 編輯: kristinaelin (114.25.78.50), 06/14/2015 09:05:55 ※ 編輯: kristinaelin (114.25.78.50), 06/14/2015 09:16:37
文章代碼(AID): #1LGZkiRM (Education)
文章代碼(AID): #1LGZkiRM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