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借鏡荷蘭〉教出全世界最快樂的小孩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看板Education作者 (KaoBei)時間9年前 (2014/12/29 17: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做簡單的回覆 1. 研究快樂學近50年的荷蘭快樂學大師聞荷芬(Ruut Veehoven) It is "Ruut Veenhoven" not "Ruut Veehoven."少一個h 2. 這是去年荷蘭評鑑的最佳中學,但比起台灣的國中,這裡學生顯然幸福許多 首先要問的是和台灣的哪間國中比?第二,用荷蘭評鑑最佳的中學來和全體台灣的國中做 比較,這是不正確比較方法,最起碼的比較方法要用評鑑最佳學校間的相比,會比較有意 意。 :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到達荷蘭的第一個夜晚,《遠見》來到阿姆斯特丹近郊 : 研究快樂學近50年的荷蘭快樂學大師聞荷芬(Rutt Veehoven)接受《遠見》專訪指出, : 荷蘭是適合居住、富裕、自由、政府效能高的國家,人們因此感到幸福,小孩也是如此。 : 親子互動好 問題青少年比例小 : 分析荷蘭兒童快樂的原因,有四大原因。首先是物質富有。相對兒童的貧困率僅5.9%, : 排名第二。即使弱勢家庭,政府也會提供租屋津貼,育兒補助等,讓孩子們吃得飽、穿得 : 暖,有自己的房間。 : 第二是行為風險低。在行為與風險上,荷蘭肥胖率只有8.36%,在家吃早餐再出門上課的 : 比率高達80%,兩者都高居各國第一。美國肥胖率就高達29%,僅50%有吃早餐的習慣。 : 性開放的荷蘭,少女懷孕率僅4.74%,排名倒數第二,而荷蘭16歲就可合法喝酒,但荷蘭 : 少年酗酒率僅7.03%,是所有國家倒數第三名。 : 第三是和父母的關係良好。84.5%荷蘭兒童與父母關係最好,91.7%兒童認為,母親很容 : 易溝通,81.4%認為父親很容易溝通,每項指數都高於其他國家。烏特勒支大學( : Utrecht University)青少年專家迪溫頓(Micha de Winter)指出,荷蘭父母尊重孩子 : ,鼓勵孩子表達感受,會透過一連串的溝通,從中了解孩子。 : 師生就像家人 上學是開心的事 : 第四是和同學相處融洽。80.4%荷蘭小孩認為同學很友善,也高居世界第一,同樣調查在 : 芬蘭卻只有66.1%。這也是荷蘭小孩喜歡上學的原因。荷蘭學校環境溫暖、學校老師和善 : ,並注重孩子的情緒感受。報告也指出,荷蘭PISA的數學、科學、閱讀三項平均積分為第 : 三名,僅次於芬蘭與加拿大。亦即,荷蘭兒童不僅快樂,學習表現也不遜色。 : 9月底,《遠見》來到荷蘭校園,拜訪海牙一所中學,參訪國一戲劇課。校長問學生:「 : 你們快樂嗎?」全班近30人,只有兩位沒有舉手。校長繼續問:「你們喜歡上學嗎?」幾 : 乎九成舉手。「為什麼?」「因為上課很有趣」「因為老師對我們很好」「因為交到很多 : 新朋友」孩子們回答踴躍。 : 這是去年荷蘭評鑑的最佳中學,但比起台灣的國中,這裡學生顯然幸福許多,開學不久, : 學校就舉辦三天「迎新露營」,讓大家彼此認識。校園是座七層高樓,一樓是挑高中庭, : 沒有壓迫感。「荷蘭的學校就像這棟建築,明亮有光,這非常重要,」一位藝術課的老師 : 說,聽起來有點哲學。光,表示透明與正向,代表學校的無私,也代表師生關係很直接, : 沒有祕密。 : 「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 : 蘆管,你從這頭吸進去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另一端流出來的絕不會是甘甜的蜜汁,」這是 : 19世紀教育家斯賓賽的名言,似乎也和荷蘭的教育理念相符。 : 尊重多元的價值觀 : 會讀書不代表最優秀 行行都能出狀元 : 來到荷蘭的小學,總會感染到溫暖的氛圍,老師、學生都笑咪咪。小朋友每天除了玩,還 : 是玩,幾乎沒有功課。只有中、高年級才開始有些功課。難怪調查顯示,大部分荷蘭小學 : 生,都喜歡上學。 : 荷蘭教育雖然自由,卻不放任。小學沒有統一教材,但政府會定期派督學到校確認教學品 : 質。孩子沒有太多課業,但會定期評量。若不及格,留級、降級是家長和小孩都能普遍接 : 受的事。而且小學畢業,12歲就要考全國性的聯考CITO,成績好壞,對未來分發六年制的 : 大學預備中學,五年制的一般中學,或四年的技職學校,都有很大影響力。 : 為什麼明明有考試,但學生壓力卻不大?那是因為荷蘭教育注重多元價值,不認為上大學 : 就高人一等。教育部甚至明文規定不能排名次。「我們不公布成績,因為不希望孩子因為 : 數學不好,而失去信心,或許他還有其他強項,」一位老師說。 : 一位久居荷蘭的華人媽媽,第一次看到女兒帶成績單回家,裡面只有女兒的成績,她便問 : :「別的孩子考幾分,你在班上排第幾名?」女兒回答,老師說,分數高的同學,也許希 : 望別人知道他的分數,但考不好的同學可能不希望別人知道。所以大家只要知道自己的分 : 數就夠了。 : 中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過荷蘭父母則希望孩子開心比較重要。一位荷蘭中文學 : 校的老師分享,她的荷蘭朋友,小孩資質不錯,但是手的肌肉不夠成熟,寫字較慢,老師 : 建議小孩留級。如果是華人父母,可能趕快教小孩子練字,最好不要留級。不過這位荷蘭 : 家長卻欣然讓孩子留級。 : 「荷蘭父母認為,如果急著上去,摔下來可能受傷更重,倒不如慢慢來,開心童年比較重 : 要,」中文老師分享。在荷蘭進行科學教育研究、來自芬蘭的依隆娜非常佩服荷蘭父母的 : 教養態度,「芬蘭父母會認為留級很嚴重,可是荷蘭父母只覺得孩子尚未發展,沒什麼大 : 不了,晚一年沒有關係。」 : 適性發展 鼓勵子女做喜歡的工作 : 荷蘭教育的另一特色是肯定行行出狀元,一半以上的學生都進入四年制的技術學校。父母 : 會鼓勵子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給他們知識的鑰匙,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自己決定未來。 : 當地華人分享一個故事,一位大學教授的兒子念完六年制中學後,照理該升大學,卻想改 : 念廚藝學校,父親聽完後,毫不猶豫支持,並以他為榮,讓這位華人朋友非常佩服。 : 過去20年來,台灣推動教改,最終的理想是希望讓孩子快樂成長、擺脫升學壓力、肯定多 : 元價值,讓行行出狀元,但或許方法與手段錯了,總是愈改民怨愈高,始終達不到終點。 : 沒想到,這些教育目標在遙遠的荷蘭竟一一落實。台灣可以借鏡荷蘭,至少讓孩子快樂一 : 點! :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1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 原文網址: 遠見/借鏡荷蘭〉教出全世界最快樂的小孩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107/419199.htm#ixzz3KEXhxojB :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感覺北歐的例子常常出現 : 大家也都頗為熟悉 : 但到了真實世界的台灣 : 感覺卻又感到無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4.208.230.6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Education/M.1419845225.A.C01.html
文章代碼(AID): #1KeHvfm1 (Education)
文章代碼(AID): #1KeHvfm1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