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李登輝:教改失敗,李遠哲要負責!

看板Education作者 (yusaku)時間12年前 (2012/05/24 09:34), 編輯推噓8(8012)
留言2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news.msn.com.tw/news2665199.aspx 李登輝:教改失敗,李遠哲要負責!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接受《財訊》雜誌專訪,他認為台灣教育未培養人才,從現在大學林立,職 業學校數量與所擁有資源卻相當稀少。他認為這種狀況,前中研院長李遠哲要負責,因為 他引介錯誤的教育方法。 李登輝在《財訊》週刊專訪中指出,台灣的失業率高,追根究柢是因教改失敗造成。他認 為台灣教育並未認真培養人才,職業教育即是一例。目前大學林立,卻欠缺職業學校,不 過,台灣過去的中小企業老闆大多是黑手出身,每個人都會去拼。相反的,黑手或粗重工 作,現在沒人要做了。 李登輝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是李遠哲。「李遠哲引介的美國式教育漏洞百出,他應該要 負全責。德國的技職體系教育相當成功。」 李遠哲曾在1995年間應前行政院長連戰之邀,籌組教改會,並在兩年後完成階段性任務後 ,自動解散。但其中的政策在政權更迭後,褒貶不一。2005年,李遠哲接受前立委李敖質 詢時,曾公開表示:現在學子的就學壓力更大,他應該對此致歉。 另外,他批評總統馬英九像在當皇帝一樣,「獨裁!」且底下的經濟部與財政部都沒人敢 負責,「現在的政府,沒LP啦!」而油電雙漲與課徵證所稅,李登輝半開玩笑地說,這是 因為政府沒錢,才向老百姓要錢。 他認為,現在煩惱馬英九上任後是否會有更多問題是無意義的,「已經選出來了,就盡量 靠你們推動他的心,給他壓力。」 -- 「等到秋天落葉的時候弟兄們就可以凱旋回家了。」 -德皇威廉二世 AD1914- 「飛機是有趣的玩具,不過沒有任何軍事價值。」 「我軍右翼崩潰,中央被突破,情況好極了,我要突擊了!」 -斐迪南福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7.118.129

05/24 12:50, , 1F
1995也是李登輝當總統...
05/24 12:50, 1F

05/24 16:39, , 2F
教育會垮是報應。再爛的Idea執行團隊好就會往好的方向
05/24 16:39, 2F

05/24 16:40, , 3F
去修正,最後改變作法。團隊爛就是再好的政策都會荒腔走
05/24 16:40, 3F

05/24 16:40, , 4F
板。會變成今天這樣是報應,台灣人這塊就是普遍的爛。
05/24 16:40, 4F

05/24 17:33, , 5F
李登輝 不用負責嗎??
05/24 17:33, 5F

05/24 23:27, , 6F
一堆人不知道真正實施的教改措施是教改會在總諮議報告書提
05/24 23:27, 6F

05/24 23:28, , 7F
出的還是歷任教育部官員自己提的。
05/24 23:28, 7F

05/26 00:19, , 8F
一堆人不知道當時教改會凌駕在專業學者及官員之上
05/26 00:19, 8F

05/26 00:20, , 9F
以常識壓倒性地蓋過了知識 直接導致教改的失敗
05/26 00:20, 9F

05/26 15:15, , 10F
這告訴我們不要隨便在自己不熟的領域亂掛名
05/26 15:15, 10F

05/27 11:12, , 11F
上面的有去看過內容嗎?教改會的內容至今仍適用...
05/27 11:12, 11F

05/27 11:13, , 12F
問題是出在施政執行面 加上社會氛圍 只能說理想難行
05/27 11:13, 12F

05/28 15:59, , 13F
教改的重點就是老師家長啊 規劃政策時沒有考慮到這兩塊
05/28 15:59, 13F

05/28 16:00, , 14F
失敗也是必然 這種等級的改革要成功 至少也要一二十年
05/28 16:00, 14F

05/28 16:01, , 15F
但台灣只用了短短幾年就強推 想也知道會失敗啊
05/28 16:01, 15F

05/28 16:01, , 16F
現在的十二年國教其實也一樣
05/28 16:01, 16F

05/29 10:14, , 17F
教改的失敗就在於大學教育走向了左派 越來越普羅情結
05/29 10:14, 17F

05/30 23:47, , 18F
華人科舉文化1千多年歷史,如何會唐突引進美式制度?
05/30 23:47, 18F

05/30 23:50, , 19F
台灣最聰明的一群人卻幹了最蠢的事
05/30 23:50, 19F

05/31 12:12, , 20F
說道華人 王安石以前推教改也是被鬥臭啦
05/31 12:12, 20F
文章代碼(AID): #1FlP0I7b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