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怒嗆王建煊 學生哽咽「那賺錢養我」

看板Education作者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時間13年前 (2011/04/19 22: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olicy 看板 #1C--0KYC ]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看板: Policy 標題: Re: [新聞] 怒嗆王建煊 學生哽咽「那賺錢養我」 時間: Mon Dec 6 02:55:13 2010 ※ 引述《oodh (oodh)》之銘言: 恕刪 大學是什麼? 在歐陸,他們把大學視為追求真理和知識的地方 大學教授為終生職,大學教授地位崇高,學生補助很多,學生的福利很好 而畢業年限則很長,甚至還有讀了幾十年的職業學生 更認為大學是菁英學者研究的地方, 若上不了大學而被分流到其他職業,配合公會和職業分流, 每一個職業都有嚴格的證照規範 在英美體系,大學被視為高級商業行為 大學變成一種商業模式 學費相當高,輔以以各式各樣的量表和測驗,教授若沒在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標準將被解聘 學生也是,學生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也是被退學 畢業年限短 因為是商業行為,任何人都有可能讀大學,但不保證一定能畢業 認為大學是,非菁英教育 蘇聯體制的我不清楚 在東亞體系,大學被視為是一種富國強兵的工具 政府常用國家資源來干涉或指導或影響大學運作 在東亞各國還是威權政治的時候,政黨或政府的勢力常常深入校園 學者和研究領域會因為政府政策而有所變更 就以台灣為例,以往台灣的大學是採取歐陸走向為藍本,但以美國制度當標準 後來因為產業發展和人民的意見,而把技職院校改為大學 把歐洲的菁英教育改成美國式的高級商業行為,但確還保有政府指導介入的機制 那大學對社會有什麼價值呢? 幾乎各國最頂尖的研發新科技還有制度或觀察都出於大學, 可能有少部分出於不同的研究機構 那公司或者政府也需要最新的科技和制度,或者觀察分析的報告 因此社會金字塔頂的人員大多出於大學學者,或是受過大學訓練 回過頭來看台灣和這篇的問題 台灣的大學生出去打工被當作廉價勞工這並不意外 學生社會經驗淺,技術不足,又因為是兼職,無法當比較高層的管理員 大都是當最低階的員工,而被壓榨勞動力 -- 華人因為科層官僚運作的很早,政府取材都是以這套制度運行 而且政府權力凌駕於一切,能進入政府官僚做事那能享有很多利益和好處 因此萬般接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出現 到了近代,大學成為階級翻身最快的地方,因此一堆人要擠這窄門 但台灣大量開設大學結果,大學生在社會上的價值沒以前高了 -- 要解決這問題很簡單 走回歐陸制度,大學生補助很多,但這不可能 要嘛就走完全的美國制,不在補助學生,或者以研究計畫按件計籌 不要在學校虛設幾個不重要的行政職,消耗學生時間和政府經費 -- 理工真的比較好? 若大財閥要研究國外文化以方便投資,那需要幾個人文社科博士才夠用? 社會,哲學,歷史,政治,經濟,法律,人類等等... 少說也有十幾個領域,台灣的產業大都偏向做代工 只要工廠和廉價的勞動力就可以了,電子業大部分是以生產量大成本壓低的代工 或許代工需要的技術也不見的很高 那其他領域當然不重要 就算是美國,人文領域還是很強 當然社會科學和商管領域也是如此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77.4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40.117.177.4 (12/06 03:21)

12/06 09:32,
好久沒出現了喔~
12/06 09:32

12/06 09:36,
1.研究所比較忙 2.大部分學長姐和幾個老師會上ptt
12/06 09:36

12/06 09:37,
只敢在比較空閒時po文
12/06 09:37

12/06 13:35,
請問,台灣的大學制度適合用成立法人的方式代替嗎?
12/06 13:35

12/06 13:36,
我是指如公立就是公材團法人,私立就是私財團法人。
12/06 13:36
kuopohung:轉錄至看板 HatePolitics 01/19 06:28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162.248
文章代碼(AID): #1DhQ5bxV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