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全人教育

看板Education作者 (真是千變萬化的生活..)時間13年前 (2010/09/01 10:32), 編輯推噓2(2021)
留言2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deadly (真是千變萬化的生活..)》之銘言: : 有本書還滿有意思: : 學校為何存在 : 本書其實就是一篇討論全人教育的博士論文。 個人完全同意,社會約定成俗之後,假設就會變成事實。 但如果假設改變,事實就會改變。 假設是否會改變? 看你我有沒有毅力去說去推動跟眼光去看到可行性跟挑戰在哪了。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87290 : 教育目的的假設: : 1) 傳遞固定的之事體系和一套固定的價值觀給年輕人 也就是版上的學校目的是使學童社會化適應社會說法。 : 2) 假設社會或政府有權力(事實上是義務)來管教兒童的心智和能力,讓他們順利就業對 : 社會有貢獻。 似乎是涵蓋 1. 3.點理由,形成的政府強制力。 : 3) 假設經濟是現代生活的核心制度,因此,協助年輕人就業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 : 美國教育發展的背景 也就是覺得在學校受教育,是為來就業的保證--如此的一個信仰與期待。 : 1) 喀爾文 清教徒 人類生來有罪,要靠嚴峻的紀律約束。(?!) 相似於版上,認為有些孩子是教不會聽的,不用打罵無從教育的論點。 : 2) 狄卡兒 培根 科學科技的機械論簡化論,相信教育也有簡單公式。 well,ptt版眾經常使用的簡單推理法,忽略很多不同的前提, 信仰有簡單公式, 用幾個案例案例來反駁經驗總結, 或用幾個案例來形成經驗總結。 但在案例的背景卻無法作更多的檢視。 --我也只是搬書出來,也沒有作更多檢視。 : 3) 表面歌頌自由與個人主義 本質上確有社會紀律的嚴明限制 喔,儒家思想不搞個人主義的。 很坦白的一切都只是掛羊頭賣狗肉。 : 4) 資本主義-強調競爭 菁英 和保護利己主義的經濟系統 自由競爭,是讓強者宰制弱者。 但謹慎的干預,卻又沒有簡單的標準可以依循。 : 5) 國家主義 相信政府無論如何具有監督文化的神聖責任 華人社會好像比較不怎麼信任政府…… : 大意是,當下教育是為了讓菁英維持菁英在社會中的資源分配角色。中產階級也接受這種 : 作法,以確保社會秩序,以確保自己手中的那一杯羹。 : 與其說教育能就貧窮,也許是解決貧窮問題就可以解決教育問題? :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檢討教育系統本身方式目標有問題,只檢討學生為何不能乖乖上學 : ,只是把所謂的偏差另外集中管理。 : 沒錢的學生住在沒錢的地段得不到教育資源 或沒有足夠條件學習,無法得到高分,無法 : 得到肯定,學習低成就。 : 相對的,高社經背景的學生,卻有著一切競爭的資源。 : 教育是平等的嗎? : 倚靠教育出頭天嗎? : 似乎也別無他法,但這方法似乎是不公平之下的有限幫助? : 以上。 -- 我還沒說完吶~~ 靠!回家了啦!別在這裡丟人現眼了 \ / ○" ︵ \○╱/| . . ﹎ ﹍﹍ ╱ ̄﹚╱> my blog: http://blog.pixnet.net/deadl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50.199

09/01 22:15, , 1F
能想成是演化來的嗎?
09/01 22:15, 1F

09/01 22:15, , 2F
有教育的國家打敗了沒教育的
09/01 22:15, 2F

09/01 23:49, , 3F
其實跟西方社會相比 華人社會很仰賴政府的
09/01 23:49, 3F

09/01 23:54, , 4F
另外第二點 文中的機械簡化論事實上也跟研
09/01 23:54, 4F

09/01 23:55, , 5F
究有關 因為越科學的學科 越能用單純的方式
09/01 23:55, 5F

09/01 23:56, , 6F
提出論點 像數學 就是用數字和符號表達
09/01 23:56, 6F

09/01 23:57, , 7F
但人文領域卻必須訴之於文字和論述 這樣的
09/01 23:57, 7F

09/01 23:58, , 8F
差異 讓人文領域被認為是不科學的 因此才有
09/01 23:58, 8F

09/01 23:58, , 9F
教育學者 想把教育變得科學 企圖找出教育
09/01 23:58, 9F

09/01 23:59, , 10F
的公式 但目前為止 還沒有找到教育的完美
09/01 23:59, 10F

09/02 00:00, , 11F
法則 另外 教育本身是很政治的 小到學生 大
09/02 00:00, 11F

09/02 00:01, , 12F
到總統 都會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或理念而影響
09/02 00:01, 12F

09/02 00:04, , 13F
教育的目的 文中提到美國教育發展的五個
09/02 00:04, 13F

09/02 00:05, , 14F
背景看似矛盾 但至今仍交互在美國各州運作
09/02 00:05, 14F

09/02 10:10, , 15F
人文領域本來就是不科學的
09/02 10:10, 15F

09/02 10:11, , 16F
你能拿人做實驗嗎?(像實驗鼠那樣)
09/02 10:11, 16F

09/02 10:11, , 17F
這是倫理道德的限制
09/02 10:11, 17F

09/04 21:16, , 18F
教育是可以實驗的 而且重大的教育政策應該
09/04 21:16, 18F

09/04 21:18, , 19F
要實驗 只是要先計畫好 並且想好配套措施
09/04 21:18, 19F

09/06 18:42, , 20F
很顯然 你根本不了解「科學」的實驗
09/06 18:42, 20F

09/06 18:43, , 21F
你是要如何排除其他的變因?
09/06 18:43, 21F

09/06 18:43, , 22F
將所有教師和學生隔離嗎?
09/06 18:43, 22F

09/06 18:44, , 23F
(別被偽科學的虎爛實驗騙了)
09/06 18:44, 23F
文章代碼(AID): #1CVRi-B3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CVRi-B3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