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 基測分發大有問題

看板Education作者 (魔尼尼)時間14年前 (2010/08/13 10:41), 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趙少康) 除非你是考生家長,你實在很難弄懂各種升學考試的種類,而且就算你是,考過就算了, 根本沒有力氣一直跟它對抗,這是為什麼大家很不滿意,大家有很多批評,但一年一年過 去,一次一次升學考試過去,人長大了,人變老了,升學考還是那個樣,甚至不少人有「 我受過的苦,你也來受受,為何要改」的「媳婦熬成婆」心態。 很多人不明白,怎麼升學考那麼多,常常看到放榜的消息,一下子這個人考滿分,一下子 那個人考榜首,原來我們一年升高中要考兩次基測,升大學也要考兩次,第一次叫學測, 第二次叫指考,升高中、升大學加起來一共考四次,當然就放榜四次。 今年考高中第二次的分發揭曉了,有幾項特色:一、高中職五專有5萬多個缺額,孩子愈 生愈少,學校會愈倒愈多。二、上高職的分數提高。三、排名在前的學校,分數非常接近 。四、出題方式被摸透,分數大幅提高。五、基測是個超級大聯考,30萬考生比大學聯考 15萬人多一倍,台北市好高中尤其難考。六、除了第一志願,其他志願第二次都比第一次 錄取難度及分數高。 各地試題因地制宜 以本星期二分發入學放榜情況來看,建中405分、北一女及師大附中403分,接下來成功、 中一中401分,緊追在後的中山女高、松山(男)、武陵、中女400分,松山(女)、雄中 399分,政大附中、大同(男)、金華398分,大同(女)、南一中、大里397分,中科中 、雄女396分,板中395分。 一校差一分,一校接一校,一分接一分,競爭多麼激烈,犯錯、粗心的空間多麼狹小,差 一分就差一個學校,而成功與中部第一名校中一中同分,高高屏第一名校雄中差松山高中 一分,雲嘉南第一名校南一中比台北的大同高中少一分,板橋高中也比台南女中、新竹中 學分數高。一方面表示好學生往北部集中,一方面顯示考試分發制度大有問題,助長了這 種現象,我主張各地應有不同的考試題目,因地制宜,就地取才。 至於為何第一志願的建中、北一女第二次放榜分數較低,而其餘高中分數較高,道理也很 簡單,因為假設建中今年共招生1000名,第一、二次各錄取500名,第一次考試第1000名 的考生平均成績是98分,應該可進建中,但由於只先取500人,錄取分數就提高為第500名 的99分,假定最前面的3000人都以為自己可上建中而都去申請,第二以下志願的高中錄取 分數就可能降低。等到第二次基測放榜,原先前500名的考生已進建中了,500至1000名的 考生現在變成第1到第500名了,建中的分數就會略降,而原申請建中未取的剩下前2000人 就會被分發到其他學校,其他學校的分數就會比第一次提高,這其實違反了考試及分發應 公平的原則,美國不管SAT、SSAT、GRE、GMAT,一年都考很多次,但入學 審查時是一次審查、從優錄取,不像在台灣怕一試定終身,考兩次不但每次題目難易度變 來變去,而且分次分發,標準不一,賭運氣的成分很大,實在到了徹底改革的時候。 作者為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733755/IssueID/201008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202.187

08/13 13:44, , 1F
我主張趙大還是專心做廣播節目比較好
08/13 13:44, 1F

08/13 15:36, , 2F
差一分就差一個學校沒錯
08/13 15:36, 2F

08/13 15:37, , 3F
但差一個學校會死嗎?
08/13 15:37, 3F

08/13 15:45, , 4F
那差個零點幾分就有工作的人,怎麼說?
08/13 15:45, 4F

08/13 23:32, , 5F
其實差一個學校差很多 不知道大家有沒
08/13 23:32, 5F

08/13 23:33, , 6F
有想過 每個高中基測分數雖然接近 但
08/13 23:33, 6F

08/13 23:33, , 7F
考大學時是差很多的 好的越來越好 而爛
08/13 23:33, 7F

08/13 23:34, , 8F
的越來越爛 好大學都被前幾志願壟斷了
08/13 23:34, 8F

08/13 23:35, , 9F
這就是競爭的結果
08/13 23:35, 9F

08/14 11:02, , 10F
有時是不知從哪兒來的自信心~~
08/14 11:02, 10F

08/14 11:03, , 11F
不可諱言氣焰就壓倒一半。除非有骨氣
08/14 11:03, 11F
文章代碼(AID): #1CPB3UWo (Education)
文章代碼(AID): #1CPB3UWo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