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人本精神的文化適應性分析

看板Education作者 (Ken)時間14年前 (2010/01/31 09:02),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humanistic 看板] 作者: skyW (虛空巡曳) 看板: humanistic 標題: 人本精神的文化適應性分析 時間: Fri Jul 13 23:57:23 2007 人本精神之省思(end) ── 人本精神的文化適應性分析 蘇友瑞 ===================================================================== 一個「文化」的基本精神常常是由這個文化中的價值系統來主控,這是社會 學家馬克斯.韋伯的重要方法論之一,根據這種思考方式,我對人本精神在中國 文化的適用性會有一些考慮。 西方文化在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響之下,由於基督教主張一個超越的存在者 、一個自身有意義而超乎人之掌握的上帝,來決定社會規範的「對錯標準」;因 此,沒有任何人可以從自身的修行過程發現自己的修養等同於真理、等同於社會 規範。而在中國的佛教、道教與儒教的混合文化中,卻主要都是強調人心自發性 的『自覺真理』,例如說佛家主張即心即佛,儒家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 正確的社會規範會與最高境界的個人修養相一致 ── 也就是人類把自己的修身 養性推到最高境界時,「從心所欲不踰矩」,他的個人修養就等同於真理、等同 於社會正義。這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精華,與佛法思想有共通的成份,所 以儒家之後受佛家影響而演變出的理學系統依然承襲這種基本的思考方式。 因此,當西方文化以上帝的規範 ── 也就是聖經的規範來管理人之時,因 為這是一種「絕對的標準」,所以在人性複雜的多元化表現下,絕對標準往往特 別容易在文化發展中過度成熟而產生的教條主義,對個人產生強烈的壓抑 ── 例如說,認為聖經是一切道德的絕對指標,在教條主義的僵化下,就很容易壓迫 「表面意見」不同的人:例如「地動論」與「天動論」的不同,事實上不是一個 信仰的問題,而是一個科學的思想;然而教條主義壓迫下,卻會產生伽利略事件 。在中國文化裡,由於沒有絕對的道德社會標準,所以管理社會不是像西方一樣 是以絕對的聖經當成不變的規範,而是「倫理」當成規範。為什麼以「倫理」當 成規範呢?因為道德是人的個人修行極致自動產生,事實上每個人的修行結果往 往彼此不同,根本無法產生統一的道德規範。所以最可能的是,所謂的「天人合 一」常常是個人主觀式的誇大與虛矯,進一步使人們無法相信有絕對的道德標準 。所以,中國文化以「倫理」成為社會中不可逾越的規範,在道德上每個人都可 以說他自己己經天人合一,但是他絕對不能違反『五倫』規範,否則他會被中國 文化所拒斥。 有絕對的倫理而沒有絕對的道德,這是中國文化的特性;個人違反道德會有 強烈的『罪惡感』,所以在西方社會,尤其是教育環境,道德的壓力和罪惡感是 非常沉重的;因為被教條化的聖經非常容易時時責備別人犯罪、犯錯,而輕忽了 愛與寬恕。然而違反倫理卻不見得有罪惡感,因為倫理的『情境因素』太多:舉 個例子而言,今天如果你說謊,西方的道德壓力是你這種罪惡可能代表你不是上 帝的選民,是受到審判的象徵,這種罪惡感是非常沉重的。而中國式的倫理判斷 往往只是強調你基本上不可以騙長輩,卻可以騙晚輩;而且必要時能不能欺騙長 輩?這時沒有絕對標準的道德觀就會在『從權』的思想下,認為『必要的說謊』 什麼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西方學者贊美中國文化時,最常強調的就是中國人『生活 之藝術』,嚮往中國人生活的輕鬆與怡然自得。 在這種背景下,西方才會出現「人本主義」 ── 解放個人因為罪惡感而來 的壓抑。 但是,類似中國文化這種免除罪惡感重擔的價值系統,能否面對代社會的總 總要求? 事實上,一個有終極標準的社會 ── 即使這終極標準可能不是真理 ── 常常才是一個能自律而且守公義的現代社會,這一點牽涉到「自由」與「權威」 這兩觀念複雜的辯證關係。 每個人都相信人要追求「自由」,問題是,「自由」本身有自我毀滅的因子 ;例如說,如果每個人都追求完全的自由,有殺人的自由、有搶劫的自由,最後 這個社會一定是『強權就是公理』的社會,也就是,完全自由的社會是『無正義 可言的社會』,同時自由就會因為這種無正義而自我毀滅。 所以在密爾的「論自由」一書中,從功利主義的觀點,認為『為了能保障最 多數人的利益』,所以自由要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範圍,才是真自由。問題是 ,純粹去思考什麼是「自由」,能不能『自動』產生「自由是要以不侵犯他人為 範圍」呢?這種『為了能保障多數人利益』的前提,是否是『自明』的?如果不 接受這種前提,自由又會被誤用成什麼樣子? 在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唯心主義哲學時代,國家主義盛行,傳統基督教 的上帝所代表之絕對標準,被菲希特、黑格爾曲解成國家是至高無上的道德標準 ,所以自由的前提變成了『因為國家是善的,所以自由的目的是為了讓國家能保 達有意義的存在』。因此這些唯心論者引用這種思考方式,用來辯護專制政府對 言論自由的壓制,認為為了國家榮耀的目的,個人的自由本應被犧牲......。 從這些思想史看來,自由『本身』從來都不能自行產生使自由免於自我毀滅 的因子。往往一個社會從深層的價值系統中,尋找一個「權威」使人心悅臣服的 接受它是自由的基本前提,然後才承認個人的完全自由。而這個「權威」往往容 易被扭曲,例如上述的國家主義例子,把自由的前提扭曲成國家的自由,這種扭 曲幾乎是人類的宿命。 同理,『人本精神』也是如此。如果人本精神沒有一種從深層價值系統而來 的『權威』對人本精神進行制衡,那麼『人本精神』極容易被曲解成過度的個人 主義而導致虛無主義式的墮落。例如,「夏山學校」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尼爾校 長表面上似乎反基督教而且主張道德解放,但是,「夏山」一書中很大的一個不 可論證之『權威前提』是尼爾主張「真正的自由」是『不可侵犯他人』而且是『 自己為自己負責』的『自由之責任』。這種思想完全不能從他堅持的教育理念中 推演出來,而是他在西方文化深層影響下的自發性道德意識。『自由之責任』是 一種極強調『正義』觀的文化深層價值系統,這種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是極少 見的。 因此,在西方文化推行「人本精神」時,他們會有自發性的「負責」精神, 使他們的人本主義不容易流於目空一切的虛無主義,因為他們文化的根深地固觀 念是基督教式的絕對真理標準,所以雖然從人本精神的邏輯可以推演成:為了避 免壓抑小孩子的自由,所以可以放任小孩子破壞別人的東西;但是他們的文化深 層價值系統不會容許這種虛無主義,所以他們會自動的認為『自由』就是要『負 責』,這個『負責』觀點完全不是人本精神的自身內在,而是西方文化深層意識 的『正義』觀附加在人本精神之內的。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幾乎不存在倫理關係下的「晚輩權」,如晚輩與長輩、 小孩與大人、女性與男性的權力是徹底不平等的。但是這種「缺乏晚輩權」卻不 是單純的道德壓力,而是先建立倫理規範,再從這倫理規範去產生實質壓力,這 與西方文化產生人本精神之背景極為不同。所以我先前對中西文化之比較說明, 中國的教育體制只有倫理的壓迫,卻沒有西方文化式的道德罪惡感。 既然人本主義基本上是解放道德上的罪惡感而非倫理上的壓迫,那麼,由於 中國傳統文化極度缺乏西方社會那種相信存在絕對善惡標準而來的正義觀,以及 從而衍生的自發性『負責』思想,因此實踐人本精神時,非常有可能因為中國文 化在『制衡人本精神自我毀滅』機制上的缺失,而造成人本精神腐化成虛無主義 的後果。 這也是『人本精神』之『文化適應性』分析:人本精神主張,小孩子在積極 尊重、無條件關愛的環境下會自行學習到自由和法治的真義。但是依我的分析看 來,小孩子從大人、從社會環境上學來的,是文化的深層意識與價值系統;換句 話說,如果他們賴以學習的大人和社會本身沒有『制衡人本精神自毀』的正義與 負責觀念,他們如何能學得『自由與法治的真義』?尼爾的「夏山學校」中,小 孩子自發性的限制個人自由與自發性的法治精神,是不是只有在西方基督教文化 下才能自動引發?在傳統中國文化的相對主義價值系統能夠如此產生避免人本精 神自毀的機制嗎?這才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 從五四以來,我們看到太多例子:當中國文化吸收西方文化時,往往因為固 有價值系統的曲解,反而使吸收的西方文化造成極壞的後果。例如科學精神的實 驗主義、實證主義式的曲解,例如馬克斯主義的曲解,例如民主政治的許多實踐 後的亂象,例如媒體自由後的媒體自律問題......這些基本上都是研究思想的人 們應該處理的問題。 因此基本上我支持「人本教育基金會」對台灣教育問題的實踐與推廣,但是 ,我更關心的問題是:從五四以來的思想史看來,人本精神會不會是下一個被誤 用的犧牲者?要聲明的是,這些論點當然絕對不能要求任何「人本」的行動成員 負責,更沒有權利據此反對「人本」之作為。文化與思想的深層分析工作是一個 打基礎的遠程目標工作,與「改革目前教育迫切問題」這種近程目標是不能相提 並論的。何況,也許可以從實踐中和思想交互影響而得到一條新出路呢!那自然 是「人本」與台灣教育的大幸。 -- 非必取不出眾,非全勝不交兵, 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71.2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82.193

01/31 17:16, , 1F
有氣質!
01/31 17:16, 1F

02/02 01:44, , 2F
太過理想化了...完全缺乏對現實的認知...
02/02 01:44, 2F

02/02 01:51, , 3F
別忘了沒有利益的事是不會有人要做的...
02/02 01:51, 3F

02/02 12:48, , 4F
應該說做不久。 有理想才能妥協到現實..
02/02 12:48, 4F

02/02 17:10, , 5F
總要有人開始吧~交給慈濟教育系統~呵
02/02 17:10, 5F

02/02 17:26, , 6F
恩,先有理論才有落實的參照.. :D
02/02 17:26, 6F

02/02 20:08, , 7F
想做的自然就會去做
02/02 20:08, 7F

02/12 16:50, , 8F
魚與熊掌
02/12 16:50, 8F
文章代碼(AID): #1BPDQ_bu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PDQ_bu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