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腦神經發展談親子關係 黃琇瑩教授

看板Education作者 (JACK)時間15年前 (2009/02/18 10:58), 編輯推噓8(8013)
留言2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tudyteacher 看板] 作者: solidok (JACK) 看板: studyteacher 標題: 由腦神經發展談親子關係 黃琇瑩教授 時間: Wed Feb 18 10:54:01 2009 http://tw.myblog.yahoo.com/ylnova/article?mid=1530&prev=1536&next=-1 臺北市立民生托兒所96年親職講座 時間:96年4月2日18:30-20:00 主題:由腦神經發展談親子關係 主講人:黃琇瑩教授 講座紀錄彙整:吳政芳老師 演講內容: 腦神經發展這部分,認知神經科學,是近10多年來台灣比較被注意到的。 其實,人的大腦非常深奧。近幾年發現大腦的攝影技術越來越發達, 可以用核子共振,振子掃描,對於人的腦波開始給予攝影, 因為儀器的進步,對於人的大腦可以比較多的了解。 人的大腦結構:人的大腦其實從眼睛接收到訊息之後, 眼睛所接收的視訊會放在一個視丘的地方, 視丘是一個感官運作中樞,訊息接收到視丘後, 通常第一條路,會把消息傳送到杏仁核, 杏仁核管的是情緒,杏仁核旁邊是海馬迴,海馬迴管的是記億, 所以眼睛收到訊息時,先是一種情緒, 但是視丘還有第二條路,就是大腦的皮質, 皮質所牽涉到的腦神經的細胞非常的龐大,這部分管的是我們理性的思考, 所以遇到事情先是有情緒反應,過一陣子後才會運用到理性, 運用到皮質去思考事情該怎麼處理怎麼表達比較好, 所以先有情緒才產生理性, 而第二條路是要練習的,如果孩子想買東西就一直哭,發脾氣, 若父母說不要哭了,買給你,孩子就會以為發脾氣就可以解決問題, 學不會用理性來思考,解決問題。 大腦的前有有一個額葉的部分, 額葉管的是邏輯分析,情緒掌控,專注力,主動思考,反省思考, 額葉從五個月開始開展到25歲成熟,所以人逐漸成長, 要學會用理性方式來掌控自己的行為。 杏仁核旁邊是海馬迴,當一件事情讓孩子產生龐大情緒的時候, 孩子會產生深刻的記憶,如果孩子是9歲時發生921地震, 孩子的傷害會比較小, 但若孩子是2歲時發生,則傷害會非常大,因為2歲孩子無法用理性告訴自己, 世界是怎麼了?所以有些人若遇到地震會非常的驚恐, 原因是鎖在他杏仁核跟海馬迴的還是那地震時的驚恐,那驚嚇永遠無法忘記, 若孩子後來沒經過心理輔導,將會背著這些恐懼。 譬如一個孩子小時後被車門夾到,當時很痛,但這時一隻貓剛好經過, 他以後變的非常怕貓。所以在孩子小時後,別讓他產生無謂的害怕即驚嚇, 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所以不希望用棍子打孩子,怕他會產生驚嚇, 我們不希望孩子乖是因為害怕,我們希望孩子乖是因為他從心理相信為人處世的道理, 不是因為你很兇,而去遵守道理。 額葉-額葉如果有受傷的部分,則會產生暴力的行為, 如強暴犯,凶惡的犯人,是他們小時後受過傷,如車禍,嚴重的跌倒, 即額頭受損的人這種人,則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大腦分成左右2半球,2半球之間有一個橋樑,稱之為胼胝體, 胼胝體要長到10歲才會長好,女生胼胝體比較厚寬,男生比較窄薄, 左腦管的是語彙單字,右腦管的是語意,因為女生的胼胝體比較厚, 所以女生語言表達比較好,男生表達比較差, 左腦管的是右半身,右腦管的是左半身,天生右腦比較強的孩子, 後來會發現他是左撇子,如果硬要他改,有些孩子會變口吃,閱讀障礙, 所以應該要保留孩子強的一面,右腦強比較感性,左腦強比較理性。 人的左右腦中間是額葉,所以要讓孩子常運用的皮質的部分,理性的部分, 現在有一種新的兒童行為輔導,叫作Time-out, 當孩子在發飆時,不要跟著發飆,孩子會覺得你在威脅他,要冷靜的跟孩子說: 等他發洩完在跟他談講道理,孩子之後發飆的時間就會縮短, 他也會學到父母冷靜的思考。 在美國有個教學策略:「紅燈黃燈綠燈」,孩子生氣時叫他去做紅燈, 等他覺得可以了就到黃燈,媽媽會過去陪他,等好了之後再回到綠燈, 讓他學會緩和情緒,以大腦來思考。另外當大腦接收訊息時,腦神經會連結皮質, 會產生記憶,當迴路在大腦裡不停重複,所以如媽媽焦慮時會一直唸,唸了40年, 孩子長大後焦慮也會一直唸,但是人是可以重塑的,健康的語言,及自我提示的方法, 來改掉習慣主動改變。 情緒會產生行為,行為會產生習慣,習慣會變成人格,人格會改變命運。 以前小時後老師會以用背的方式教導孩子,現在是要讓小孩子自己找資料, 找完資料後重整,把重點說給同學聽,以有邏輯的方式來做。 如果孩子產生興趣時,迴路會深刻,會比較專注,所以現在強調多感官的學習, 所以大部分會以美勞讓孩子表現他的內心, 講義一.大腦有皮質,2半球中間叫胼胝體,視丘是感覺功能整合, 海馬迴管記憶,杏仁核管情緒。人在恐懼的時候,杏仁核會做出很大的情緒反應。 額葉的左前額管的是快樂,右前額管的是悲傷,認真工作的女人會比較快樂。 中腦:大腦這邊是前額葉,大腦中腦這邊是頂葉, 頂葉管的是動作,大小肌肉動作,包括運動神經。 枕葉,枕葉管的是視覺。聶葉是聽覺。 眼睛收到訊息後,必須要到視丘,視丘到枕葉,枕葉的影像叫出。 打電動程序,眼睛到枕葉,枕葉正常的思考是會帶到前額葉,再到枕葉, 再到脊椎骨,在打電動, 如果孩子都打電動,可能眼睛收到視丘到枕葉,直接動作,不經過額葉, 4-5歲大打電動,久而久之額葉會慢掉,所以孩子大約在國小前常做不經大腦的事, 腦部發育會減損,大腦是用越多越靈活,腦細胞有迴路,當迴路被喚起時, 腦細胞會活化,腦是越用越聰明。 輸入大腦裡面的迴路,媽媽身教,父親的言行舉止,視聽,孩子所看到的, 所以不希望12歲的孩子遇到恐懼,因為他發展孩沒完全,所以在孩子小時候, 希望他大腦裡面是穩定快樂的,等他慢慢長大,有判斷能力, 才希望他慢慢面對生活裡的危機,所以孩子所接觸的事情非常重要, 講義第二頁,中腦的部分、額葉管的是專注力,年力越大專注力應該越好, 但是如果孩子從小打電動,專注力就不會那麼好,就是額葉沒用到。 腦的功能是『用進廢退』: *幼小生長環境越安全,人跟人越信任,對孩子很重要。 *威脅訓誡讓孩子表面乖,討論讓孩子從心理乖。 *讓孩子培養挫折容忍力,緩和情緒的能力,遇到事情時能夠暫緩, 用皮質想想該如何處理,別讓孩子直接用情緒來反應。 *情緒是一負面的種能量,應該是要被釋放的,孩子生氣時讓他發洩完在談。 *從小限定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個迴路,讓孩子接受好訊息。 *培養孩子主動求知的能力,做剪報,自己查資料。 *讓孩子越小越讓他信任,有好的人際關係。 *用正面的語言,不要對孩子生氣,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事。 *減少不良訊息接收,大人身教非常重要。 *讓孩子學的基本的生活對應,讓孩子覺得自己有用。 *多元智慧,每個孩子都有特殊的部分,這部分應該被看到。 家長提問題: *辰駿媽媽:我的小孩記性不好,沒耐心易放棄事情。 小時候有撞到額頭,擔心是否造成問題? 老師回答:兩歲九個月的孩子目前大腦的連線是大人的1/4, 所以他會記不住及講不聽。情緒到五歲才會正常,耐性的部分能做到七到十分鐘; 耐性不好3-4歲學畫圖或他有興趣的東西樂高15-20分。 * 柏宇媽媽:四歲多孩子看電視要多久? 老師回答:電視會愈看愈著迷,約30分中即可,節目性質要選擇。 用故事書、玩具取代電視。 *家長:我家有三種人老年人、青少年人、及小孩,如何讓他們記憶良好? 老師回答:老年人忘性大屬正常現象。需要用思考的方式,連代的方式交他記憶。 青少年交他運用記憶的方法,如口訣、圖畫方式、編造成有趣的方式。 四歲多的小孩記憶力運用的是認知的能力,去拓展他的生活經驗去了解、增廣見聞腦 資訊愈廣。 *騰元爸爸:請老師介紹入門的大腦書籍。我的兒子聰明但固執該怎辦? 老師回答:介紹大腦入門的書 『讓孩子大腦動起來』—信誼、 『大腦的秘密檔案』-遠流、 『打造黃金腦』-遠流、 『破壞性情緒管理』-時報週刊, 『EQ』-時報。 人格有些是天生的,即是氣質,爸爸媽媽祖父祖母遺傳來的, 氣質九向度裡其一堅持— 來自遺傳,隨著竟遇而調配; 氣質沒有好沒有壞,堅持度高的孩子優點:執著的事會作好, 清楚自己的方向不易受騙。接納他,透過故事洗腦建立好的迴路讓眼界開; 好好教,未來發展很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7.37.252 solidok:轉錄至看板 Teacher 02/18 10:5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7.37.252

02/18 14:02, , 1F
這篇還不錯 雖說神經部份論述有點武斷 但可用
02/18 14:02, 1F

02/19 01:08, , 2F
~~~~~推一下~~~~~~
02/19 01:08, 2F

02/19 06:00, , 3F
alas 用新潮科學詞彙包裝的教條時代即將來臨
02/19 06:00, 3F

02/19 08:35, , 4F
樓上不是生物系的吧...這篇學理大致上都正確喔
02/19 08:35, 4F

02/19 08:36, , 5F
而且很多都有實驗證實過...只是推論武斷了點
02/19 08:36, 5F

02/19 08:36, , 6F
其他的影響因素應該也要列入考量較好
02/19 08:36, 6F

02/20 05:34, , 7F
我就是相關科系出身才感得只是待驗証有爭議的
02/20 05:34, 7F

02/20 05:35, , 8F
的科學觀念 成為某種教養觀的成分 才真正危險
02/20 05:35, 8F

02/20 09:18, , 9F
去掉神經學 這篇的內容其實也無啥錯誤之處吧
02/20 09:18, 9F

02/20 09:18, , 10F
所以這只是將教養觀用學術來解釋 應該還好吧@@
02/20 09:18, 10F

02/20 22:28, , 11F
如果不要學術名詞那種演講的價值有無損失呢?
02/20 22:28, 11F

02/20 22:29, , 12F
在與大眾的對話中更應謹慎使用 這是我認為有
02/20 22:29, 12F

02/20 22:30, , 13F
思考的習性 這種言論不難被有心操作市場者利用
02/20 22:30, 13F

02/20 22:31, , 14F
上面漏了一句補推如下...
02/20 22:31, 14F

02/20 22:32, , 15F
專業素養者該有的意識 以台灣人不愛主動批判
02/20 22:32, 15F

02/21 09:12, , 16F
同意 不過若真有用,藉此發展商品又何妨?@@"
02/21 09:12, 16F

02/21 09:13, , 17F
像我就在思考如何藉這樣的學理 提升學生讀書
02/21 09:13, 17F

02/21 09:14, , 18F
成效 至少可以減少不當的干擾...有後盾才好講
02/21 09:14, 18F

02/21 19:15, , 19F
樓上 這種觀念被購物頻道之流推廣後再來評論
02/21 19:15, 19F

02/21 19:16, , 20F
好或不好 我己言盡於此
02/21 19:16, 20F

07/07 13:20, , 21F
思考的習性 這種言論不 http://yaxiv.com
07/07 13:20, 21F
文章代碼(AID): #19ctb7rP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