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教改大家談》搶救高中 停止九八課綱

看板Education作者 (Eous )時間16年前 (2008/08/29 21:50), 編輯推噓1(218)
留言11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memes (風聆)》之銘言: : ※ 引述《momoTT (momo)》之銘言: : : 書中曾提到要設立「教育改革檢討委員會」,但從馬政府百日來的施政表現中,在教育上 : : 缺乏令人耳目一新的氣象。 : : 許多人可能不知今年出現七點六九分上大學的高三畢業生這一屆,剛好在國小時接受第一 : : 屆建構式數學的實施(民國八十六年),到了九十一年國一時又遇上九年一貫課程正式推 : : 動。當時還有高達卅二萬人,卻在升國一時,因為建構式數學與九年一貫課程的影響,被 : : 迫接受數學補救教學。到了高一時又因為新、舊國高中課程銜接的問題,必須再度進行補 : : 救教學。九月他們將進入各大專院校就讀,需不需要補救教學?只能靜觀其變! : 下面那段把教改的問題說得很中肯,但上面這段有些地方怪怪的。 : 那一屆確實是很混亂的一屆,因為他們小一遇到85新課程, : (但這裡也可以發現到之前的教改是從小一慢慢延伸上去的,跟九貫的情況不同) : 國一則遇到九貫「跳著做」(當時從小一、小二跟小四下手,然後還有跳國一)。 : 到這裡上面說的都對,但高中那段的情況卻稍有不同, : 因為他們高中之所以要銜接,就是因為九五暫綱本來應該在九四出來, : 可是吵來吵去沒結論,所以延後變成九五暫綱。 : 好啦!問題來了,綱要可以延後,可是學生卻不會因此留級。 : 所以國中時新的九貫綱要跟舊的高中課程標準當然接不上…… : 這個部分其實代表著一件事:「躁進」跟「急促停止」一樣糟糕。 : (個人以為這篇過度想推翻前朝的東西, : 比方首段居然要新政府在「百日」內就要對教育做很大的改變, : 這種想法或許……跟他批評過去太過躁進的這點是一樣的orz) : : 教改這些年來,不論是小學的建構式數學,國中小的九年一貫課程,或是高中的九五暫綱 : : 、九八課綱等,都一再重複教改的盲點,如:倉促研擬、匆忙上路,零碎拼湊、政治妥協 : : 等問題。尤其這些課程的修訂過程中大多是以委員會臨時任務編組的方式,有權無責,缺 : : 乏統整。加上大多是由教育部確定政策、大學教授主持召集、中小學教師配合等方式進行 : : ,推行後更不見定期追蹤、評量與修正。 : 上面這段說得很好,特別是現場教師參與的部分仍太少了。 : 過去的課程標準是由上而下制定的,現場教師只要執行就好; : 但新的「課程綱要」背後的精神卻早已不是這樣, : 可惜精神雖然改了,但基層教師參與制定過程的情況仍不夠多, : 還有很多很深層的問題要轉到新的想法來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 再加上實施的倉促(一邊說鬆綁,一邊卻要人家加緊照著做), : 導致很多原本立意不錯的東西,一出來卻不是想要的那個樣子。 : (接著就是怪來怪去,上面怪下面;下面怪上面……怪到現在還沒停 orz) : 倒是後續的追蹤與修正是一直都有在進行就是了 : (不然就不用暫綱變正綱,現在又有微調,98課綱又延後變99……)。 : : 尤其高中的九八課綱更是由前教育部長選拔特定立場的委員,創下半年即修訂完成的超高 : : 效率紀錄,其間的草率與缺失備受質疑與批評!類似的教改問題並未因政黨輪替而有所改 : : 善,反而不斷在教育界重演,從國小延伸到高中階段,且未見任何虛心檢討與確實改善的 : : 跡象,倘若實施,後果難料。 : : 總之,從高中九八課綱的草率訂定過程、以及饒富意識形態等內容來看,如果主管當局硬 : : 要推出,恐怕將是另一波教改亂象的開始。吾人衷心盼望馬政府能認真看待此事,及時採 : : 煞車,並建議「從長計議」,不止繼續沿用「九五暫綱」,並且一併檢討目前九年一貫課 : : 程,重新納入十二年國教政策範疇中。 : 我覺得仔細檢討是應該的,事實上也真的有在檢討, : 但顯然是宣傳不足,或者包納的意見也還不夠多(顯然沒有問到這位「原po」), : 所以原文作者才會認為「未見任何虛心檢討與確實改善跡象」。 : 但我以為在大聲疾呼政府應該好好檢討,不要在教育裡放入意識型態的同時, : 大聲疾呼的人也應該檢討一下自己有沒有把政治的意識型態放進去。 : 因為教育既然該「從長計議」,那麼就不該貿然把某個東西推翻掉, : 而要更細膩地去檢討與修正,這些修正的背後也要有一些確實的依據, : 而不是跟以前一樣還是一堆專家討論討論再討論,最後出來一個新的結果。 : 你我都知道,只要參加的專家不一樣,檢討出來的結果永遠不會一樣。 : 沒有參加的專家尤其會覺得還是在亂搞。 : 但老實說我對高中課綱的瞭解並不是那麼深, : 可以的話或許可以請教這裡頭隱藏著哪些意識型態?或許有板友有特別的觀察? : (九五暫綱變成九八課綱的過程中,是否出現很多政治的意識型態?) : 還有,我在想九八課綱其實就是九五暫綱的修改版,就是在修正暫綱實施時的問題…… : (看來雖然差異不大,但爭議仍不止) 大抵說來,98只是95暫綱的調整, 這群學者(應該是有學者參與,一部份的學者)反對98, 純粹只是因為98就是正綱,印象中課綱應該會實施個10年, 這並不代表他們支持95暫綱,實際上他們通通反對, 課綱的意識型態嗎? 開玩笑,哪一個課綱會沒有意識型態,教學目標都分認知、技能跟情意了, 情意難道就不是意識型態的一種? 地理教學要學生愛鄉愛土,難道就不是意識型態? 課程綱要隨時代社會需求而與時推移, 當代的社會氣氛自然就會影響課綱,政治自然會影響教育, 只是我覺得,教育雖無可避免會受到政治影響, 但應該讓學生去觀看不同觀點,進而培養自己觀點, 當然這點很難做到, 只是我也不可能鄉愿的說,教育應該是客觀中立 而拿所謂專業字眼去包藏自己的意識型態,好像也沒有清高到哪裡去:P 雖然課綱很多科,但真正會被這群人拿去記者會拿來當主題的, 而且可以登上版面的也只有國文跟歷史, 前者是文言文比例跟文化基本教材, 不過若就中文程度而言,我實在不認為中文程度跟國文時數、文言文、文化基本教材, 有很直接的正相關, 有沒有培養閱讀與運用文字的習慣,可能是比較值得關注的 而且講白了,國文自己認為很重要,其他科難道就不重要, 我們地理也可以講,為了培養國民的國際觀,我們應該要增加地理時數, 後者主要是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比例, 課程安排台灣史一冊、中國史一冊以及世界史兩冊,最後兩冊是專題 這樣的份量安排與教學順序,以及比較細微的字眼問題, 我想學術上支持是有的,但不可否,必然有意識型態的加入 這根本涉及到我們怎麼去看台灣、中國以及世界的問題, 是把台灣放在世界體系下去看,還是中國文化海外延伸的一部份? 歷史知識的份量部分,有人認為中國五千年放成一冊,是否嫌匆促教不完, 不過如果回歸起點思索,究竟學生要從歷史學到什麼, 也許份量問題,就不會成為問題, 其實不只是國文跟歷史,新的課綱對一些科目確實造成衝擊, 新的課程內容、教師專業是否可以負荷以及我們既定對課程的印象, 這些種種因素都會導致日後教學的變數, 只是,即使課綱有所缺失,我對我所熟知的地理課綱也不甚滿意, 但沒有東西是完美而且是可以博得大家同意, (權力結構無可避免會影響課程綱要的結果) 基於認同課程改革的理念, 我仍對於課程改革抱予正面態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38.49 ※ 編輯: Eous 來自: 220.140.38.49 (08/29 21:59)

08/29 23:25, , 1F
http://0rz.tw/544MV 物理課綱有老師反應難度
08/29 23:25, 1F

08/29 23:26, , 2F
現在高中的教學方法還是和十幾年前一樣嗎?如
08/29 23:26, 2F

08/29 23:27, , 3F
果是,那課綱沒那麼重要,背誦的資料考過一年後
08/29 23:27, 3F

08/29 23:27, , 4F
很多都忘了,至於數理科又是跑補習班,學校只是
08/29 23:27, 4F

08/29 23:27, , 5F
交朋友的地方 ^^a
08/29 23:27, 5F

08/30 16:27, , 6F
推 老實說我也覺得課綱永遠不可能修完美
08/30 16:27, 6F

08/30 16:27, , 7F
事實上它也不需要完美 如何在教學上展現
08/30 16:27, 7F

08/30 16:27, , 8F
或許是更值得施力的地方……
08/30 16:27, 8F

11/30 02:10, , 9F
我想不同領域對領域內的專業 應該尊重 而
11/30 02:10, 9F

11/30 02:11, , 10F
想當然而的提出結論 畢竟國文跟地理不同
11/30 02:11, 10F

07/07 13:07, 5年前 , 11F
或許是更值得施力的地方 https://noxiv.com
07/07 13:07, 11F
文章代碼(AID): #18j_wxXi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j_wxXi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