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公告] 612遊行-拯救國教連署書 請用力 …

看板Education作者 ( )時間19年前 (2005/05/26 17:1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5 (看更多)
您有些錯字,還有部分編排不整齊,我把它改掉,希望您別介意... ※ 引述《SLAC (去你的良性外部性)》之銘言: : 首先您方提出了四點現象 : 一 教師甄試漸漸停辦 : 二 師院學生畢業等同失業 此點我覺得只是抱怨心聲,並非理性陳述... : 三 教師供過於求,造成了失業問題 : 四 班級人數人過多,造成教育品質低落 : 而告訴大家這四點現象兩點問題危害了國教未來 : 再來看看您方訴求 : 1. 降低班級人數至30人以下(目前大多數為大班制,一班約30-35人左右)。 : 2. 提高師生比,逐年將教師配額至一班2.0個老師(目前為一班1.5個老師)。 : 3. 落實控管三年內減少50%以上師資培育機構暨招生名額。 : 4. 教師課稅用以提高教育經費編制,規劃完善退休機制。 : 5. 訂定教師及學校評鑑指標,修法規範不適任教師。 : 6. 教師甄試缺額於簡章發售時公佈,維護考生報考權益。(註) : 您方認為做到這幾點就可以解決問題以增進國教未來 : 以上是您方想要說明的 : 再來是我方要提出的質疑 : 首先我們建立兩個前提 : A.預算具有排擠效果 : B.國家發展有諸多目標 : 所以先提出一點問題針對您方的價值 : 1.為何增進國教發展是優先應解決的問題? : 現在問題是針對您方提出的失業問題 : 1.任何行業是否皆有失業現象? 是。 : 2.為何考取證照需保障就業? 當然不保證。 : 3.師院學生仍可以做其他工作吧?那為何還算是失業? 失業本來就不該怪於人。 : 4.供過於求造成了什麼問題傷害了國教未來?為何教師失業有害於國教未來? 培育出來的絕大多數無法學以致用,而非無意願或能力不足, 這就是國家的浪費,也是教育成本的浪費! 適度供過於求是妥當的,有壓力有競爭才能追求卓越, 但儲備師資多到幾近備而不用,是否有些浪費了, 未來國教是否每年僅僅需要百來個新血投入呢?(目前國小教師人數約十萬人) : 而下面是您方想要解決失業問題的方法 我覺得這個著眼點很不好, 失業問題應該是從高教來做,而非小教! 我覺得為了提昇教育品質,優化教育經費使用,才需要提出訴求! 當然哪些點有失妥當,大家應該一同檢討、改進。 : a.透過小班制增加班級數再透過增加每班教師員額 兩者 增加教師需求 : b.控管招生減少供給 : c.撤換不適任教師與強化退休機制 增加教師需求 : 建立一點前提 : A.在教師薪資仍是由政府決定時 薪資水準不容易在市場均衡水準 : 如不在均衡水準 則會出現供需失衡之現象 不是失業 就是缺人 : 提出問題如下 : 1.在您方不改變政府決定教師薪資的狀況下,怎能保證薪資水準會在市場均衡水準? : 我方提出試算 : 93年國小學生數/30=1883533/30=62784=改變後班級數 : 改變後班級數*每班教師員額=62784*2=125568=改變後教師人數 : 改變後教師人數-93年國小教師人數=125568-102882=22686 如果立即實施的話,是個不合理的數字, 但如果是漸進性的實施呢?為何我們不能要求教育部做這樣的一個近中遠程規劃? : 2.您方僅能一次增加22686名教師人數,如何解決每年增長的教師供給? : 若您方不解散師院。 因此師資培育制度是否應該也要有所大動作的規劃與革新了呢? 這一點教育部目前也在進行中,我倒是比較不那麼擔憂了.... : 再來問題針對您方提出的教育水準低落 : 1.為何班級人數過多會造成教育水準低落? : 2.班級人數怎樣稱為過多? : 3.怎樣的教育水準又是你方要追求的? 以上三點點見仁見智,因為教育水準的問題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班級人數亦同... 但世界主要先進國家之中小學班級人數大多低於我國。 根據鄭英敏(民83,1994年)所做研究指出, 美、英、法、德四國之中小學班級人數平均皆為20至30人之間, 日本、俄國、新加坡三國之中小學班級人數則平均介於30至40人, ,唯一偏高的國家是韓國,平均皆在50人以上; 而根據教育部統計處提供之八十三學年度「各國民中小學校概況統計」資料分析發現, 我國之小學平均班級人數為38人,國中為43人。 而早在1998年1月27日,美國總統柯林頓於國情諮文中建議在未來七年核撥經費, 使全國各小學一至三年級的人數降至平均一班十八人。 2000年南韓高中平均每班有學生42.7人,中學38人,小學35.7人。政府於同年開始在小學 實行「第七國家課程」。為配合第七課程的實施,教育部打算投入一半的教育預算( 12兆280億寰,約800億8560萬港元)加建學校和班房,以求將班級人數降低至35人。至 2003年度,高中平均33.1人一班,中學34.8人,小學35.6人。 2001年日本教育研究學會的調查顯示,低年級教師傾向喜歡小班,他們認為「最恰當」的 班級大小為20人,因為他們能夠「發掘學生最好的一面」、「花足夠的時間與學生說話」 ,並於《班級大小及教師編配研究報告》(國民教育政策中心,2001)指出,在知識及理解 、表達、解決問題等方面,少於20人一班的學生較大班學生取得較高分數;在「個別指導 的機會」、「班內氣氛」、「老師對學生的了解」等方面,少於20人的班級也明顯表現較 理想。 上海市自1996年度開始在12所試點學校研究實行小班的可能性,目前已有超過40%的小學 施行小班教學。市政府亦提出了要在2005年將初小每班人數控制在30以內,呼應世界性的 小班教學趨勢。 我們的班級人數是否該下降一點, 應該值得考慮吧? : 而下面是您方想要解決教育水準低落的方法 : a.透過小班制增加班級數再透過增加每班教師員額 使師生比大幅下降 : 提出問題如下 : 1.為何這種師生比比較恰當?為何可以達到您方要的教育水準? : 最後是制度其他層面的問題 我想之所以有人提出,是因為某政治人物當年的口號所致, 我覺得數字是誇張了些沒錯,但同時也是可以將其視為未來的願景目標.... : 1.您方增加教師人數,增加班級數,增加退休人數,需要花國家多少經費呢? : 2.而您方這樣變動後,帶來國教未來的利益又有多大? 在教育上斤斤計較,試問怎麼樣的教育水準才符合利益原則? 任何考試都考一百分叫做教育大成功? 如果教育的評鑑有如此簡單,那麼教師評鑑制度也不會推這麼久還是沒有明確規範出來了 : 若在您方沒有辦法成功回答以上問題時 我方認為 不應更動現況 我要趕去補習了... 諸多拙見,還請各方大德手下留情,同時給予指導修正。 小弟不勝感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48.120

218.169.67.65 05/26, , 1F
引用1994年的資料是不是太舊了?
218.169.67.65 05/26, 1F
文章代碼(AID): #12bPAJWf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2bPAJW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