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幹 三小 大一大二不分系 他媽的搞校喔

看板Education作者 (Kaplan)時間19年前 (2005/01/21 12:5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我看不出把這些聯招改革年表列出來有什麼意義 過去的就過去了 歷史也只是歷史 當然我們知道歷史可以當作未來的借鏡 但歷史並不是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 為何不能正視問題本身 為何不想想為何這麼多學生對未來感到徬徨 為何不想想'用對地方的人才'對國家實質的幫助 ... 如果能透過這個新的政策方案 讓將來的學生能對知識多展現另一份熱情和興趣 這個政策何嘗不是成功的呢? 更何況 教育的目的 是將學生引領至學術的殿堂 幫助他們自己尋求知識 在大一的時候能有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嘗試 體驗 尋找學習的熱情 這樣也可兼顧興趣和學習廣度 所以 我認為 大家在批評或否決這項方案之前 可以再多想想教育的意義和對下一代的展望 嗯 大概就降 :) ※ 引述《CFAFSA (CFAFSA)》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Hate 看板] : 作者: CFAFSA (CFAFSA) 看板: Hate : 標題: Re: 幹 三小 大一大二不分系 他媽的搞校喔 : 時間: Wed Jan 19 21:08:12 2005 : ※ 引述《MakeAWash (我戀愛ㄌ)》之銘言: : : 我比較想知道高中的話 : : 分組的配套措施 : : 還有上大學考試 : : 分數要怎麼定阿 = = : 這個簡單,反正很久以前就做過類似的事了,照抄就是。 : 台灣地區大學聯招史 : 1954 舉辦首屆大學聯招:臺灣大學、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 : 範大學)、臺灣省立臺中農學院(今中興大學)、臺灣省立臺 : 南工學院(今成功大學)。 : 國文作文題目:「論四校聯招之利弊」 : 1955 政治大學加入聯招。 : 1956 私立大學、專科學校及軍事學校加入聯招,改稱大專聯招,分 : 甲、乙、丙三組招生。  : 1958 軍事學校退出聯招。試辦不分組招生,只選校,不選院系。 : 國文作文題目:「論大專入學考試科目分組與不分組之利弊」 : 1959 結束不分組招生,重新分成甲、乙、丙三組招生。 : 1962 大專分別聯招。 : 1963 大專重新聯招。 : 1964 某科成績優異者(95分以上)可改分發。 : 1966 分成甲、乙、丙、丁四組招生。甲組數學、乙組國文加權25%。 : 1967 命題採部分選擇題方式。 : 1972 大學和專科學校分開聯招,開始試用電腦處理招生作業。 : 1973 首度採電腦閱卷,除國文作文外,題目以選擇題為主。 : 1975 實施主科及格高低標準。 : 1976 成立「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由試務委員會處理大學日間部 : 聯招,三民主義加考申論題。 : 1980 限填二分之一志願,加重國文非選擇題為40%。 : 1981 設立大學入學考試研究委員會專案小組。英文加考作文。 : 1982 數學加考非選擇題。並發布將來不事先宣布題型。 : 1983 物理、化學、生物加考非選擇題。 : 1984 改採先考試後填志願,各系在各考科中自訂加權及高低標準, : 分一至四類組,可跨組報考。 : 1985 各科均增加非選擇題。 : 1989 成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 1992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提出多元入學方案,研議廢除聯招。 : 1995 三民主義由一百分減為五十分。 : 1996 明定選擇題倒扣分一律倒扣到該科所有選擇題零分為止。 : 1997 聯招會不公布各系組最低錄取原始分數。 : 1999 廢考三民主義,軍事學校自費生加入聯招。 : 2002 廢除聯招,改採多元入學方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74.84
文章代碼(AID): #11y8dvPY (Education)
文章代碼(AID): #11y8dvPY (Education)